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拔擢 bá zhuó “拔”和“擢”都有“拔”、“抽”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拔剑起舞。”《史  相似文献   

2.
拔稗子     
少年时代在乡下,每年都要下秧田拔稗子。稗子的植株酷似秧苗,在秧池里,农民拔秧时,一见到就顺手剔除。可总有躲过农妇之手而被移栽到大田去的。在大田里,它长得几乎和水稻一模一样,白里透绿的茎杆,长条形的绿  相似文献   

3.
薅谷子     
暑假里的一天,吃过早饭,妈妈叫我和她们一起去薅谷子。我一听就很为难地说:“我不会,怎么办?”奶妈说;“不怕,你跟着我们去,我会教你的。”我和妈妈一块儿来到稻田边,脱了鞋子,下到田里,妈妈一边比划着一边对我说;“你象这样薅,用右手和左手向前抓,要注意,不要把谷子当成稗子拔了。”  相似文献   

4.
形近字辨析     
稗、裨、睥、俾、脾稗,从禾,卑声。《说文》:“禾,别也。”谓形似禾而实别。《广韵》:“草似谷而实细。”即所谓稗子。引申凡所轻贱的事物也谓之稗,如称野史为稗史,小说为稗官。徐浩《说文》注:“野史、小说异于正史,犹野生之稗,别于禾,故谓之稗官。”稗,从衣,卑声。《说文》:“接益也。”谓衣服的连接加长。《广韵》:“补也。”故合成词有裨益、裨补,如诸葛亮《出师  相似文献   

5.
“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李广射虎》)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大作家的小老师》)  相似文献   

6.
渐渐 《家长》2013,(11):43-44
儿童节,儿子的学校放假一天、儿子说过几天学校要组织他们看动画电影《魁拔2》,但是他没有看过第一部《魁拔之十万火急》(以下简称《魁拔1》),他担心两部电影情节相互关联,怕衔接不上,于是让我去网上下载,供他“恶补”一下。我照办后,儿子津津有味地看起《魁拔1》,闲来无事的我也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北宋张择端所绘之《清明上河图》,由于时代久远,图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尚多.本人偶有心得,也想谈两点自己的见解、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斧正.一、“解”即“解试”《清明上河图》卷末有一斗天的“解”字,这一“解”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解”即“解试”之意.“解”音jiè,原意押送.《新唐书》载,唐之科举凡来自州县“举选不由馆学”,谓之乡贡”.乡贡者,乃“明于理体为乡里称者,县考试、州长重复,岁随方物入贡”.由于人与物同时解送京师,“解”字便和科举考试结缘.五代时“解”字和考试的关系更加密切,如《旧五代史》载,“梁开平元年七月勅,近年举人当秋荐之时,不亲试者号为拔  相似文献   

8.
人们喜爱稻子,但厌恶稗子。可稗子往往比稻子更胜一筹。自从稻种撒进水田里的那一瞬间,此二物便开始了不断的激烈的竞争。稻子生根发芽,稗子也发芽生根,人们移栽稻子时,贪得无厌的稗子也夹杂其间。勤劳的人们会仔细地挑出那些根部带白色的短小的东西,弃之于道旁,而将剩下的根部灰黄的秧苗认真地插进田里。可难免有漏网之鱼,留下祸根。  相似文献   

