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办完事,已中午12点,我们来到成都白帝城火锅大酒店。见一位朋友领着4人鱼贯而入,其中一位女士只觉十分面熟,却想不起在哪儿见过。领头的王奇介绍说:“这是中央电视台的杜宪。”杜宪?大家惊讶了,仔细一看,记忆中的屏幕形象与眼前的人重合了,果然是她。身穿一件大红圆领T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看一家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访谈对象是几位靓丽的女士。在采访其中一位时,主持人问:“这么多年来,你遇到最尴尬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位女士难为情地说,有一次到国外演出,因演出服质量出了问题,裙子从身上脱落,引起台下观众一片哗然,让自己十分尴尬。该女士刚说完,主持人先是故作惊讶状,然后放开嗓门说:“哎呀,这样的好事你没有奉献给国内的观众,真是太遗憾了!”这位女士遇到的尴尬确实让人难以预料,而让人更没想到的是主持人对这件事所表示出的所谓“遗憾”。作为主持人,理应同情这位女士,并对自己“套”出人家的难堪表示歉意,尽快回避…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采写七岁的“师傅”的。一个阴云密布,潮气袭人的下午,我推上自行车来到青年路邮局门前的自行车修理摊修车。在修车中,见几个孩子挺逗,便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作品主人公的年龄最小,我和他聊的兴趣也高。别看他身材瘦小,修起自行车来却十分痳利。从交谈中得知他年仅七岁,已有两年的修车历史,看到下雨天他仍蹲在遮雨布外十分专注的神情时,我的心猛地受到触动,萌生了写写他的念头。回到办公室,我思索了一下,提笔便写,一气呵成。没想到稿子见报以后,竟在社会上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4.
某次学生家长座谈会上,校方隆重地推出一位号称“儿童教育专家”的女士。“专家女士”说:“在这全民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折时期,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该如何与时俱进。改变思想呢?”紧接着,“专家女士”便说出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正巧碰上他的两个女儿在为一件事争论着。一个说:穿高跟鞋对身体很有好处,这是市场报上讲的; 另一个说:不对!穿高跟鞋弊病很多,这是好多报刊上都这样说的。两人各持一端,似乎“理由”都很充足。回来后,我翻阅了一下报纸,果然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去年12月1日市场报第七版载:“国内外一些研究生理卫生的专家认为,成年妇女穿高跟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何时”是新闻诸要素之一。它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也是新闻价值构成的一个最基本因素。这因为,时间是揭示事情发生、事态发展以及原因、结果等进程的概念。没有时间概念,不仅无法判断这一事实到底是不是“新闻”,也难以判断这件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及其价值。所以,时间要素是这一事或那一人构成“新闻”的一个前提。新闻报道中缺乏时间,往往就不成其为新闻了。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这是对新闻的“生命”一种形象说法,实指新闻的“生命”是短促的。它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其作用和意义。西方一位新闻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不管报道的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涉及的人物多么重要,新闻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法国作家安德烈·盖德在解释新闻的时候,又强调时间对新闻的重要性。他说:“任何事情,到了明天,都会比今天更少使人感兴趣。”因为,在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种种  相似文献   

8.
新闻,早有人说过是“明白文”,要用最明白的 文字记人言事,怎么还会有看不懂的呢?是的,就我 几十年看报体会,是有看不懂的新闻,下面列举三 例,以供思辨。 (一)文题不符 常见有些新闻起了一个很耸人听闻的标题,但 看完内容又找不到起此标题的根据与缘由,因为此 题与内容似乎不沾边、不搭界,作为读者常有被人 耍了一下之感。 例如:8月 19日看中国体育报,有一报道“剃刀 边缘的生活”,报道美国NBA赛公牛队的著名篮球 明星皮篷的体育生涯,但看遍全文总想找与这剃刀 有关的内容,也许我看漏了眼、总之看不懂、就是找 不到…  相似文献   

9.
传统笑典     
秀才 有位秀才,年将七十,妻子忽然生下一个儿子。因有了年纪而生的,就取名年纪,隔一年又生一个儿子,似可以读书,就取名学问。再隔一年又生一儿子,笑道:“这么老了,还生儿子,真是笑话。”因此取名笑话。三弟兄长大了,无事情做,叫他们进山打柴,回来后,丈夫问:“三个孩子,谁打的柴多?”妻子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没有,笑话倒有一担。”攀高 有甲乙二人同行,甲看见达官贵人,就对乙说:“这是我的好朋友,见了我难免下车相见,不想麻烦他。我回避一下。”没想到避人官员的住宅内,官人见了诧异说:“是何混蛋,藏在我家,想干什么?”叫外人痛打一顿,赶走。乙问:“既是好友,为何受  相似文献   

