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基础。在作物所需的养分中,氮、磷、钾三种养分需要比较多。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3.0公斤、磷(P_2O_5)1.5公斤、钾(K_2O)3.5公斤,每生产100公斤玉米需吸收氮、磷(P_2O_5)、钾(K_2O)分别为2.8公斤、1.2公斤、2.5公斤,每生产100公斤稻谷至少需吸收氮2.0公斤、磷(P_2O_5)1公斤、钾(K_2O)2公斤。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效含量却又比较少,作物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西藏玉米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几乎都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产量,处理14(N2P1K1)、12(N1P1K2)、2(N0P2K2)的氮、磷、钾配比最有利于玉米秸秆产量的提高,均比对照增产30%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比还可以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处理9(N2P2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处理10(N2P2K3)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处理2(N0P2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灰分含量、P含量,处理14(N2P1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Ca含量,处理4(N2P0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无氮浸出物含量。因此,当地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5.95kg/666.7m2;磷酸二铵的最佳施用量为26.87kg/666.7m2;硫酸钾的最佳施用量为37.13kg/666.7m2。  相似文献   

3.
<正> 加拿大钾磷学社(Potash & Phosphate Institute of Canada)是于1970年成立的非盈利性研究和教育组织。在1935到1970年间,加拿大的研究和教育项目是美国钾肥研究所执行的。1986年加拿大钾磷学社总部迁到了萨斯卡通(Saskatoon)。 加拿大钾磷学社(PPIC)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实施旨在获得科学成果的农学研究和推广这些成果的教育项目,这些工作都是现代集约农业生产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这项工作是通过在三大洲(尤其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加拿  相似文献   

4.
2003-2007年全县16个耕地土壤肥力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耕地土壤耕层养分中的有机质含量基本稳定,平均值为1.35%,碱解氮呈缓慢上升趋势,速效钾平均值为125.7mg/kg,仍呈下降态势。耕地土壤耕层氮有盈余,磷稍亏,钾严重亏缺。施肥量不足是影响我县小麦单产的主要因素,磷、钾施用量不足是影响玉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阿桂 《科学生活》2008,(5):91-91
菠萝营养价值:新鲜菠萝含水分较高(约为85%),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钾和维生素 A、维生素 C。菠萝益处、功效:菠萝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它能分解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采集广西某甘蔗产区27个具有代表性的表层土样,监测分析p 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分析广西某甘蔗产区土壤p H值和养分的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其土壤养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蔗区土壤偏酸,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均值分别为28.61g/kg、1604.53mg/kg、541.92mg/kg、14105.86mg/kg、28.05mg/kg、73.47mg/kg和100.68mg/k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与有机质和全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磷与全氮呈着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磷与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速效氮与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机质和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物元分析对蔗区土壤养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70.37%)蔗田土壤肥力等级处中上水平;研究区仍有部分(29.63%)土壤的肥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该研究区内的土壤肥力分布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拉萨不同县(区)养分状况差异,通过拉萨市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化验数据分析和田间调查汇总,文章对拉萨不同县(区)养分状况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墨竹工卡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与其余农业县(区)达极显著水平(部分为显著水平),全氮含量与曲水县、林周县达极显著水平,与城关区、全市平均含量达显著水平。曲水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其余农业县区均达极显著水平。墨竹工卡县有效磷含量与达孜县、林周县差异极显著,与堆龙德庆县差异显著;城关区有效磷含量与达孜县、林周县差异显著;曲水县有效磷含量与达孜县、林周县存在显著差异;尼木县有效磷含量与达孜县、林周县存在显著差异。尼木县速效钾含量与除林周县以外的拉萨各农业县速效钾含量差异极显著,与林周县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林周县与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城关区、全市平均差异极显著;曲水县与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城关区存在极显著差异;全市平均速效钾含量与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堆龙德庆县差异显著;城关区与达孜县差异极显著,与墨竹工卡县差异显著;堆龙德庆县与达孜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植物除了需要水分、二氧化碳和日光之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其他的养分,其中以氮、磷、钾为最需要。但是土壤中氮、磷、钾很不够,为了给土壤补充氮、磷、钾,所以我们需要制造和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现在我们着重地介绍一下磷肥。磷是植物细胞中核蛋白的主要成分,它对于植物发芽、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磷能够刺激植物早开花、结实,生长茁壮,提高农作物的收获量;并且有助于豆科  相似文献   

