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运用群集模块式课程设计模式,体现出“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实现了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兼顾融合。该课程因多元化走向的课程目标设计、宽与活兼顾的课程结构设计、多路径选择的课程实施设计以及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设计从而成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培养目标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专业学位教育特性和课程体系建设理念的指导下,总结了在开设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知识生产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也随之而变,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强,由此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此,需通过建立一套专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效培养模式,并形成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略、导师指导方式,从而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培养工作,对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创新培养模式、注重课程设置、突出实践环节、体现工程特色"的改革思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职业化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要求。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化特质,对现有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建立职业发展等可有助于提高研究生职业素质、有助于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课程模块,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能力基础;建议研究型大学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范式,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系,在学科教育中整合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跨学科教育和“领域的专业通识教育”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推进知识与能力、课程与实践和研究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7.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而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分析了我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以及当前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建立“明目标定规格、调结构重交叉、深融合强实践、建机制严评价”的课程建设模式,完善了与工程研发力、实践创新力、职业胜任力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情况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对专业学位重要性、培养定位和政策落实等方面认识上的困惑,以及培养过程中“双师型”导师队伍、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等方面条件不足的困境。结合国家层面政策和山东大学的改革举措,提出推进综合性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是消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困惑,更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深入认识和探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不断优化教育管理理念。同时,为打破困境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认识层面的“应然”到具体实践的“实然”,综合性大学应扬长补短,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多元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服务需求 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原因进行了论述,认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需要,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与学术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依托的学科基础及其知识特点的分析,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采取知行结合、注重通过实践来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式,进而论证了在知识生产模式2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采取工作场所学习模式,实践共同体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作场所学习的核心载体,体现了专业教育“做中学”、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培育实践素养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旨趣。然而,大部分培养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直倚重学术性课程,实践课程普遍存在目标模糊、内容零散、实施碎片化、过程性评价和管理缺位等问题。实践素养的生成需要有结构化、统整化的课程任务支持,因而需要对实践课程进行一体化构建。基于课程统整的视角,将现有的“三习一训”实践教学转化为以“学”为中心的过程性课程任务群,通过多主体协作、多资源统整、多场域协同,共同支持实践课程各环节的系统规划与有效运作,进而形成关联的、连续的、统整的、进阶式的多路向实践素养发展通道,助力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自身教育模式以及评估体制的重大改革。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立职业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策略:一是要调整培养目标定位,突出特色;二是以实践为核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三是建立和完善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评估体系;四是加大实践教师在导师中的比重;五是改革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分析目前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模式、双导师制等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借鉴国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从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渠道、师资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着手,对农业工程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营  王婷  杨晓 《时代教育》2012,(11):48+57
通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的保障、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结合大连海事大学的实际情况,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唐玲  杨木壮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3-124,118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实践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实践的规范化工作,认为应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教育;在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将合理课程体系与灵活教学模式相结合,并采用多元培养方式,促进和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考察分析,指出实践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理实结合的师资队伍、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基于研究的专业实践、面向实际的学位论文等方面,据此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实践基地、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等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以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与项目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经费保障、毕业环节等方面的特色,认为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探寻教育博士培养的理论基础,促进教育博士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坚持实用制胜,完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凸显教育博士“实践性”导向,注重情境体验;加大经费投入,赋予高校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听障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残疾人教育和就业的一个里程碑。听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完善,应从基础理论入手,结合听障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招生和就业等方面,构建符合听障学生特点、具有学术性基础和职业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