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以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计量经济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实际,选择与各县经济发展有关的十项指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GIS可视化技术,通过建立一套测度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48个县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空间分布方面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发达县域和欠发达县域构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的主体,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的差异显著;(2)中原城市群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实力较高、实力提升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郑洛许三角地带”,内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半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它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影响着一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尚处雏形状态的黔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研究黔中城市群内各区域产业结构,借以促进城市群内各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整个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考察中原城市群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构成和分布,并运用SWOT理论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区域文化旅游的合作基础,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市场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4.
从城镇化水平与人均收入的模型,交通网络连接度与人均收入的对数关系模型出发,导出交通网络与城镇化水平的线性相关模型,揭示了城镇化过程与交通网络存在的因果关系.然后,以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公路里程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区域城镇化进程与交通网络的优化扩展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5.
张卫星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19-122
从城镇化水平与人均收入的模型,交通网络连接度与人均收入的对数关系模型出发,导出交通网络与城镇化水平的线性相关模型,揭示了城镇化过程与交通网络存在的因果关系.然后,以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公路里程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区域城镇化进程与交通网络的优化扩展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夏骥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6):136-139
中原崛起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快中原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五个统筹”的标准来衡量,在中原崛起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区域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复杂、资源环境压力沉重、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问题。加快中原崛起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河南农业的“四化”;壮大中原城市群,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持续不断的工业化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化战略,导致了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城市群的出现。我国中部地区,也正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该区域处于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东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具备城市群发展的一系列条件。中原城市群发展首选应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培养增长极,调整区划,实现中心城市跨区域扩张,增强产业牵引功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些进步也带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尤以各个区域的城镇化差异为主要体现。本文将从泰尔指数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来研究河北省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城镇化差异性,同时分析河北省各区域的城市化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航空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全球日益重要的航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通过“铁、公、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原经济区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作为核心增长极,推动中原经济区整体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促进中原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大发展;以航空港区与城市互动,促进中原城市群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对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都非常重要。中原城市群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结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建议提升中原城市群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终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理论,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测算了2001-2014年间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河南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地区和黄淮地区耦合协调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2.
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区域发展道路选择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内外条件,描述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四个阶段.由此得出,产业发展的驱动、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驱动、区域发展的需要及其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驱动是中原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指出了在中原城市群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城镇化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城镇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把其分为起步、波动发展、停滞、稳定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等五个阶段,并总结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积极变动正在成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显著,城镇化进程迅速、但城镇化水平不高等四个特征,从而深入地描述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原城市群市场化水平评价与一体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见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2):129-132
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密切相关.经济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要素的自由流动,其前提必然是经济市场化.目前,中原城市群的市场化水平偏低,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必须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打破区域壁垒,实现旅游产业一体化和建立经济一体化的政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发展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作用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提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应有中国特色,其关键是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最后文章分析了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中,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选取皖江城市带8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为样本,分别利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并最终借助于首位度理论和分形理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城市市区规模的分布隐含着更多的城市集聚,处于城市经济的持续爆发性增长阶段,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同时合肥作为首位城市的优势并不突出,双核中心的城市格局开始凸显,皖江城市带整体规划的推出有利于要素的集聚和重新整合,并基于此提出,做强大城市的同时发展中小城市、发挥皖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地位的突出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发展中部的重大举措,对于周边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作为长株潭"3+5"城市群之一员的娄底市面临着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早日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区域,娄底应该把握自身的能源城市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化程度;积极探索以物流业、旅游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新思路,并加大融入长株潭城市群的政策扶持力度,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是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高级产物,在集聚和扩散的共同作用下产生。随着地域、管理、体制等的不同,各个国家城市群发展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国外大城市群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核心驱动式和齐头并进式。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主要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城市分布密度低和长沙非首位城市等问题,因此其更适合走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并且在产业及交通发展方面要注重城乡统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