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铜蓝蛋白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规律,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跑台作为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并对大鼠进行营养干预,对其血清、组织中的铜蓝蛋白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营养补剂的干预显降低了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提高了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表明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对提高大鼠铁贮备和维持大鼠铁代谢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腓肠肌铁贮量、铁转运蛋白表达及NO(nitricoxide)含量的影响,阐明运动中NO对骨骼肌铁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适度运动组(MG)、运动性低血色素组(SG).于运动5周后取材,测定腓肠肌、肝脏及骨髓铁含量,血清及肌组织NO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腓肠肌铁转运相关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TfR1)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变化.结果:适度运动组大鼠腓肠肌铁含量和NO含量均比对照组升高(P<0.01),运动性低血色素组血清NO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适度运动组;运动性低血色素组骨髓铁贮量急剧下降,肝铁变化不明显;一定范围内,大鼠腓肠肌铁含量与NO含量线性相关(r=0.81,P<0.01);与对照组相比,适度运动组和运动性低血色素组大鼠腓肠肌DMT1(IRE)、TfR1表达增加,FPN1减少(P<0.05),而DMTI(non-IRE)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腓肠肌细胞膜上向细胞内转运铁的TfR1和DMT1(IRE)蛋白表达增加,而向细胞外转运铁的FPN1表达降低,增加腓肠肌铁含量.运动中腓肠肌的铁代谢可能受到NO调控.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则会引发机体铁代谢紊乱,可能与过量NO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时大鼠炎症反应及肝脏分泌的铁调素蛋白hepdain 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hepcjdin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铁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18只雄性Wt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 exercise group,MG)和运动性低血色素组(Sports hypochrosis group,SG),5周不同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PCR)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hepcidin mRNA表达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IJSA)检测血清IL-6及铜蓝蛋白(CP)的含量.结果:1)运动性低血色素组大鼠hepcidin mRNA表达和血清IL-6及C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适度运动组(P<0.01).2)适度运动组大鼠hepcidin mRNA比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IL-6及C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引起大鼠炎症反应增强,导致肝hepcidin表达增加,负反馈调节机体肠铁吸收,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股骨ER蛋白、ER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出现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现象,以模拟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女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闭经病理现象,观察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股骨ER蛋白、ERmRNA的变化。采用放免测定血清雌激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股骨ER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定股骨E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股骨ER蛋白的表达升高,股骨ER 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10周大强度跑台运动从转录后水平影响了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股骨ER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田野  赵杰修  曹建民  金丽  满君 《体育科学》2004,24(1):20-23,43
为了探讨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本实验通过对 Wistar大鼠实施递增负荷跑台运动 ,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 ,观察了“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血象和血清EPO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补充复合剂后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数目 (RBC)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显著升高 (P<0 .0 5 ) ,而血清 EPO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结果提示 ,“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大鼠的运动性贫血 ,其作用机制并非提高血清 EPO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6.
由运动引起的循环血中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或红细胞内血色素(或称血红蛋白,hh)不足称为运动性低色素,严重时会发展成运动性贫血。hh常用做为运动性低色素或运动性贫血的简易诊断指标。我国成年男运动员hh小于12g/dl,女运动员小于10.5g/dl,男女少儿运动员(小于14岁)hh小于12g/dl即诊断为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仅仅不贫血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安静组(A组)、运动即刻组(B组)、运动后60min组(C组)、运动+电针1组(D组)、运动+电针2组(E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D组和E组分别采用2/15Hz、2/100Hz不同针刺频率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酮、睾酮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安静组比较,其余各组皮质酮(C)均明显升高,睾酮(T)显著降低,血清T/c比值具有显著性(P〈0.05);与单纯运动C组比较,电针干预组血清MDA均降低,SOD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干预组组间比较,运动+电针1组(D组)较运动+电针2组(E组)血清MDA降低,SOD升高,其中血清SO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防治运动性疲劳。不同频率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效应不同,2/15Hz频率针刺效果优于2/100Hz频率针刺。  相似文献   

8.
补充大豆多肽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莉  王启荣  毕秋芸 《体育科学》2006,26(12):36-41
通过观察5周的运动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运动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同功醇活性变化的影响,观察大鼠在训练结束后恢复的不同时间内,大鼠血清酶CK和CK同功酶(CK-MM)的活性变化。研究发现,补充大豆多肽能降低运动后血清CK、CK-MM活性。提示:补充大豆多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发生和促进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训练和比赛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的状态。根据国内外多年来对运动性贫血的研究报道,从运动导致血浆容量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蛋白质供给不足,缺铁、缺铜及血清睾酮浓度下降等方面综述了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0.
观察24 d的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上海优秀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液指标的影响及在此期间的机能状态变化特点,以及HiHiLo结束后各指标的保持情况。方法:以12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4 d的HiHiLo实验(模拟海拔高度2 500~3 200 m)。实验前一周、HiHiLo期间3周对运动员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在HiHiLo结束后进行为期3周的跟踪测试,观察测试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开始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持续升高,并在实验3周后达到最高值,较实验前分别升高7.7%、5%,其中RBC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比容(Hct)低氧3周后升高5.3%,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显著,HiHiLo结束后无变化,与实验前水平基本一致。(2)HiHiLo结束后,RBC、Hb、Hct都呈下降趋势,在实验结束3周后分别降低5%、3.4%、3.5%(P>0.05)。(3)24 d 的HiHiLo期间Hb和RBC的变化与血清睾酮(T)和血清睾酮/皮质醇(T/C)的变化并不一致,但各项机能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结论:为期24 d的HiHiLo(2 500~3 200 m)提高了上海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运动员在适应期(2 500 m)机能状态反应良好。在HiHiLo期间采用机能状态指标进行实时机能监控有助于合理调整运动和低氧负荷。  相似文献   