9.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素,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增施氮、磷、钾肥均能增加每百公斤籽粒氮、磷、钾的吸收量,且配方施肥处理略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配方施肥处理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0.
杨修  李文华 《资源科学》1998,20(4):41-49
本文对农桐复合系统的营养元素输入、输出和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行农桐复合系统每公倾面积N、P、K的吸收量分别为276.2kg,92.1kg和172.2kg,输入量分别为370.2kg、181.5kg和113.5kg,输入与输出比为:氮1.34,磷1.97,钾0.66,系统的氮和磷处于平衡状态或稍有盈余,而钾处于亏损状态;系统的有机态营养元素输入量偏小,有机态氮输入量为无机态氮输入量的68%,而有机态磷输入量仅为无机态磷输入量的21%;系统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协调,营养元素输入量中,N:P:K=1:0.49:0.31,而农林植物营养元素吸收量中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为1:0.33:0.62,投入的磷养分相对偏多,钾偏少。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肥对旱地春油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氮、磷、钾肥料对旱地春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合试验区域自然条件和农民常规施肥,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确定了本区域内春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料因子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Y=2342.76+400.47X1-143.66X2-86.29X3-28.40X21+12.47X22+60.36X23+5.25X1X2-18.20X1X3-14.02X2X3,最佳产量为3194.06kg.hm-2时,对应的施氮量101.97kg.hm-2、施磷量85.74 kg.hm-2、施钾量36.15 kg.hm-2。试验区域内春油菜缺氮处理相对产量为64.95%,因此土壤氮素偏低,为低肥力水平,缺磷、钾处理相对产量大于95%,土壤磷、钾为高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途径输入的养分和植株带出的养分,计算了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及其平衡状况.并对烤烟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2003年养分平衡结果为例.我国烤烟生产中年投入的纯养分总量分别为氮137万吨(其中化肥氮115万吨)、磷109万吨(其中化肥磷108万吨).钾26.0万吨(其中化肥钾25.9万吨)化肥氮、磷、钾养分的投入量分别占烤烟生产中养分投入总量的834%、99.2%和99.4%烟株(包括根茎叶)带出的氮、磷、钾养分量为7.3万吨,0.8万吨和7.2万吨.分别占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52.8%、76%和27.7%;烤烟生产中投入的氮、磷.钾化肥养分占全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养分投入量的比例分别为0.5%、1.5%和5.9%.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在土壤中吸取氮、磷、钾等十余种营养。本文仅就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吸收规律及施用效果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伊犁河谷地区四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草地,园地和林地)0~6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速效氮、磷、钾,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速效氮、磷、钾、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草地的有机碳含量、耕地的速效氮含量、园地的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林地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其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和蔗糖酶活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园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钾,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草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磷、钾和两种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呈极显著相关(P<0.01),林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钾,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目的涂层缓控释肥技术是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对氮、磷、钾分别进行涂层后。然后根椐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当地地力基础进行配比不同含量的作物专用肥。肥料经过涂层后,可以起到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过在我县施用棉花涂层一次肥(也称涂  相似文献   

16.
为给曲水县土壤改良和农作物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耕作区土壤为样本,测定了其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三项指标的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用运"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制图,得到曲水县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的平面分布图。研究发现,在曲水县耕地地力评价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较低,在今后的施肥中要大量的补充施肥,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18.
有机物料对高产稻区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兆登  徐富安 《科技通报》1992,8(5):309-312
对高产稻区土壤在氮、磷、钾化肥高水平施用条件下,投入有机物料后对土壤肥力及其产量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增添有机物料后不仅使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而且对土壤的团聚水平、团聚度和结构稳定性、通气孔隙、水容量等的土壤物理性状有显著提高;土壤内在的自动调控性能增强,其抗逆性也增加.而单施化肥区土壤有机质略有下降,速效磷增加.速效钾却亏缺.尽管单化区土壤团聚水平、团聚度比试前土壤有所增加,但孔隙水平仍与试前土壤基本类似.所以土壤内在的自动调控性能和土壤的抗逆性均不及稻厩,麦厩区.因此在灾年(多雨)是稻厩、麦厩区产量较单化区分别高10.60%和14.23%,而在正常年景其产量却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高水平化肥施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钙磷铁镁属于大量元素,是人体的生命元素,生活元素。身体多种功能都少不了这些元素。缺乏某种元素,都会影响相应脏器的功能障碍。近代医学已引起足够的重视。 钙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是骨与齿结构的主要成份。骨质沉着于骨小梁,骨皮质,形成骨的支架,确定骨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增加骨的硬度。骨盐包括钙磷镁诸元素。人体钙量为1000g,骨组织中占99%。钙还参与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性、肌肉收缩、心脏  相似文献   

20.
信息屏幕     
水稻专用肥含硅、氮、磷、钾、锌、钙、镁、硫、铁、硼、铜、钼等多种元素其中,含氮15%、磷9%、钾5%,总有效成分达47%。在旋耕前做底肥,分蘖期补氮肥,不必施其它肥,省工省力,增产效果显著,是种植水稻的首选肥料,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