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人们都提“语文素质”、“语文能力”,2000年修订试用版《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及“语文素养”,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则改“语文素质”、“语文能力”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据统计,在该文件不足5000字的文本中,“语文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理念,反复出现,频率达10次之多。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目前课程与教学严重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新近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关于“语文素养”提到很多,如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从以上我们可知“语文课标”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新要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并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于是,"语文素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素养"这个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语文素养"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但是人们对这个  相似文献   

5.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而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人文性、语文实践、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渐次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热点话语。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所必需的条件。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目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唐育红 《成才之路》2013,(23):50-50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素养是一个重要概念,("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语文教学基本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熏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即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于冰 《语文天地》2010,(9):70-7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则是特指语文方面的素养。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1)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2)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3)文学的审美能力;(4)较宽的文化视野;(5)完整表达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反复强调了“语文素养”。具体到语文教学,把语文素养确定为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语文自主性学习由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正式成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意义时,  相似文献   

13.
如果要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那么 ,笔者的回答就是题目上的一句话 :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展开来说。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 ,可见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这个解释列举了“语文素养”的外延,也就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这么一段话:“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际展开。”据此,刘真福先生在《谈“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中认为应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三个方面,用这三个方面来统摄所列举的各个具体内容,这样才较为全面、稳妥。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属于知识和能力范畴;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属于过程和方法范畴;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都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中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运用三个“语文学习本”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汪燕宏 《小学语文》2007,(12):33-3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就以这一评价新要求为理论依据,致力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考试命题改革,并以命题新思路为指向,研究复习新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  相似文献   

18.
史雏 《陕西教育》2004,(10):43-43
《语文教学大纲》被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可以说,是基础教育改革向前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从根本上树立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深刻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是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的基础。 一、“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素养和能力到底有没有区别?我认为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苔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实施建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董军 《考试周刊》2012,(6):47-4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谈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阅读面。为一至六年级学生配套的《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江苏实验版).正是一套配合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适合不同水平学生探究性学习需要的理想读物。《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的选编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内容,它是语文教材的延伸,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理念,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