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不论是从哲学方面还是从史学方面看,都可说它是一部伟大的著述。但是,我认为《易经》还是有缺点的,单就《易经》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就不是科学、简单明了的。那么,按照《易经》的哲学思想:“易有太极,是(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分析,于是得出坤0、复1…震9…坎18…兑27…艮36…离45…巽54…乾63。这和三百多年前法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ainiz)所标出的卦序:0、1、2、3……63相一致。这一卦序不是别的,正是被埋没两千多年不为人知的黄帝《归藏》卦序。何以见得?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为证。最后,揭示出黄帝卦序推导公式:n=∑6m=1am.2m-1并写出黄帝六十四卦卦序新歌为本文作结。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一部西周王室祭祀史书.全篇64卦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易传》是孔子及其弟子将《易经》从神学改造为哲学并用以解释《易经》的学术汇总。它是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主要包括:《易经》源于实践而指导实践;量变质变及其度量;阴阳消长的太极理论及其卦体说、爻位说、卦德说和变卦说:“七日来复”的螺旋卦序等。这些理论构成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比古希腊哲学要早200至400年,是人类智慧的一块夺目瑰宝。  相似文献   

3.
《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著作,它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易传》共有《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系辞传上》、《系辞传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和《文言》十篇。大量史料证明,《易传》为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4.
现存《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它曾被用以占卜,但不是一部占筮专书。但它含蕴了丰富的史料和某些原始的哲学思想因素,这也是客观事实。正是基于这种复杂情况,从春秋中叶开始,便不断有人在对《易经》作解释时予以引申发挥,使之切合于自己的观点,将其纳入伦理道德的发展轨迹,而《易传》便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经过自然筛选而流传下来的对《易经》的一些解说。《易传》共有十篇,即《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和《杂卦》,古人合称“十翼”。  相似文献   

5.
一个卦是阳卦还是阴卦,是由《易经》爻卦符号系统的生成规则决定的。《易经》的卦都可遵照一生二、一变二、二合一的规则逐层衍生出来。每个卦的上爻是阳卦、阴卦的重要标志。这样一来,四象、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阴阳分类就完全理顺了。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哲学文献,分《经》、《传》二部分。其中《易传》共有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杂卦》。《易传》大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作者非止一人,当是孔子的门生及后学依据师说对《易经》所作的阐释,并用来宣传儒家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7.
滕云霞 《中国德育》2013,(23):78-79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可见古人把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易经》的神奇主要在于它通过卦象指导人们趋吉避凶。《易经》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应该从哲学的角度辩证解卦:即遵循一分为二的原理,对立解卦;把握"变"的法则,灵活解卦。  相似文献   

9.
《易经》的卦符是最古老的符号系统之一。本文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卦符的符号性质、符号体系 ,以及它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诠释 ,以图破除人们对卦符的神秘感 ,并对《易经》符号的魅力有更深的认  相似文献   

10.
《易经》到底作于何时,成书于哪代,学术界一直进行着长期的讨论。传说“伏犧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的“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的说法已不全为人所信,但对《周易》本来包括《易经》、《易传)互相独立成篇的两大部分的事实却是不应怀疑的。《易传)是对《易经》的阐发和解释,肯定产生在《易经》之后,它解说《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德或者托古改制、自立主义,都只是在“援易以为说”。而以往解经者,大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是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易经》的逻辑结构是阴阳二元论并由此派生出的乾坤精神,再由乾坤两卦派生出八卦,由八卦派生六十四卦。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易经》的乾坤两卦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六十四卦的核心思想是忧患意识,并以刚柔相济、阴阳当位的易简思维来理解和化解生活中的种种隐忧和隐患。《易经》不仅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警告,也提出了解决忧患的方法。它既是提升个人生存质量的生活智慧,也是富国强兵的基本原则。《易经》是典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它不仅以阴阳二元论及其忧患意识向世人提出警示,而且以刚柔相济的易简思维贡献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谭虎 《家庭教育》2014,(1):93-9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广为人知,出自《易经》的“象传”。“象传”是战国时代学者对《易经》中部分卦名、爻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进行的阐发和解释。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首,象征孕含万物的天道自然,它是永恒的,也是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  相似文献   

13.
论《周易》哲学对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经》由卦象和卦辞、爻辞构成,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易传》系儒家学者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统称《十翼》,为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易传》扬弃了《易经》宗教巫术的内容,同时又利用了它的形式,以易象概括说明宇宙模式,以太极阴阳说模拟阐述宇宙的生成嬗变,形成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在两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其意义已超出了一般卜筮之书,对后来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中国思想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15.
《易经·谦卦》的英译李贻荫《易经》是一部占卜书,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从伦理道德的观念来讲,它又是一部教人为善的书,核心是一个“谦”字。64卦首卦《乾》突出阳刚,次卦《坤》突出阴柔,但是阳刚过盛而不谦虚,就会走向反而,所以《乾》的“上九”说“亢龙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17.
两种《周易》本,一指传世的王(弼)本,此种《周易》本与《左传》、《国语》、所载的《周易》本大体略同,简称为王本《周易》;另一种《周易》本,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两种《周易》本从总体来说,虽然是同大于异,但其相异之处对深入钻研《周易》、进一步理解《周易》是很有益处的,故本文拟就两种《周易》本的卦名与卦序进行比较,以求对群经之首的《易经》及其相关学说有进一步的认识。就卦名而言,两种《周易》本共有34个卦名不同,具体比较如下卦名的不同,对进一步认识《周易》有什么作用呢?其作…  相似文献   

18.
《周易》即今人所谓《易经》,又简称《易》。它是儒家的一种重要经典。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全书最基本的是“阴”“阳”两个符号,“——”是阳,“--”是阴。由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组成八卦,八卦互相重叠,又组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本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二条爻辞)爻辞,是《周易》中《经》的部份。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传》解释卦辞、爻辞以及八卦的性质和起源,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七个部份,十篇,统称《十翼》,意思是说这十篇文字是“经”的羽翼。  相似文献   

19.
对《周易》几处标点的辨正方向东《易经》成书年代相当久远,而最早的注释见于汉代,因此文字与标点的问题很多。自汉以来,历代注本汗牛充栋,皆按各自时代的思想解易,许多地方已失易经本旨。今仅就其中标点问题略陈一二。《易经》是古代占筮记录的汇编,其卦画、卦名、...  相似文献   

20.
"文明"是现代社会中的熟语,具有褒义的性质,使用频率高,但定义标准模糊。我国"文明"一语典出《易经》,与《离卦》及南方、火、目等事象相关。由《易经.离卦》加以分析,可以得到对于"文明"的较为确切的基本含义,从而深化对于"文明"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