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对仫佬语的原有词汇和汉语借词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并以一些量词和地名名词作为实例,证明汉语借词是仫佬语能够保持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北克木语借词主要来源于老语、语用特点存在老语借词和本语词并用的现象、其引入方式有音借和半音借两种方式,借词的引入不但丰富了克木语的词汇系统,还使克木语的表达更加精确、细致。借词是克木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耳益加速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克木语交际功能局限性之间矛盾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仡佬语在与汉语长期接触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词汇系统,其中"同音借译"是一种特殊的借词方式,它在西南少数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在构成特征上具有独特之处,在功能上也不同于一般的借词手段,是保持本民族语言特色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域外借词指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等诸语言在历史上从汉语借入的字词。域外借词数量巨大,保存了借用时代的汉语词义,是汉语历史词汇的活化石,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词汇史、方言词汇和域外借词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蒙古民族在同汉族交往的过程中从汉语中吸收了许多词汇。其中有些早期汉语借词在语音方面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某些语音特点.文中对保留中古汉语语音特点而且与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有较大差别的汉语借词,作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9):20-26
印尼棉兰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有不少来自印尼语的借词,值得我们去关注。在此,从词汇内容、借入原因和方式、新老差异等三个方面对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的印尼语借词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汉瑶长期的频繁接触和交流中,塔山汉语方言对当地勉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语音上主要表现为音位的增加,塞音韵尾的脱落和鼻化现象。词汇上主要表现为大量汉语借词的产生。语法方面主要表现在语序和虚词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8.
黄红  王红梅 《考试周刊》2014,(91):23-24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码转换与借用的关系,其次指出了其对汉语借词引进的作用,最后举例分析了汉语借词的三种形式,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将四川汉语方言盐源话的语音系统同纳西语(特别是东部方言)的汉语借词的语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些汉语借词的特点,而且可以发现盐源话与纳西语的历史联系和盐源话对纳西语的影响。全文包括:一、四川的纳西族;二、四川方言与纳西语;三、结语。  相似文献   

10.
语言接触使不同语言之间彼此从对方结构中吸取有用成分。红丰仡佬语在语音形式上与所在区域其他语言有一些相似和接近的地方,而汉语借词的使用则不断影响着仡佬语的词汇生态,其借用方式主要有完全借代和非完全借代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方俗词语,对它进行考释,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当时民俗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成书于清末民初的小说《春阿氏》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写成,具有从早期现代汉语向成熟现代汉语过渡的特征,对于分析北京口语的发展历程,充分认识汉语语法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对《春阿氏》中的“把/将”字句进行穷尽式搜索,详尽地描述“把/将”字句的句法结构、分布特征、使用的语体差异,可以较清晰地展示“把/将”句在清末民初汉语发展中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春秋纬》对《春秋》经的阐释,主要集中在释成书、释星象灾异、析义理和疏经义四个方面,其间所存留的资料,可与《春秋》三传相补充,是汉代《春秋》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除了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外,四川方言的研究性专著和对四川方言专书如《蜀语》、《跻春台》及各类辞书的研究也蔚为大观。本文对这一时期四川方言的研究性专著和四川方言专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对崔荣昌先生在《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和《九十年代出版的四川方言论著》中未提及的少量成果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15.
《春秋穀梁传》是二级结构方式,其第二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问答方式结构其内容,确保简洁。《春秋穀梁传》问答式的结构方式形成的外因在于私人讲学的兴起,内因是《春秋穀梁传》的历史观及由此而形成的《春秋穀梁传》的内容。《春秋穀梁传》的提问和回答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显得比较舒缓。《春秋穀梁传》将"也"字与问答句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对后世散文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6.
《春秋穀梁传》十分重视艺术形象在论说文中的地位。《春秋穀梁传》在论说过程中伴随着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春秋穀梁传》的观点的合理性。《春秋穀梁传》的问答式结构要求逐次回答问题,这就产生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效果,使文章有逻辑性和力量。《春秋穀梁传》融说明于论说之中。  相似文献   

17.
刘基《春秋明经》是为举业而作,有因循《春秋胡氏传》的思想内容,也有超越《胡传》的思想内容,研究《春秋明经》的思想需要与《胡传》进行对比甄别。《春秋明经》在夷夏问题上,坚持以夷夏之辨为礼义之辨,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春秋明经》的天人感应说承自《胡传》,与刘基自己的天人感应观念有区别。《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应当在青年时期。  相似文献   

18.
论孔子<<春秋>>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是研究《春秋》以及我国古代史籍、史学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前代学者论著不少,但都过于专精而割裂穿凿。今从《春秋》编写实际看,所谓《春秋》笔法是在继承先前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以史事、文辞、史家思想完美统一为根本准则的笔法。  相似文献   

19.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分:一、广东闽方言的分布;二、粤方言语音中的闽语成分:三、粤方言词汇、语法中的闽语成分。  相似文献   

20.
广州话和藤县漾江话都是粤语,但广州话属于广府片,潆江话属于勾漏片。漾江话受广州话较大影响。文章比较和描写了二者声韵调特征,并证明漾江话的语音系统仍属于粤语勾漏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