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学化和标准化是一切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文献分类工作也是如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文献分类工作是收藏单位各行其事,当时全国并行几个分类法,收藏单位见仁见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文献分类上不统一.这种状态客观上给文献开发和资源共享带来许多不便.进入7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认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措施,抽调有关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编制了<中国图书分类法>,于1974年出版了第一版,要求文献收藏单位使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至1999年已出版了第四版.又依此分类法形成了"期刊分类表",出版部门以此分类法对出版的图书进行在版编目.由于这一分类法的产生,使中国大陆对新产生的文献分类,在分类法上得到统一,使文献开发和资源共享有了很好的基础,文献的生产单位、收藏单位、使用单位都尝到了甜头,认识到了统一分类的好处.但是,在我国现存文献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文献在使用的分类法上没有统一,即古籍.  相似文献   

2.
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君立 《图书馆杂志》2001,20(12):8-9,16
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同时也研究分类标引技术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理论、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理论及编制实践、文献分类工作与文献分类标引方法,近期需要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任务:总结与研究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分类法发展道路/研究与具有方向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我国分类法近期与长期发展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加以实施;加强文献分类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颜色充当了一种文献分类的非常规手段。自先秦至清代,以颜色分类文献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官方文书制作、图书出版领域、文献收藏领域、套色印刷领域。颜色在文献分类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书”的区分、对“人”的区分、对“意”的象征;文献分类的层次包括基于文献单元的分类和基于知识单元的分类。古人以颜色分类文献,受到五色观与正色观念、等级秩序和礼仪制度、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对图书排架、政治生活、语言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了文献事业与社会大环境的交互作用。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4.
郑满庄 《图书馆杂志》2005,24(12):38-40,67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文献分类依据和大法,也是图书文献分类、序化、检索的一种应用性工具。“应用”是分类法的价值所在,一部分类法要保持它的应用性和生命力,就必须在立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赋与其动态性。随着当代学科的发展变化,边缘学科、交叉科学不断涌现,图书分类法的稳定性也受到冲击。因此客观上要求分类法适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和满足图书文献分类、检索的需要。作者曾经在《<资料法>第4版类目浅议》一文对该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是根据图书的学科知识内容或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图书资料的一种方法。在图书情报工作中,揭示图书资料知识内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类法,另一种是主题法。主题法主要是从具体事物、对象和问题的主题名称的角度来揭示图书资料的知识内容。而分类法则主要是从具体事物、对象和问题的学科性质出发,揭示图书资料的知识内容。当然,分类体系与主题系统并非是相互“绝缘”的,分类体系中有主题法的因素,主题系统中也有分类法的因素,二者所反映的都是文献的内容特征。特别是在当前,分类法与主题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图书分类法中有不少类目突破了学科的界限,按主题集中列类,将同一事物、同一对象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集中于某类目之下。但是,图书分类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来组织与揭示图书资料这个基本特征,仍然是不应改变的。在未来的岁月中,不论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何演变与拓展,不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何现代化,图书分类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作用与传统手工操作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图书分类永远是图书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组织分类排架和编制分类目录是图书分类的两个主要作用。●组织分类排架。任...  相似文献   

6.
图书分类法作为一种情报检索语言,既是分类标引的依据,也是组织分类目录、组织图书分类排架的依据,这要求分类法本身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旧版分类法使用时间越长,越觉得难以适应类分新文献的需要。新知识与分类法所设类目之间总有一段距离,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对分类法进行修订,这种距离会越拉越长,给类分图书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7.
文献分类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分类的原理、方法、规律和应用等问题,以方便人们按学科知识系统管理和利用文献的一门学科。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献分类法或是网络信息分类法,这两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在全球的迅速普及,给传统的医学文献分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医学文献分类法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杜威十进分类法》(DDC21版)医学类表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NLMC)在内容和媒介上都作了调整。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存在许多空白。本文试图对DDC21版医学类表和NLMC作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其特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现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的设想。全文大致分3个层次:首先,就现代医学科学对医学文献分类的影响和国内医学文献分类法的研究现状作简要叙述;然后,就文章的核心内容展开讨论,深入分析了DDC21版医学类表的体系结构、标记方法、列类标准、复分系统,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DDC21版的修订问题,并结合NLMC的整体类表情况,选取其特色类目与《中图法》医学类  相似文献   

