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幽默是人类的特产,是人类智慧的灵光,对幽默的摄入量和释放量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幽默,我们的生活更需要幽默。本文探讨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幽默”的关系以及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实现“幽默”的问题。既阐述了幽默是节目主持人的“气质”,也探索了节目主持人幽默的实现方式,还揭示了影响节目主持人幽默实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叶平华 《文教资料》2008,(34):120-121
幽默是个性化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中的幽默教学,是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恰当时机,运用合理的幽默方式,开展幽默教学,课堂上就会有笑声,教学也就更增添了艺术魅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有了欢快的情趣.这样,就优化了教书育人的环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幽默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能力,它能使人消除疲惫,感觉轻松.课堂上使用幽默的手段和语言,能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可一旦幽默有悖于教学规律,背离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形成了"负幽默",将会对课堂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就得不偿失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对幽默不协调理论作一综合性阐述,旨在加深读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对幽默语言生成机制的认识,从而在生活与学习中更好地欣赏与理解幽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幽默分析的不同理论和观点,然后以“关联-整合模型”为基础,将“最佳新奇假设”和“V-N理论”结合起来,进一步考察了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机制。文章指出:受话人同时感受到幽默言语中的“惯常性”、“违反性”和“最佳新奇”是言语幽默效果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论语》半月刊在林语堂等人的努力下大力提倡幽默文化。其将中西幽默文化融于一体,试图构建本土化的幽默文化。这一方面是在政治高压环境中寻求表达批判性政见的安全渠道,另一方面又是在乱世中创造宣泄人生苦闷的娱乐场域。《论语》半月刊提倡的"幽默"在社会上一度引起了热烈的追捧,也招致了严厉的批评。这正反映出传统文人在国难深重、革命盛行的时代,向现代文人转变的尴尬和阵痛。该刊提倡幽默文化,既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国时期城市社会文化的曲折进展。  相似文献   

7.
曾先林 《教书育人》2009,(12):47-47
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睿智、深刻。许多文学大师同时也是幽默大师,他们笔下的许多幽默作品让人历久弥新,永驻心头。如伏尔泰的《老实人》、果戈理的《钦差大臣》、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离婚》等。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中,如能引入幽默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一种机智的、风趣的色彩,无疑会极大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幽默在教学语言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效:幽默中有温馨,有欢乐,有鼓舞;幽默催人奋发,使人振作,给人力量.教师应善于将幽默引入课堂,利用幽默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9.
面试时,不少人都会因为紧张而表现不佳,以致与所求职位失之交臂.有没有想过用幽默来调节一下气氛?幽默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荆,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时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主持人幽默口语是主持人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幽默口语的生成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角度看,幽默口语主要是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打油诗”有着它独特的讽刺性和幽默性,充满了智慧,展示了平民的睿智和幽默。无独有偶,在日本文学里出现了“狂诗”,其风格特征与中国“打油诗”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人类的高级智慧,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能够化难为易,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欢笑,带来想象和启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当、合理地巧用成语,、借用诗词、漫画等方式展现幽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等作用。文章探讨了"幽默"的运用形式,阐述了"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幽默"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1.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humor The English word"humor"came from Latin originally which was used to refer to"wet"and"fluid"After a series of evolution,it finally evolved into the word used in daily life in the16th century.Then it was used to describe a kind of people who are humorous,funny and clever.Humor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based on language.There are  相似文献   

14.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幽默是相声的生命线。本文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相声《小偷公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幽默在相声中的生成和理解,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解读和欣赏相声作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关联理论对幽默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有助于相声作品的解读和欣赏。  相似文献   

15.
“优势生存”与“优质生存”分别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主体对生命历程和样式的一种诠释和表达,“优势生存”伴随着人的历史发展外化为人的一种生活态势、生存理念或是人的一种价值追求,但它不应是人之生存的归宿,因为优势生存只是人发展的一种跳板或动力,只是人生命展开中的一个凭借,而“优质生存”则体现了对自我的一种反思与感悟,对自然与社会所持心态的和谐,以及对待他者所拥有的那份理解与宽容,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多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辟蹊径,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7.
黑色幽默文学通常被等同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其实它超越创作体裁、国界和时代的限制,体现的是一种处世态度。狄金森的幽默常常与荒诞感相结合,产生了黑色幽默。狄金森的黑色幽默巧妙地揭露了鲜为人思的人生荒谬面,体现了她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8.
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T)和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IT)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语用方面的解读。并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以期在RT和CIT互补的视角下,对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哨棒”作为人们出行时的壮行工具,今人多有误解,对“哨棒”的解释也各不相同。造成误解的原因,盖因受“哨”字字义影响及对《水浒》研究不深入所致。“哨棒”不是能够发声的木棒,它只是“人们出行时用于防身的短棒而已”。  相似文献   

20.
言语幽默的来源已久,但对于幽默概念的界定却复杂多样。综合中西方的观点,幽默可以定义为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包括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引人发笑的作品。随着幽默在人们生活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解读幽默的运行机制便是本文的主要任务。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BT),对于言语的生成和运行有很强的阐释力,基于输入空间要素的相似性,基于文本与背景知识的不协调性,基于语义动态建构的曲折性,以及基于幽默语境的动态建构性去具体分析英语言语幽默的运行机制,以期读者更容易理解英语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