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倾听是教育的前提,是洞悉孩子内心、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不倾听孩子,不了解孩子,就难以教育孩子,孩子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由环境和气氛来培养,我们要学会倾听,掌握倾听的艺术,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王晓娟 《教师》2014,(8):55-56
所谓家长倾听行为,指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认真地听取孩子的想法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的过程。针对很多家长提出的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家长不知所措的问题,设计家长倾听行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幼儿家长的倾听行为表现为家长失聪、片面倾听、虚假倾听、缺乏倾听方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长的教养观念落后、儿童观不科学、教养方式不恰当等。  相似文献   

3.
郭芳 《宁夏教育》2014,(2):28-28
倾听是幼儿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手段之一;倾听他人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学会倾听不但能准确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学会倾听可以从对方的言语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及与人相处的态度和原则。越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他人关系就越融洽。善于倾听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一、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和教师遇到幼儿插嘴或不专心倾听时就训斥、责备孩子。这样会导致孩子丧失对倾听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有的家长以孩子为中心,觉得插话行为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现,往往过分顺着孩子,以至于幼儿越来越不会倾听。2.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幼儿自制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够专注地听讲或者理解听的内容。幼儿不良的倾听习惯  相似文献   

4.
家教箴言     
△父母要做孩子的听众。不倾听,怎能了解孩子的心声? △不要一味埋怨孩子不听话,检查一下,你认真倾听过孩子的诉说吗?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倾听兴趣、倾听习惯、倾听能力。一、叫醒孩子的耳朵要让孩子的耳朵注意听老师说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学会倾听之前要先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只有有兴趣幼儿才愿意认真倾听。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  相似文献   

6.
一、耐心倾听,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孩子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总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作为成人你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表扬他们,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问题的看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切不可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或将自己的意思强加于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通过倾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当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无论我们多忙,都要尽可能抽时间耐心倾听,这样使孩子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就会尽力把事情做好,从而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二、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大胆创意首…  相似文献   

7.
家长倾听行为,指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认真的听取孩子想法并给与孩子及时积极的反馈的过程。调查显示,幼儿家长的倾听行为表现为家长失聪,片面倾听,虚假倾听,缺乏倾听方法。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是有效倾听的前提,家长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倾听孩子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安排一段专门的时间倾听孩子;用游戏的方式倾听;学会辨析式倾听等。  相似文献   

8.
与课改年级的老师私下聊天,他们纷纷倒苦水:“这群孩子年龄太小,按新课标精神尽量给孩子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但他们反倒觉得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就不听老师说什么,更不用说听其他同学怎么说,这一点让我们十分担心。”其实老师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自由是有约束力的。倾听是人们获取信息,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同时,学会倾听也是每一位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让孩子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倾听是对新课程精神的恰当体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孩子学会倾听,笔者作了以下思考。孩子的模仿力极强,要让孩子学会倾听,老…  相似文献   

9.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倾听过程实际就是吸收、储存信息的过程。只有储存量多,幼儿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家长不重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许多农村家长都认为,只要是正常的人,其听力是与生俱有的,不必刻意培养,而一遇到孩子不专心倾听或插话时,总是大声训斥孩子。殊不知,大声训斥的方法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长此以往会适得其反,使幼儿失去倾听的欲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孩子之所以“没长耳朵”,大多是因为孩子还没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还不懂得倾听。可以说,我们在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11.
<正>倾听是指集中精神认真地听。在幼儿园教育中,倾听作为教师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师幼之间,孩子认真倾听教师可以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教师认真倾听孩子可以使孩子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作为教育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孩子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孩子激发他们本身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而绝不是培养孩子的依赖性和单纯的服从性。虽然倾听不是教  相似文献   

12.
幼儿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往往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表现得“我行我素”。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幼儿未能养成倾听习惯、形成倾听技能导致。然而,倾听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与倾听技能?我认为从“范”、“趣”、“情”入手,将利于孩子养成倾听习惯,形成倾听技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教师要用心听、用心理解、用心接受。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幼儿,要想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幼儿。在活动领域中倾听,在游戏中倾听。走进孩子的世界,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发现】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布置作业后总有几个学生来问:"老师,刚才我没听清,这会儿的作业做什么?"经常是一件事,要翻来覆去说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听而不闻,听而不知,特别是低年级考试时,由于很多孩子认字不多,有的完全靠老师读题,孩子必须靠"听"来答卷,有的就是因为不会听,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能力,不会倾听。  相似文献   

15.
家教荟萃     
《宁夏教育》2012,(4):78
做一个会倾听的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需注意以下几点。1.不急于作出评价。即使孩子的看法与大人不同,也要允许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举出适当的事例来支持自  相似文献   

16.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当你与他交流的时候,他不等你把话说完就急着说起来,而内容又往往与谈话内容无关;在学校,不等老师把问题讲完,就抢着回答而结果却答非所问。看来,倾听能力不仅仅关系孩子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而且也影响他在课堂上正确获取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进而影响他的学习成绩。因此从小训练孩子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是家长为孩子必做的一项准备。有研究认为,学前阶段主要应该培养幼儿有意识倾听、选择性倾听和前评价性倾听的能力,而亲子阅读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内心,既单纯又丰富,既希望保守秘密又企盼交流,既易生波澜又易被抚慰。如果你想走进孩子的心灵花园,帮助他们清除情绪的杂草,播下快乐的种子,培植出茁壮的亲子关系之苗,你就必须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倾听不只是认真用两只耳朵听孩子说话,它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专注的状态,包括关注孩子  相似文献   

18.
倾听的艺术     
倾听,是大人聆听孩子心语的一种方式;倾听,是辅导员与孩子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倾听,是少先队组织竭诚为广大少年儿童服务的一种手段。那么,什么是倾听?辅导员老师在与弦子交往中该如何倾听?倾听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学习并掌握倾听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姜博士: 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很强调教师要注意积极倾听孩子,而不能只是自己一个劲地说教。我也很想做到倾听孩子,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难做到。由于每天都要完成很多教育计划和任务,因此总是我在讲,孩子在听,总是我说的多,孩子听的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倾听我还是不够清楚,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倾听孩子呢?如何真正做到倾听孩子呢? 江苏常州王敏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社会,每个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大人围着孩子转,导致很多学生到学龄前,很少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上学后有的父母会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在生活中父母没有做好榜样,不愿倾听孩子的话。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我想谈谈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会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