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诉讼、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学的含义 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解决案件共同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  相似文献   

2.
1 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2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法  相似文献   

3.
1 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说明:以下每章内包括多种题型。1 民事诉讼法概述1)根据案件的性质,诉讼可分为(  )三大类别。 A 国家赔偿     B 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     D 行政诉讼2 )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  )三大部分。 A 法院       B 诉讼参加人 C 其他诉讼参与人  D 国家4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民事诉讼活动以及在这些活…  相似文献   

5.
吴丽娟 《当代电大》2004,(10):36-40
说明 :以下每章内包括多种题型。1 民事诉讼法概述1)根据案件的性质 ,诉讼可分为 (   )三大类别。 A 国家赔偿     B 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     D 行政诉讼2 )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为审理和解决、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 ,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 (   )三大部分。 A 法院       B 诉讼参加人 C 其他诉讼参与人  D 国家4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调整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民事诉讼活动以…  相似文献   

6.
说明 :以下每章内包括多种题型。1 民事诉讼法概述1)根据案件的性质 ,诉讼可分为 (   )三大类别。 A 国家赔偿     B 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     D 行政诉讼2 )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为审理和解决、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 ,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 (   )三大部分。 A 法院       B 诉讼参加人 C 其他诉讼参与人  D 国家4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调整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民事诉讼活动以…  相似文献   

7.
1.诉讼,即国家司法机关和____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____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____的总和。2.狭义的诉讼仅指始于____,终于____(审理结案);广义的诉讼除包含狭义的诉讼的内容外,还包括____。3.民事诉讼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____和____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民事、____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____的总称。民事诉讼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诉讼行为),如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____、____活动;二是____,如在前者的基础上必然形成的____分别同____、____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____与____关系。4.我国民事诉讼法学以____的存在为前提,____和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一规定确立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处分的含义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由他自己自由支配。处分原则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处分原则贯彻的好坏是民事诉讼活动能否公正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民事诉讼中,如何对处分原则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处分原则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依法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9.
1)诉讼是指( )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 ),为解 决争议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关系的总和。“诉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诉讼仅指始于( )、终于( )或调解;广义的诉讼除包含狭义的诉讼的内容以外,还包括( )。 2)诉讼的三个基本阶段包括:( )、审判(调解)、( );诉讼的类别包括:( )、( )和( )。 3)民事诉讼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诉讼活动,即( ),如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起诉、( )活动、法院的( )、市理、裁判( )和执行活动;二是( ),即在前者的基础上必然形成的法院分别同( )、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 )与( )关系。 4)民事诉讼法是( ),是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必须遵循的( )、( )和程序;也是一切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 ),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主体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 );是保证民事诉讼( )、( )进行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两个问题王自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我国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于依法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等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损害赔偿的活动。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它在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1.
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是法院、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合法的民事权利和利益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事公益诉讼指法律授权的特定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针对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以追究违法者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在中国,公共利益被侵害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讼担当及诉的利益理论奠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内容与传统民事诉讼相比,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必须诚实、守信用.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诚信原则主要体现在真实义务、禁反言、排除以不正当手段形成有利于自己的状态、禁止滥用诉讼权利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民事送达,指的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民事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一种诉讼行为。它具有程序正义、程序效率和程序效益三个方面的价值。我国民事送达制度存在送达主体单一、诉讼文书签收人的范围过窄以及送达方式守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域外民事送达制度,对于我国民事送达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必须诚实、守信用,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诚信原则主要体现在真实义务,禁反言,排除以不正手段形成有利于自己的状态,禁止滥用诉讼权利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石静 《华章》2010,(18)
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第1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民事公诉是我国司法实践的一项创新,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特殊需要,代表国家提出一定的民事诉讼请求,提交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17.
1 民事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的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诉讼是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中的各种诉讼活动和各种诉讼关系结合而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及其发展运动过程。 3)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主体的地位、作用、目的具有差异性。 5)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程序性。2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多对既分立有统一的综合体。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一方始终是法院,并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是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活动。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彼此在诉讼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事诉讼的体制性问题。如何调整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关系,是每一个国家民事诉讼法必须解决并加以规定的基本内容。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民事诉讼法面临新一轮修订之时,梳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对明确修法的宗旨、目标,以及完成具体制度的构建皆非常重要。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权理论和诉讼标的理论等。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确立了民事诉讼中法院和当事人的关系,诉权理论则指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应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目标;而诉讼标的理论则解决了如何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形,确立诉讼标的相对化理论,以实现纠纷一次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贯穿民事诉讼全过程的基本准则,是民事诉讼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是立法者所遵循的诉讼政策的集中表现,是法官正确掌握诉讼方向、实现诉讼目的、争取诉讼程序的完善、做到公平和公正的重要保证。本文叙述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及其制度,系统地论述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适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