9.
木子 《教育与职业》2006,(31):56-58
“在南方的稻田里,有一种跟稻子长得极像的草叫稗子。表面上看,稗子的长势比稻子还要好。但到了秋天,颗粒饱满的稻子被压弯了腰,而稗子却日渐干瘪,颗粒无收。所以,在办学的道路上,我们不要做徒有其表的稗子,我们要成为货真价实的稻子”。对于办学目的,培黎职业学院院长刘文华有这样的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本文运用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的“拔”(b á)字的动词义项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及其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大字典》中“拔”(b á)字的动词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1.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12.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13.
何谓“物色”?古籍上的解释各有不同。物,《说文》云:“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色,《说文》云:“颜气也。”据此,“物色”当指天地之间万物的色彩。但《周礼·司常》云:“杂帛为物。”王国维《释物篇》云:“古者谓杂帛为物,盖物本杂色牛之名,后推之以名杂帛。”《礼记》又云:“仲秋之月,命宰祝察物色。”即察牺牲之毛色。后又引申为察访人物,也叫“物色”。《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又云:“物色相召,人谁获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本《陈涉世家》有言:“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对该句中的“剑挺”,课本解释为“剑拔出鞘”,笔者以为不妥。理由有三:①尉“笞广”,即已对广实施了鞭刑,证明他尚未起杀广之心,如果有杀心,何不先拔剑而杀广?②如果剑是被尉拔出鞘的,剑把子应当是被尉攥在手里,赤手空拳的吴广岂能轻易夺到?更何况吴广倘若搏斗夺剑,也一定需要一些时间,另一名尉岂能袖手旁观,坐观同伴被夺剑而杀?③这一解释语法上有问题。“剑挺”释为“剑拔出鞘”,“尉剑挺”则为“尉剑拔出鞘”。“尉剑拔出鞘”到底是“尉的剑”拔出鞘,还是“尉/剑拔出鞘”,即尉是主语,“剑拔出鞘”是谓语?若为前者,“尉剑”是一对直接成分,注释显然破坏了结构层次;若为后者,则不合古汉语句法规则。按古汉语句法应说成“尉以剑挺”之类的句子。由此可见,这一解释是错误的。其解释依据大概出自《说文解字·手部》:“挺,拔也。”《唐睢不辱使命》中“挺剑而起”的“挺”便是“拔”之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说起,以此引出世俗人中所谓的“孝道”含有很多的“异质”成分,往往将极端性的个人行为视为衡量标准和行为标尺,并进一步考察传统“孝道”思想的源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然后再审视夏侯惇“拔矢啖睛”背后所折射的社会现象。这其实是封建王朝“孝治天下”的思维,将《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加以改造,将“孝”和“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治国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些古代服饰词语的释义值得商榷,如“拔”、“凤冠”、“冠”、“绒”、“拥”、“矮”、“纱帽”、“绅”、“刎”等。  相似文献   

17.
看了《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3日《农村教师素质越“拔”越低》(作者李建平)一文,本人颇有所感。李君在文中说:高中缺教师,从初中选拔,初中缺教师,从小学选拔,结果农村教师素质越“拔”越低。我以为,农村教师素质之所以低,不仅仅是上述原因。李君在文中指出:农村民办教师比例偏高,公办  相似文献   

18.
《南史·孔范传》云 :“隋将贺若弼陷南徐州 ,执城主庄元始。”所述为隋灭陈之役。文中庄元始三字殆误 ,当作黄恪 ,理由如下 :一、《隋书、贺若弼传》云 :“袭陈南徐州 ,拔之 ,执其刺史黄恪。”又《北史·贺若弼传》同。又《资治通鉴》隋开皇九年正月条亦云 :“贺若弼攻拔京口 ,执南徐州刺史黄恪。”是诸书皆作黄恪 ,唯《南史》作庄元始 ,孤证难持。二、按当时确有庄元始其人 ,然正史无传 ,其事迹唯见于《文馆词林》褚亮撰《隋车骑将军庄元始碑铭》 ,云 :“仕陈之日 ,历官藩府。起家宜都王国常侍 ,稍转内兵参军。属王师伐陈 ,江表初定 ,公乃…  相似文献   

19.
释“物”     
《史记·封禅书》多次提到“物”,如“李少君能使物却老。……言上日:‘祠灶则致物。’”又云:“依物怪,欲以致诸侯”;“欲以下神,神未致而百鬼集矣”;“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震于怪物,欲至不敢。”钱钟书先生据此而旁征博引《左传》、《论衡》、《汉书》以至《西游记》等书中有关“物”的记载,(见《管锥编》第一册288~289页)读之殊益神志。钱氏征引,虽云广博,但对“物”之来龙去脉,却并未理清,使人如堕云雾,不得要领。 “物”,即今民间所云“怪物”、“妖怪”、“妖精”、“妖魔鬼怪”。古代或称之为“鬼”,如《庄子·达生》记皇子谓有鬼,而所举之“鬼”皆罔象、委蛇之属,此即“物”;《史记·陈涉世家》记吴广“卜有鬼”,而“鬼”竟作人言,钱先生认为此“鬼”即“物”,是。或称之为“神”,《汉书·郊祀志》上:“黄龙见成纪,……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异物之神”,即指“黄龙”,即  相似文献   

20.
《论语·雍也》“虽欲勿用”句中的“勿”字原为“物”。“物”字本义指杀牲牛,引中指杀牲,又引申指供宰杀的牺牲,后来再作引申,泛指万物。《论语》“虽欲物用”原句所用的是“物”的第二次引中义.指供宰杀的牺牲。“勿”本义为屠杀,后来音近假借为否定副词。《论语》在流传中,“物”同声假借为“勿”,后世误将“勿”作本字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