11.
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对湖北省参加2004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论表明:通过对赛前血色素、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观察,其能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安静时血乳酸值对周训练后运动员机能水平变化的反映不灵敏,运动后血乳酸值可反映赛前训练对抗强度及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低钾血症是指剧烈运动后出现的低血钾症,是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病症。文章参考大量相关文献,运用文献综述法,从钾在人体中的生理机制、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运动性低钾血症的可能机制和治疗方面,对大学生运动性低钾血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旨在对运动性低钾血症深刻理解,为预防运动性低钾血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中药益气养阴补肾方剂对运动训练导致的低血睾酮的作用,将4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训练补充丙酸睾酮组与训练补充中药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益气养阴补肾方剂可明显改善运动训练导致雄性大鼠低血睾酮水平,其机制可能是益气养阴补肾方剂通过提高血清 LH 水平刺激睾丸间质细胞进而增加了睾丸组织中睾酮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C)、疲劳组(F)和力竭组(E)。训练过程中,观察记录大鼠每天的行为学特征,训练结束后,取胃对实验大鼠的胃窦部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和光镜观察,并且计算溃疡指数;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胃组织中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结果:疲劳组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与安静组无显著差别,力竭组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大鼠胃组织中的PLA2活性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升高.结论:疲劳性运动对胃组织形态结构影响不大,不会诱发运动应激性溃疡,力竭性运动使胃肠道出现病理性变化,即形成溃疡,可能与PLA2介导的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与老年女性太极拳运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的老年女性血清一氧化氮 (NO)活性进行测定 ,同时参考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比值HDL C/TC等 )指标 ,结果表明 :1)血脂指标及精神状态、记忆能力等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2 )机体内的NO含量增多 ,其健身机制可能是通过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负荷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东省跆拳道队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就不同负荷训练实验,探讨对跆拳道运动员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结合其他血清指标CK、CK-MB、LDH、BUN的变化的影响,探索血清NOS、NO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强度训练后,均可作为评价运动训练水平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可用血清NOS、NO指标代替CK、CK-MB、BUN等指标来评价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8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60~95g),随机抽取10只作为普通膳食对照组(C),喂养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0只喂养高脂膳食,7周后建立肥胖大鼠模型16只,再随机分为2组:肥胖非运动组(Ob,n=8)和肥胖运动组(Ob-E,n=8)。8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血脂、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结果:肥胖不运动组(Ob组)大鼠体重、腹内脂肪总量、脂体比、血清TG、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C组;肥胖运动组(Ob-E组)大鼠腹内脂肪总量、脂体比、血清TG、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相比Ob组显著降低。结论:8周有氧跑台运动明显降低了高脂饮食肥胖大鼠的腹部脂肪含量,改善了血脂水平及明显降低腹内脂肪组织perilipin A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8.
吴嵽  陆耀飞 《体育科学》2011,31(2):64-69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观察机械生长因子(MGF)对于骨骼肌卫星细胞(SC)的激活作用及促进其增殖的量效关系,探讨MGF对SC在细胞水平的调节机制,为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代SC取自4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的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使用不同浓度的MGF干预第三代细胞后测定增殖效果。血清饥饿后通过MGF和DMEM干预骨骼肌卫星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所处细胞周期,判断激活情况。结果:干预48h后,25ng/ml组、50ng/ml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0ng/ml组、200ng/m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96h后25ng/ml组、50ng/ml组、100ng/ml组、200ng/ml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25ng/mlMGF干预G0期的SC24h后MGF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GF可以促进SC增殖;MGF可以激活4周龄SD大鼠的G期SC。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训练、比赛以及集训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机体内睾酮和肌酸肌酶的变化幅度最大,可以作为足球比赛训练的监控指标;在整个足球主客场的比赛期间,运动员机能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比赛期间运动员会出现机体机能的低潮期,需要教练员注意观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运动员出现竞技状态的变化;在国家队集训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肌酸激酶、睾酮、血尿素离散程度较大;集训后国家队男子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肌酸肌酶均值明显高于集训前。  相似文献   

20.
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8名男散手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连续采血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血乳酸是反映散手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色素是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及贫血的生理指标;血尿素和肌酸激酶是监控运动员运动负荷的生化指标;血清睾酮是反映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和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