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 1-苯基 - 3-甲基吡啉酮 - 5双缩对称二氨基硫脲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配体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草莓灰霉病的抑菌作用.实验证明: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铜(Ⅱ)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Schiff碱配体(对羟基苯甲醛缩(牛磺酸、苏氨酸)Schiff碱、香草醛缩苏氨酸Schiff碱、对二甲氨基笨甲醛缩甲硫氨酸Schiff碱)与苄基锡反应,合成了5种新的氨基酸Schiff碱苄基锡配合物。对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对草酸杆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运用荧光光谱、Scatchard图、热变性效应和盐效应等技术手段,研究了3,5-二溴水杨醛缩4-溴苯胺铜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既有静电作用,又有部分的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 4氨甲基吡啶缩芘醛Schiff碱 (PPY) ,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与 5 ,10 ,15 ,2 0 -四苯基锌卟啉 (ZnTPP)进行轴向配位情况 测定了配位平衡常数 ,研究了ZnTPP与配体之间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6.
人参、党参、西洋参三种参类提取液对DNA的保护作用作了初步的研究。利用EB(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人参、党参、西洋参三种参类提取液存在下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并把不同参类与DNA相互作用的常数定义为D,根据D的大小讨论了三种参类醇提液的浓度大小对DNA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参类的醇提液均能与之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D值越大,参类与DNA作用愈强。样品浓度为50mg/ml时,3种参类对DNA保护作用顺序为:人参>西洋参>党参。  相似文献   

7.
芳香醛,酮缩氨基硫脲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芳香醛,酮过渡金属配合物,从一些芳香醛,酮缩氨基硫脲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中溶剂、温度,反应介质等条件的选择,归纳了合成这类配合物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8.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有关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许多资料均报导,铜(Ⅱ)、锌(Ⅱ)等金属的某些希夫碱配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由于2,6-二乙酰吡啶(简称DAP)其2,6位上的两个羰基与吡啶环相连,可形成大π共轭体系而具有活性,很易与伯胺进行缩合形成希夫碱。以DAP作为母体的含氮双希夫碱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4氨甲基吡啶缩芘醛Schiff碱(PPY),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与5,10,15,20—四苯基锌卟啉(ZnTPP)进行轴向配住情况,测定了配位平衡常数,研究了ZnTPP与配体之间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1.
以呋喃甲醛、氨基硫脲的缩合产物与顺丁烯二酸酐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结构新型的去甲去氢斑蝥素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认,并优化了合成反应条件,产物产率达到76.2%。  相似文献   

12.
以4-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在苯甲醛的羟基位置引入不同的酯基得到中间产物(B1-B12),然后在中间产物B1-B12的醛基位置引入氨基硫脲基团,共合成12个酯基取代缩胺基硫脲衍生物(C1-C12)。C1-C12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等进行表征。并测试了C1-C12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酯基取代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对蘑菇酪氨酸酶IC50值小于10μM,其中抑制活性最强的化合物为C2,其对酪氨酸酶的IC50值达到1.5μM。随着酯基碳链长度的增加,这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玉米(zmays)鲜叶不经冻干处理直接用CTAB法提取DNA,其分子量和纯度均较高,可用于限制切、基因文库构建及基因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CTAB法提取蝴蝶兰的基因组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TAB法对蝴蝶兰的根、叶、花等不同部位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然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的质量,结果表明,3个部位都可以获得较完整的基因组DNA,电泳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其中根部提取的DNA纯度最高,OD260/OD280为1.6545;其次为叶,OD260/OD280为1.5351;花的DNA纯度最低,仅为1.3820.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通过SDS高盐法(常规法)、SDS高盐法(改良法)和Soil gDNA Kit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用DNA Nanophotometer仪测定样本DNA的纯度和浓度,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用SDS高盐法(常规法)、SDS高盐法(改良法)和Soil gDNA Kit法和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浓度分别为41.45 ng/μl、96.48 ng/μl和58.40 ng/μl,纯度(OD260/OD280)分别1.45、1.57和1.82.由结果可知,改良法提取DNA的浓度最高,而Soil gDNA Kit法的纯度最高,但其成本较高,因此,SDS高盐法(改良法)是节省成本且适合提取大批量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今后在提取DNA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纯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sAg、HBe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共6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PBMC后,经抽提、纯化后的DNA进入PCR扩增反应,引物为HBV C区基因序列.结果:67名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35例(52.2%)PBMC中HBV DNA阳性,25例孕妇在血清及PBMC中均发现HBV DNA.67名新生儿有22例感染HBV DNA,感染率32.8%,其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例,PBMC HBVDNA阳性者19例,二者均阳性者7例.结论:母亲PBMC内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HBsAg及HBeAg阳性母亲若血清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用紫外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2-羟甲基苯并咪唑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离子强度对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DNA使2-羟甲基苯并咪唑的紫外吸收光谱减色且红移,测得2-羟甲基苯并咪唑与DNA的结合常数为5.2×107 L?mol-1。随2-羟甲基苯并咪唑浓度增大,DNA黏度增大,NaCl浓度增加,DNA-2-羟甲基苯并咪唑体系吸光度无明显变化,2-羟甲基苯并咪唑以嵌插作用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18.
Nucleic acids in plant tissue lysates can be captured quickly by a cellulose filter paper and prepared for amplification after a quick purification.In this study,a published filter paper strip method was modified by sticking the filter paper on a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PVC)sheet.This modified method is named EZ-D,for EASY DNA extraction.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cetyl 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method,DNA extracted by EZ-D is more efficient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amplification due to the more stable performance of the EZ-D stick.The EZ-D method is also faster,easier,and cheaper.PCR analyses showed that DNA extracted from several types of plant tissues by EZ-D was appropriate for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A regular PCR reaction can detect the EZ-D-extracted DNA template at concentration as low as 0.1 ng/μL.Evaluation of the EZ-D showed that DNA extracts could be successfully amplified by PCR reaction for DNA fragments up to 3000 bp in length and up to 80%in GC content.EZ-D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DNA extraction from a variety of plant species and plant tissues.Moreover,when EZ-D was combined with th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method,DNA ide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 could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need for specialized equipment.As an optimized DNA purification method,EZ-D shows great advantages in application and can be used widely in laboratories where equipment is limited and rapid results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9.
通过荧光光谱、热变性、黏度测定、盐效应实验研究了镧(Ⅲ)-氧氟沙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配合物的荧光产生猝灭,其猝灭常数K15℃=1.62×10^-5L·mol^-1,K25℃=1.12×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887和1.0324,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黏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DNA结合.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DNA之间还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离子对准X174RFDNA超螺旋结构的影响.铅离子浓度越高,对应的DNA超螺旋百分含量-时间曲线随时间变化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铅离子浓度为5×10-4mol/L时,超螺旋DNA结构被破坏,超螺旋形式所占的百分含量与对应的作用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