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教育家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避免猜疑学生,因为.信任学生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而爱和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良好师生感情的基础,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建就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和学生成为知心的朋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和学生成为知心的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要常与学生沟通,倾听他—门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一切困难,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3.
郝彦荣 《考试周刊》2012,(6):190-190
热爱学生,是对班主任老师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的学科自然也不会有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民主自由的特点愉悦性。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目的是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一种适于学生自由成长的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高效优质。它要求教师摒弃注入式、加压式的教育方式,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关心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关心学生的思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乐于研究学生心理,学生也能够把教师当作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创造性。当然不是要学生在学校读书便一定要有发  相似文献   

7.
操兴明 《家教世界》2013,(9X):52-52
<正>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那么被尊重、信任的必然会焕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感受着教师的尊重、信任和爱,也学会以高尚的情感对待别人,学生从内心对教师有了好感,就会主动亲近教师,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向教师真诚地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今天早读课下课,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偶然发现我后面的几个上厕所的学生好像在说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几个"刺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素养中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教师要学会控制好个人情绪,尊重学生个性,呵护学生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好学生并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真正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对班级管理而言,管就是为了不管.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说过:"鼓励做不到的事情,往往用批评、打骂是更难做到。"对此我深有同感,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相信和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以表扬与鼓励,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全面的人格震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更应关注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信任与理解,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探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学生沟通交流,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得到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信任与激励信任与激励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增进师生关系实效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学生是信任学生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然后给予应有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马莉 《甘肃教育》2014,(10):32-32
正关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想真正成为孩子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教书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育人上。不少优秀教师提出,教师关爱学生就是要在教育中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方法上循循善诱,耐心细致,不简单、粗暴、草率,更不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3.
杨淑琴 《甘肃教育》2014,(13):38-38
正一、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教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他就会与你分享快乐与痛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爱在远航     
大多是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发现,现在的孩子缺少一种对成人的信任,有问题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而是和同龄人商量,那么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至关重要,那如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翅膀,让他们自由飞翔;给学生勇气,让他们畅所欲言;给学生画笔,让他们描绘未来;我们的微笑和肯定,将是每个孩子成长的依托。  相似文献   

15.
杨敏毅 《上海教育》2014,(15):70-71
师生的矛盾冲突是在缺乏信任、缺乏沟通的前提下发生的,如果教师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向学生解释原因,相信学生也一定能在尊重的基础上弥补过失,教师的疏忽和学生的失误都不应成为无法原谅的意外。  相似文献   

16.
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全面情况了如指掌,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施教。了解学生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克服师生心理差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朋友,和他  相似文献   

17.
写"反思"作业设计,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反思"教师与学生搭建起一座心与心交流的桥梁,我们是师生,是同伴,是能倾诉心言的知心朋友"。反思"能更好地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使师生彼此信任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彭毅 《中小学电教》2011,(7):155-155
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学校负责,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琐碎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在我看来,只要本着真心诚意替学生着想,与学生将心比心,与每个学生做知心朋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9.
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付出,同时也在收获着幸福。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关爱学生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29):157-158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了"要相信孩子"这个主题。"要相信孩子"是指教师不论学生品质,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用自己那颗公平公正、真诚的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于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