10.
我在黑龙江省巴彦县从事过7年广播编采工作,若按时下某些人的算法,这属于“末等记者”。但是,若“不招灾不惹祸”,这倒也是一个高雅、平和、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我不愿做一个缺少激情、麻木不仁的记者。所以对许多事爱钻个“牛角尖”。巴彦县康庄乡永进村农民李新活,是公认的庄稼院的好把式,可就是对“一些事”看不过去。见有人毁树,他管;见有人以权谋私,他管。总之,凡觉不公的事,他都管。人称他为“不吃皇粮的纪委书记”。于是,某些人开始变着法子“拾掇他”。使他背了许多罪名。李新活到底像有些人说的是个“刁民”,还是确有冤屈?我决心探个究竟。三伏天,找一个人跑到乡下,开始艰苦细致地采  相似文献   

11.
我对面端端正正坐着一位身材修长的中年女教师。她微笑着,从皮包里取出一篇稿件交给我。我耐心地浏览了一遍,笑了。“同志,我们不懂新闻报道,没给报社写过稿,可这些事都是真的,麻烦你……”她说。我约摸计算了一下,这篇稿子长约1800字,有点“马拉松”。主题不集中,脉络不大清。看来作者不懂新闻通讯最主要的写作手法——用事实说话。这是大量来稿中存在的一种“通病”,即用空洞的叙述和议论淹没事  相似文献   

12.
从军报扩版之日起,就有了啦事明理》专栏,到目前为止,共见报45期。这是一个不定期见报的栏目,它的用稿原则是:有好稿就用,没有好稿就不用,所有用稿几乎全部是自然来稿。有的通讯员对我说:“在这个栏目上篇稿可真难呀!”其实,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看选材如何。济南军区有位通讯员摸到了“门路”,一人就上了四、五篇稿子。从来稿情况看,大量来稿不能被采用,不是说稿件本身写得不好,而在于所选事例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不用析事即可明理,自然不会被采用。桥事明理——顾名思义,既要有可折之事,也要有可明之理,桥事…  相似文献   

13.
早晨八点钟。在局运输作战室“蹲点”的编辑给报社编辑部打来一个电话说:青堆子站、羊圈子站有三个扳道员创造了防止重大事故的先进经验,局党委很重视,应该马上见报。编辑部接到电话之后,作了研究,最后总编辑决定:“马上写消息、评论,还配发这几个扳道员的照片,明天见报!”“明天见报”,这在我们报社是常有的事,分头一突击,一般总可以完成得又快又好。这一次却有一个难题,因为青堆子站、羊圈子站离锦州一百多里  相似文献   

14.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15.
一名“生长在世代清高人家”的女子给一位报刊主编写信谈自己的遭际:自己从小接受严谨家教,后离家赴上海求学,在校中亦从不曾和男生说过话。现在离校许久,外出行走常有男子在旁献些殷勤、说些疯话。上周日她与一女士同去影戏院,坐她右边的一位西装少年又对她献起殷勤。散场后她坐人力车回寓,只听后面说“快跟牢前面一辆女子的车子”!说这话的自是西装少年,他还护送她回寓,且主动为她付了车钱。这让她十分不安,遂写信请教“要用什么法子才能免掉这种为难”?  相似文献   

16.
写稿先习字     
春节前,我乡石村有一位村民因喝酒过量而死亡。因为春节期间常有酗酒现象,这件事能为其他人敲起警钟。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请喝文明酒》,投给了一家报纸,谁知发表出来时,“一位村民”变成了“一位村长”。身体健  相似文献   

17.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  相似文献   

18.
一篇报道某飞行团政委做思想工作的稿子发出去一个多月了,既没刊登,也未退稿,引起了我们科里同志的一阵议论:有的说,这篇稿十有八九被扔到字纸篓里去了;有的说,这篇稿是经过“师傅”交了“学费”之后写成的,准是要采用,编  相似文献   

19.
我说:“我要骑单车穿越中国西部!”这是去年5月的事。人们似乎这才明白,我的小屋为什么象“战场指挥部”,墙上、床上到处是地图。不少人将信将疑,因为干这类事是男人们的“专利”。请示报告是在一个夜晚写好的。而这个愿望却萌发已久了。可以说,从“认识”斯诺和范长江的时候。后来,又“认识”了罗开富。  相似文献   

20.
以文出名的人常有被人认错的尴尬,吴锦才也未能幸免。 1993年的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学生,进门说找吴锦才。吴锦才说:“我就是。”女孩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和同学们很喜欢你的书,写得特别有深度,所以,我……以为…作者是个…老者。”屋里的人都笑了。对吴锦才来说,这已是司空见惯了。还是刚来新华社的那几年,或许是望文生义,以为有此名者定是读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