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就要重视《大学语文》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尽管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于大学语文教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但如何寻求适合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大问题。为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和文化知识水平,《大学语文》的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将根据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实际谈谈《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育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当前教育现状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语文》,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闪烁着哲理与智慧的光芒,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是高校公共文化课,人文素质教育主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大学语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精神素质有效而可行的课程。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集中体现其精髓的大学语文作品涵盖了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亲情、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精神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功能与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相适应。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新的教学模式日益发展,这将有利于研究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理论模式。因此,以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为核心,分析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加强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建设,为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以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高职《大学语文》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为立足点,积极探索新形势新环境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讨论了新时期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证了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大学语文教育饱受争议,但由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频繁发生。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帮助国人重寻心灵的宁静,构建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期待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其可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其丰富的人文内蕴、情感价值和审美趣味而承担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功能,从而培养大学生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既是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我提升的内在需要。以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从教材所选的作品,到教材编写的体系,都体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特别重视学生的智能素质,却时常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亟待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在培养学生情操、人格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各高校对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还未给予足够重视。为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工作,各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在课程设置、教师选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订等方面加强工作,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组织工作,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能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部建议把大学语文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的缺失,但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恐难以吸引大学生,满足不了他们真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只有转变教育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欢迎的课程,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新一代大学生富有文化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困境,存在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不具现实意义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现代语文》2014,(2):35-3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大力倡导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各高校相继恢复开设。此后30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和发展中国社会时代精神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汉语热”、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中文危机与母语安全的担忧、大学生汉语文能力下降等问题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思考。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语文课程日益受到各高校重视,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何把提升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开好、讲好,如何增强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学理性、系统性的认识,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语文研究界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新一代大学生富有文化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困境,存在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不具现实意义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十分有益于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宝库,学习和欣赏我国优秀文学珍品、提高语文水平、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汲取我民族固有的崇高而丰富的精神文明财富,以充实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大学语文》的教学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教育是决定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通过以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析广西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文学为名,旨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美育的熏陶感染,注重地域性背景下人文素质美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美好情感,增强本土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我国理工类大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由于不少院校的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 ,以致此门课程至今在不少高校尚未明确定为公共课 ,开与不开很随意 ,课时无规定 ,师资无保障 ,最终导致有半数左右的理工类的高校此门课程尚未开设或开设不全。理工类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十分必要 ,理由分别是 :语文乃百科之母 ;《大学语文》的开设有助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理工类的学生尤其应加强语文学习。加强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 ,领导必须端正认识 ;所有相关人员要达成正确的共识 ;课程设置必须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