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优秀高中生展示才能或进入高等院校的途径由单一到多元;分析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大学数学课程分类与简介、工科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典型专业的数学课程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几个文科专业数学课程介绍;认识到整体性、应用性、文化性、自主性是高中优秀学生可以尝试实现的;CAPM进入高中数学选修Ⅱ 课程,使得"数学必修+选修1+大学先修:微积分(或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成为的一体化课程方案;CAPM成为优秀高中生展示数学才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94):40-41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教学脱离实际和应用的现状;阐述了将专业背景融入到大学的主干数学课程中的意义;提出了调整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并使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获得理想效果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工科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组成,其中"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课程的龙头课程。大学数学课程是工科院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做好该系列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有教师33人,承担着全校各专业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强课程建设上,确立了"打造精品,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在专业大类招生的新形势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建立了以"必修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为基本模式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赵一博  李烨  潘建勋 《大学教育》2023,(6):105-108+141
山东女子学院大学数学课程借助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数学思维和科技创新的元素融合,建立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以加强大学数学教学与思政育人融合,建设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协调发展的优质平台,在落实思政育人方式与深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8,(2):99-101
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目前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性,深入调研应用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对大学数学课程的差异性需求,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以滁州学院为例,不断调整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完善的基于专业需求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文科专业开设大学数学是科学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思维能力的载体,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文科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应当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可视化教学、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本文是乐山师范学院的文科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在教学中所做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根据"应用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经济数学课程为例,分析了非数学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非数学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探析。文章认为应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突出其应用性和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上,最后,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两方面探析了非数学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只有与专业紧密联系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应用价值,才能使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帮助他们学习进一步的学习专业技能。以土建专业为例,数学课程应根据专业内容设计教学模块,数学学习进度要与专业技能进度平行开展,根据专业特点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食品卫生与营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应用性并重的课程,是烹调工艺与营养高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需进行应用型课程建设。本论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改革、课程资源库建设六个方面阐述食品卫生与营养应用课程型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3S(GPS、RS、GIS)技术和计算机快速发展为土地评价技术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在传统土地评价课程理论内容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计算机技术与3S技术,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在补充教学内容以及开展新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旨在为高等院校土地评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深化考试与评价改革。学业质量标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要基于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指导教育教学过程,又要作为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笔者重点探讨研制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标准的意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业质量标准的定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哈佛和北大等名校在选修课课程体系上已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举措。结合目前大学选修课的实施情况,借鉴上述名校的做法,可促使选修课的教学与管理更上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全面深化课改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学情分析也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重点关注学生高阶认知素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实证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学情分析存在多关注外显特征而少关注内隐素养、对高阶认知素养重视不足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等现实问题。为此,应结合核心素养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研发科学可行的学情分析工具,加强专项培训,为教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情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变革经过了"恢复发展""全面改革""转型探索"与"深化创新"四个阶段,课程目标定位越来越精准、课程内容结构越来越完善、课程实施方式越来越灵活、课程评价方式越来越适切。回顾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变革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和成就,有助于全面深化教育学课程改革,提高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跨国移民时代的到来向加拿大长久以来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研究者对当前加拿大公立学校官方课程所表现出来的欧洲中心主义、国家身份均质化和赞颂式多元文化等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分析,为重新审视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在跨国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如何影响跨国移民及其子女的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合等问题,有必要运用跨国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理论框架对现有课程作出修正。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发展定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土地资源学"的课程属性和地位,本文探讨了北京市精品课程"土地资源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设要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提升"土地资源学"课程建设水平,以及带动土地资源管理相关课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校所合作"订单培养"财会人才研究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立信会计学院与北京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项目。"校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学院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学生选拔、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规划与订单班管理规范、完成课程开发与考核评价;事务所最终吸纳学生就业。以达到"校所"双方优势互补、供需双方无缝对接、树立工学结合典范、促进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