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段好春藏不住【现场实录】正值暑假,记者在兴国县平川中学看到,很多学生家长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有的家长要求把孩子放到甲老师班上,有的家长要求把孩子放到乙老师班上。校党支部书记吴嘉清等学校领导微笑着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敬业,都会尽责尽职地把你们的孩子教好。“每一年都是如此,暑期里几乎天天有老表来学校。”吴书记对记者说。记者问一位学生家长:“据我所知,兴国县中学招生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你们却认平川中学这块牌子,这是为什么?”这位衣着朴素的农村妇女脱口而出:“平川中学的老师教得好呀!”这就是社会对平川中学的…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大班孩子的家长比较忙碌的时候,因为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小学。有的家长认为要选择一所好学校,有的家长认为要选择一位好老师。不管您的看法怎样,我们提醒您,首先要做好孩子上学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每当孩子考完试,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考多少分,在班上和年级排名怎样。如果孩子考得好,排名靠前,家长满心欢喜,孩子也松了一口气;如果孩子成绩差,名次是垫底的,家长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孩子也活得提心吊胆,没准还会挨一顿揍。家长会上,无论孩子成绩好坏,拿到老师发的成绩排名表后,家长心情都很复杂。那么——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都不约而同地进行排名制度,每逢大小考试后,都要把所有学生的成绩、名次统计出来,供学生观看或者直接在课堂上由老师公布成绩和名次。每到这个时候,除了少数考得好的学生外,学生们的心情都十分紧张,而老师宣读名次的语…  相似文献   

4.
当代,独生子女是个宝。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超前教育就很时髦。不少孩子到了双休日,在家长护送下进了这个那个训练班:学唱歌,练跳舞,又是绘画,又是英语……有的家长,对孩子智力“考核”逐步升级,恨不得孩子把老师教的一字不漏地吞下去。孩子,毕竟以好玩为天性,家长施压,苦不堪言,有些不良行为实则是“压”出来的。  四岁的军军(化名)是我的小邻居,又是我班上的幼儿,聪明伶俐,嘴子又甜,很逗人喜爱。他同我很合得来,什么心里话都跟我讲,一有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请老师吃”。军军在班上神气活现,上课时…  相似文献   

5.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7.
都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虽然没有一张考卷和一个名次来衡量她们付出的劳动,但孩子三年的变化和兴趣的培养是最好的见证。我们在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了老师的影子。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有同情心,有的孩子则喜欢看别人笑话;有的孩子懂礼貌,爱劳动,而有的孩子则爱打扮,好吃懒做;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孤独……这也许与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跟老师您的个人修养有密切关系。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孩子:老师擅长绘画,班上的孩子也会画得一个比一个精彩;老师擅长音乐,班上的孩子就能唱会跳,有才艺;老师擅长语…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  相似文献   

9.
有不少朋友向我抱怨:现在的老师都跟约好了似的,常常布置家长给孩子听写生字词或课文背诵,这都是老师在学校应做的事呀! 我是一名老师,深知老师的苦衷。一个老师要负责全班四五十个孩子的学习,哪能个个都手把手地教。因此,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放学后让家长协助做一些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督促孩子学习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当然,家长也有难处。每天忙完了工作,做完了家务,还要检查孩子作业,让孩子听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也够忙的。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发音又不准,就更难办了。而如果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轻的挨孩子埋怨,重的则要被请到学校接受老师‘教育’。当家长不易啊! 怎么办?不妨试着让孩子自己完成听写。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布置让听写一课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再组一个词。当时家里正有客人,没办法就让孩子对着录音机把要听写的生字词录下来,再听录音写生字词,孩子兴致很高。如听  相似文献   

10.
编辑老师:您好!我儿子读初中二年级,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他在班上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在学校,他是校排球队的队员,作为校队队员升高中时是可以加分,甚至可以直升。因为队员中间流行“60分万岁”的说法,所以他对学习看得很淡。可是我们还是希望孩子打好文化基础,我们该如何说服他,让他用功呢?上海洪春这位家长:您好!一般来说,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大至有以下一些:学习中遇到困难,因为老师或者同学的嘲笑而失去自信,或是老师教学方法不对,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学习缺乏动力。有的家长往往用考大学找好的工作劝诫孩子用功,但这…  相似文献   

11.
罗斌 《班主任》2003,(10):30-30
李祝,人见人摇头,迟到早退,打架斗殴。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有的老师建议劝他退学算了。学校领导知道我在转化后进生上有些独到的办法,便征求我的意见,我同意把他放到自己班上试试。  相似文献   

12.
李淑琴 《湖北教育》2007,(11):37-38
刚才老师们都谈到了如何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我们同样也要注重家庭的阅读氛围,因此我在班上倡导“亲子阅读”的读书形式。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聋童因为生理上的残疾,接受外界信息非常有限,个性、行为、思想容易走向极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普遍较差,生活上、精神上更多地依赖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对聋童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聋童的家庭千差万别,所接受的环境影响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有负罪感,觉得孩子残疾是家长的错误,于是对孩子百般照顾,极其疼爱,发展成为溺爱;有的家长认为“望子成龙”已成为泡影时,就把满腔怨气发泄到聋童身上;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  相似文献   

14.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会怎样做呢?一般来讲,家长都会尽力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是,当家长认为孩子的错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时,他们往往会试图给自己的孩子开脱。有的家长甚至变得蛮不讲理!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老师怎么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思考:看准家长蛮横的出发点,对症下药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注意力往往首先集中于“孩子怎么样”。出于“爱子心切”,家长可能不配合老师对孩子的处理,甚至蛮横地以一种强势对待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能理解家长保护孩子的这种心情,同时要摸清家长的心思,“对症下药”。班上一位女同学A偷拿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谢娟 《中华家教》2012,(Z1):6-7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或许因为自己也是一位母亲,而自己的孩子又不太能干的缘故,作为老师,我对班上的孩子要求不太苛刻,在培养孩子能力方面,我坚持以鼓励为主。我很反对那种孩子能力差把责任推给家长的做法,因为我觉得孩子的能力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合适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不言放弃     
暑假在学校值班,接到了一个家长的报名咨询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不好,中考过后,就想找一个职业中学就读。我把学校的招生计划向家长做了系统的介绍之后,家长突然问我,如果不好好学习,孩子会不会因为不及格毕不了业?我给家长解释,我们学校实行小班教学,班主任和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另外我们职业学校文化课要求比普通中学要低的多,考试前老师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孩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同时我自己的班上也有很多寄宿的学生.通过对孩子及学生寄宿制学习生活的了解,有一些想法,期望能与有共同处境的家长朋友一同分享.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寄宿制学校成为家长首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就是为了省心、放心.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这样想,很难预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家长,如何使寄宿的孩子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健康地成长,是每个家长朋友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静 《今日教育》2010,(1):15-15
家长QQ群上有人问:“有园领导在吗?” 刚巧我在,于是问:“有事吗?”“我是幼儿园伊伊的妈妈,孩子今天早上上学,老师给洗手,很大力挽袖子,把孩子胳膊扯脱臼了,班上两位当值老师都出去培训了,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在,学校怎么这样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