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它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强烈的艺术魅力,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与民族智慧,并流传千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正确地把握古诗文的内含,认真组织教学,对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笔者从事语  相似文献   

2.
只有让生命教育回归语文教学,才会还原语文教学本来的属性与价值,才会使语文课堂成为生命涌动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动态生成的而不是生硬灌输的灵动的课堂。由于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在彼此的情感交融与思维碰撞中体验生命的涌动中进行的,所以我们说这是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性回归。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让生命教育诗性的回归课堂呢?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好古诗文可以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文学素养。在古诗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古诗文课堂充满情趣,让诗情画意立体地呈现在课堂中,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让古诗文教学扎实而灵动。一、适时运用,创设情境,领会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它提出要给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一、扬情——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魂"情感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统编教材格外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打破传统认识,把信息技术(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人力资源和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古诗文课堂变成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文学欣赏课,使教材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在激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为儿童留下共同的文化记忆,形成小学古诗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型高效课堂。以《敕勒歌》为例,探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盘活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怎样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对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课堂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教学古诗,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背诵古典诗文,对于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大有益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文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中华古典文化的重要文学体裁。它讲究用词短小精悍,情感表达含蓄,结构凝练,极具画面美感。纵观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都吸收了很多古诗文佳作,是我国古诗文精品中的精品。由此可见,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高效的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提升其人文底蕴。中学语文教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古诗文的特点,开展古诗文专项教学。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中学生熟背古诗文,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增厚文学底蕴是大有裨益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必背古诗文50篇。然而古诗文语言凝练、流畅,朗读尚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背诵。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向大家  相似文献   

10.
杨厚军 《陕西教育》2011,(12):37-37
语文.它充满灵气.洋溢着诗般的气息。诗中画,画中诗.尽在语文的课堂中酝酿。诗意是生活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于永正老师说:“对语文教学要有情.上课要有情。”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语文美学的追求。是语文本色的回归。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意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只有把情感引入课堂,才能深入感悟文本的内涵。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情"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冰冷、僵硬,就会失去生命的底蕴。  相似文献   

12.
郭春华 《教师》2010,(23):71-71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加重了古诗文的选用比例,而学生面对古诗文大多感到为难,面对这一矛盾。笔者在教学古诗文时,注重了诵读的系统训练,通过反复诵读,诠释文本,让学生真正读进文本之中,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汉字与其他国家的文字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拥着丰富的情感,能从字里行间里流淌出作者的感情来。而新课标呼唤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诗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古诗文艺术的魅力,来自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者的辛勤汇总和艺术实践。作为文学的一种载体,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古诗除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外,还在润物细无声地转变学生的艺术思想,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艺术审美力等方面起着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殊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古诗教学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处理文本解读与古诗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汉字与其他国家的文字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拥着丰富的情感,能从字里行间里流淌出作者的感情来。而新课标呼唤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虽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加重了古诗文的选用比例,而学生面对古诗文大多感到为难,面对这一矛盾,笔者在教学古诗文时,注重了诵读的系统训练,通过反复诵读,诠释文本,让学生真正读进文本之中,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共出现16次。因此“生态体验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它将师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之中,感受、理解和领悟生态之运作规律.经历内心感悟的过程与状态。它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了,焕发出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使课堂成为动态的、生态的、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课程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语文体验的过程。那么,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态体验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总是那么古色古香、纯朴典雅。学习古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潜在的气质,培养高雅而脱俗的审美观。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年的我,通过多次外出学习,总结平时古文教学后,我认为古诗文的教学应通过营造浓厚的古诗文氛围,优化古诗文课堂教学,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在实践中巩固,使学生热爱古诗文,深刻领会古诗文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选入语文课本的古诗更是诗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它是诗人的生活体验、情感蓄积、志向抒写。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古诗条分缕析、庖丁解牛,而应该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受到美的熏陶。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呢?一、了解作者,在作品背景处激发情感要深刻地理解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多数诗词内容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