9.
董明刚 《图书馆》1994,(5):39-40,23
37种新学科文献的分类标引董明刚当文献分类标引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分类法的类目体系未包括的新学科、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等文献时,会感到很棘手。因为要在一个庞大的类目体系中为新学科文献找出合适的类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定义了大众信息分类及其相关概念.认为文献分类法适合划分科学知识而不合适划分大众生活信息.文献分类法应该组织所有专业图书和部分教育图书,而对于大众图书和部分教育图书应该重新建立新的分类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都应该采用新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多范畴信息系统的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自动分类方法中的多范畴信息处理能力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范畴属性约简和复合相似度计算的多范畴信息自动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分类中引入决策属性,然后计算各范畴的决策类和广义决策类,获得多范畴分类属性的约简集族,并依此集族分别计算多范畴信息系统分类对象的复合相似度,依据复合相似度的计算结果对分类对象进行排序和标引,实现自动分类。此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多范畴不完备信息系统的自动分类问题,通过与Google自建系统的对比分析可知建立在此方法基础之上的多范畴信息分类系统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自动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以网易网和《中图法》为实例,从分类体系、分类标准、类名设置等方面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大规模运用,作为新兴数据采集方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图书馆的借阅管理系统已淘汰以人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借还图书模式,逐步采用完全依靠自助化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来完成图书借还管理服务。笔者针对RFID自助服务模式对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服务的冲击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西华大学图书馆为例重点探讨重构和完善数字化背景下一种切实可行的“学科顾问”馆员文献资源服务结构,以及落实“学科顾问”馆员制度的详细执行方案和配套的勤工助学(学生工)推进措施等视角,就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思路。旨在为提升和促进新型大学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化分类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化分类法不仅要能够适合传统文献的分类检索 ,也应能适应各种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分类和检索。它应借鉴搜索引擎构建多维的分类体系和多途径检索 ,吸收我国已有的信息分类编码成果 ,具有自动搜索、分析、标引和著录的智能性。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究如何分类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达到活态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一方面借鉴学界对非遗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分类法研究中相关类目的划分思路,从学科属性划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的二、三级类目;另一方面兼顾非遗数字采集规范,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国家级项目的信息描述进行分析与综合,构建类目复分表揭示该类非遗资源内容属性中所涉及的共性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期能够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的研究步骤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图书馆工作体系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信息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工作体系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分类原理的新的工作体系模式,即按照知识体系将图书馆工作划分为若干节点,在某一节点中完成相应知识体系的一切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流通、检索、咨询等工作。这一工作体系加强了工作人员同文献知识内容和读者的联系,有利于改进图书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信息检索系统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罗伯特对网站采用的用户体验评价方法以及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功能特征,拟定“医学文献数据库用户体验量表”,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医学专业学生对于PubMed、CBM的评分,并进行了分析,旨在比较“医学文献数据库用户体验量表”的客观性和PubMed、CBM在品牌、可用性、功能性、内容性方面的差异,提供一套医学文献数据库的评价方案,为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传统的关键词自动抽取将摘要看成一个整体,常以候选词的出现频次等非语义信息构建特征,并未考虑学术文献摘要中目的、方法、结论等各个结构功能语义蕴含的差异性。本文以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候选词所在的结构功能域对关键词抽取的影响和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将文献标题和摘要文本共分为4个结构功能域,在传统的词频、词长、词跨度等基准特征上,融合了基于BERT的语义特征和结构功能特征,并以不同的特征组合方式,使用图书情报领域的中文学术文献,基于分类模型进行关键词自动抽取实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结构功能特征后,关键词抽取效果整体提升了6.82%,证明了学术文献摘要结构功能的识别形成的结构功能特征对关键词抽取效果的提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概念向量空间的文档语义分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文档自动分类方法和目前语义分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概念向量空间的文档语义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字符匹配算法将原文档高维词向量空间中相互独立的词项匹配到描述本体概念的属性集合,进而映射成属性集合对应的本体概念,形成低维的、语义丰富的文档概念向量空间。采用目前非常流行的数据集“20Newsgroups”作为实验数据集,对基于概念向量空间的文档语义分类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文档语义分类方法与传统基于词向量空间的文档分类方法相比,能够极大地降低向量空间维度,提高文档分类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