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创作,这部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是丰富而饱满的,音乐创造是极其成功的,其中蕴含的真实主义思想也是很有特色的。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丰富,艺术震撼力很强,是作者一生最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人物形象塑造是歌剧艺术的核心。歌剧《洪湖赤卫队》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朴素又崇高的女英雄韩英,在我国歌剧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分析了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形象塑造的成功感人之处,并对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唐璜》这部歌剧应该是其艺术水准的顶峰之作,"众多行家将其视为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歌剧",~[1]莫扎特在这部歌剧的创作中使音乐与戏剧高度紧密结合体现了其高度的艺术造诣,本文针对于歌剧《唐·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乐曲分析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其音乐分析和戏剧中人物个性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更加深度的了解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姐>是民族歌剧的经典剧目.本文对"江姐"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充分理解和高度概括,为如何塑造角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歌剧表演当中,声乐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拟从声乐的角度来探寻如何塑造角色,从而进一步挖掘声音的内涵,帮助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处理好作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现人物的...  相似文献   

5.
歌剧中的歌唱与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歌剧的整体音乐风格等紧密相关,承担着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氛围等重要功能。分析歌剧《原野》音乐创作特点,探讨该剧金子唱段的戏剧功能及其演唱处理,启示演唱者把技巧处理与情感处理有机结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完美演绎人物角色与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6.
《卡门》标志着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代表着比才音乐创作的毕生努力和探索,是他创作成就的最高峰,也是法国歌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目前世界上演出率最高的歌剧。这部作品的最伟大艺术价值在于为歌剧舞台留下了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上对现实主义倾向大胆的迫求,震动了法国。  相似文献   

7.
歌剧<托斯卡>中女性人物有着美若天仙、多疑善妒、思想单纯、用情专一和命运坎坷等特点,具有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共性.咏叹调将托斯卡内心的极度矛盾和求告无门的绝望作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具有强烈的戏剧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真实主义创作角度出发,以抒情和浪漫气质的音乐,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歌剧《党的儿女》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是目前国内舞台经常演出的中国经典歌剧选曲之一。文章以歌剧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的创作特点为中心,将创作和演唱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对曲式创作特点、塑造的人物形象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卢博希 《文教资料》2011,(31):13-15
本文从话剧《屈原》入手,详细介绍了剧中婵娟这一人物形象的由来及品格特征,通过展开歌剧《屈原》和话剧原著在整体结构和细节安排上的对比,从而得出对歌剧中婵娟艺术形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雷秀莲 《文教资料》2011,(23):14-15
本文分析了男性主义视角下子君的人物形象,两性间的不平等使涓生无法真正认识和发现子君的“美”。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子君,还原其真正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擅长运用各种重唱形式来展开复杂的戏剧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音调来塑造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歌剧《唐.璜》的分析,揭示莫扎特音乐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歌剧《女人心》中剧情的变化,人物的性格,从钢琴伴奏的角度分析和总结出钢琴作为一种伴奏形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的同名歌剧,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用西洋歌剧创作手法创作的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实验性作品.歌剧<伤逝>与小说<伤逝>在结构上均可用奏鸣曲式的音乐结构来诠释,其音乐的陈述与小说的叙事方式相吻合,在爱情主题的描绘中,抓住了小说中的"紫藤花"这一物象特征,进行了音乐主题创作.文章旨在将歌剧<伤逝>与小说<伤逝>进行对比,发掘二者的共性,从而达到细致而完整地演绎歌剧女主人公子君的形象;同时能更好地理解整部作品,把握其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部经典之作,其诙谐幽默的剧情,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悦耳动听的唱段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的笔者通过自身饰演《蝙蝠》中律师布兰德一角的亲身体验,结合这个角色在歌剧中的作用,浅谈一下笔者对律师布兰德这个角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法国歌剧《维特》是以描写一位女性形象来进行分析的,夏绿蒂这一人物形象在歌剧中起到重要作用。作曲家马斯内能够抓住人物的内心情感,使音乐线条起伏扣人心弦,给人一种震撼的满足感和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拓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新里程。  相似文献   

17.
歌剧是一门以歌唱艺术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因此,歌剧的演唱有着特定的要求。中国民族歌剧的演唱表演,有着与西方歌剧不同的要求,这是体裁特征及特有的音乐语言所决定的。演唱者必须对体裁、剧目、剧情、角色以及各种表现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入分析,才能准确恰当地塑造人物形象,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笔者通过对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田玉梅唱段的演唱与表演为例,讨论一名演员在演唱歌剧唱段时应该必备的条件和要求以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8.
《蝴蝶夫人》这部歌剧既是普契尼的代表作,也是真实主义发展的巅峰作品。本文以剧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为研究对象,剖析各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各主要人物戏剧形象,把握情节和人物间的脉络,展现巧巧桑悲剧形象的全过程,从而为歌剧演员饰演巧巧桑及其他人物提供一定的心理路径和演唱基调。  相似文献   

19.
歌剧《山村女教师》主要讲述了支教贫困山区的女教师杨彩虹,为教育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这部《山村女教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郝维亚应邀为国家大剧院开幕两周年的精心打造的一部献礼剧目,并由著名作家刘恒先生担纲编剧的一部三幕歌剧。本论文梳理了中国民族歌剧女性人物形象的演变,着重对杨彩虹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主要唱段进行了分析。最后揭示了歌剧《山村女教师》对我国的民族歌剧发展启示以及它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一、欣赏歌剧唱段《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洪湖水浪打浪》等唱段,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理解争取和平和自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对比欣赏外国歌剧《卡门》的有关选段,在感受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震撼力的同时,了解音乐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增进欣赏歌剧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