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发乎于智,止于情;发乎于情,止于理。当你选择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时,你有两个不能选择。其一是你的老板,其二是你的同事。你只能积极地去适应他们,而不是由他们所营造的组织环境适应你。  相似文献   

2.
《当代职校生》2012,(6):24-26
《福布斯》世界富豪、日籍韩裔富豪孙正义19岁的时候曾做过一个50年生涯规划:20多岁时,要向所投身的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30多岁时,要有1亿美元的种子资金。足够做一件大事情;40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  相似文献   

3.
爱是永恒的话题,有对英雄的敬重之情;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有对领导成功人士的敬仰之情;有对爱人的关切之情;有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特殊的职业把师生紧紧相连。所以,教师的爱中又多了一种用激情播撒的灵魂之爱,那便是师生之爱。  相似文献   

4.
情之可贵     
人间处处有真情,情到深处自感人。一个“情”字,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让多少人肝肠寸断,让多少人感激涕零……,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之可贵,贵在真实;情之可贵,贵在感人!感人肺腑之情,总能引起人的共鸣,总能让人感同身受,总能让人如饮甘醇。好的电视剧,能让观众与演员同喜同悲,不外乎情;一条饿狼能够与人相处,不外乎情;仇人化干戈为玉帛,不外乎情;性格迥异,却白头到老,维系于情;离合悲欢,喜怒哀乐,均关乎着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厄运当前,不离不弃……故人世间情总能扶危楼以即倒,挽大厦以将倾!既然,情有如此功效,人与人相处,就…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的情感过程。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激情导入,以情激情;二、深情诵读,以情导情;三、教师讲解,以情引情;四、学生体验,以情育情。  相似文献   

6.
心 理 学告 诉 我 们 :中 学 生 的 青春 期 特 征 使 他 们 对 爱 情 有 了 朦 胧的 渴 求 ,这 种情 感 的 奔 涌如 洪 水 ,疏 则 通 也,堵 则崩 也 。强 行 地 禁 止会 有 禁 不止 、有令 偏 行 ,既 然 如此 ,何 不 疏 而导 之 ?从 爱 情 谈 起,用 名人 崇 高 的 爱 情 范 例 来 激 起 他 们 对理 想 的 追 求 ,来 衬 出 他 们“ 爱 情 进行 时 ”的“小 ”来 。 我 们 也 是 过 来人,也有 着 情 窦 初开 的 时 候 。 当 年马 克思 、燕 妮 至 纯 至真 的 爱 情 ,曾使 我 们 羞 于 言 爱 ;宋 庆 龄 、孙 中 山建 立在 民 族 情 感上 的 爱…  相似文献   

7.
<正>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独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通篇不见"思"字,却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呢?这应是我们教学这首诗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天使冰颖     
有一种情,总会在心头萦绕,散发温馨的气息;有一个人,总会闯入我的梦境中,绽放灿烂的笑容.即使是多年以后,这种情、这个人也不会在记忆中褪色.这种情,就是彼此之间纯真的友谊;这个人,就是我亲密的小伙伴--赵冰颖.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它的本质特点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是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古人追求诗文的意境美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一是抱残守缺,以不全景求全情;二是情话于景,以“无我”写“有我”;三是景为情设,情溢于表的“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0.
情智交融的数学课堂,既要有浓浓的情,也要有深深的思。以情萌智的数学课堂,是激情澎湃的课堂,也是思绪万千的课堂,是学生情真意切的流淌,也是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射。在构建情智课堂中,我们要做到以情育情、以情萌智、情智互动,让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和谐共生。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时,要在兴趣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在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手上会做""脑中会想""嘴上会说"中去学习、操作、体验、交流,从而构建出理想的情智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情”字,最先是指谓事物的真情实况,与“伪”相对。尽管上古先哲普遍重视情感研究,却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形成总括各种情绪形式的“情”的概念。直到庄子时代始有改观,后经荀子才有明确定义;但荀子当时实质上混淆了人的性与情。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要做有心人”,这句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一个秘决,就是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出了屈原不屈不挠的追求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了文天祥可歌可泣的爱国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苏轼真挚感人的兄弟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出了李商隐志同道  相似文献   

13.
共情源于德语美学领域,最早由铁钦纳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共情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致于有如亲身体验的了解;当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自己的一样时,就产生了共情。共情是心理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咨询的基本特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共情对于活动课的开展和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我们感恩是因为曾经获得和索取——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一阵和风,唤醒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困苦时,把手伸向了你。这份帮助,也许是送来千金,也许只是投来一个默默的眼神,但都足以让我们心生  相似文献   

15.
范进中举是一幕精彩的悲喜剧,它向人们展示了科举笼罩下的各种人情:感人的母子情;世俗、虚伪的邻里情:逢场作戏的官场情;变色龙式的亲戚之情。浓重的科举意识无情地侵蚀了人的灵魂,吞没人的良知,异化了人情、人性。通过解读文本,可以使我们对科举的弊端和罪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达到对科举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宁夏教育》2009,(4):79-79
一是方向性。学校的特色要符合竞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是独特性。学校的特色应该是其他学校没有的。在一个区城内是唯一的。寄宿学生有其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情感方面的关注,需要更多的同学情、师生情、班级情、校园情、亲子情……这是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因此,在确定学校的办学特色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才能使学校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17.
情悟紫鹃     
《红楼梦》大旨谈情,紫鹃之情为其一绝。其情之专,其情之深,其情之纯,其情之真,净化人的心灵,感天动人。紫鹃之情因黛玉而生,因黛玉之亡而失去依托,步入空门;紫鹃与黛玉荣枯实相共,其情为发自内心的诗意之情,不能不为之情而恸哭。立足一个"情"字,从情之缘、情之痴、情之空三个角度分析紫鹃的情感世界,探究紫鹃之情深层精神内涵和精神价值。紫鹃之情引导人们追求真性情和诗意人生。对中华文化心灵和情感价值体系的建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歌唱艺术是情与声两个方面的协调体观,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情和声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声情之间建立起“自然”关系。 所谓“情”,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表达,所谓“声”,就是声音技巧。在歌唱艺术中,情和声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情是目的,声是基础,歌唱而无“情”,即使在其他方面有着良好的素质,如圆润响亮的声音,准确的节奏、音准、清晰的语言等等。它也不可能打动听众,感染、教育听众,因而不能算是成功的演唱:另一打刚,有“情”而无“声”,则必不能很好地传情,因而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演唱。由此可见,有“情”只是作为一个歌唱演员所必需的条件,但是有没有能力准确地再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传“情”则是能否成为一个好的歌唱演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作超越不了物与情的关系,感物兴情是一个方面,托物寓情则是另一个方面。托物寓情以比为中心,其实质是由心至物,以物比心。比是一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心的主导性,心为情动,情决定对物的去取。比在通常的思维情况下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其它的思维方式多元共生的。它必须与兴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托物寓情。就比而言,其有实比和虚比之别。实比是表,虚比是里;实比是理智,虚比是直观;实比是物,虚比是情;实比是狭义的修辞手段,虚比是典型的思维方式。它们始终是一体化的,共同承担着托物寓情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及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图书、情报、档案(以下简称“图、情、档”)作为知识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实行一体化管理。一、图、情、档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图、情、档一体化是指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对图书、情报、档案等各种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其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对图、情、档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建设,三者隶属于同一行政单位;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