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论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私塾语文教育和外语教学给中学语文教学的启发着眼,阐述了背诵对于学习语文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并着重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及倡导学生背诵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潘菽《教育心理学》第241页)因此,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背诵,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加大了课文背诵的份量。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背诵才能做到科学、高效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正式接触语文的开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模式,否则可能会误导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是需要背诵的,而小学生初步接触语文,他们最难接受的就是这一部分。合理引导学生背诵,把背诵的内容作为一种乐趣让学生们去接受,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汤城乡 《语文天地》2015,(11):88-89
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多样的,体现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多个方面。背诵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吸收大量词汇、句型、语法、语言等知识的高效方法,当知识量积累足够后,就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标。同时,语文素养的建立必须依靠背诵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识记、理解、反思,才能逐渐形成。可见,深入研究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对语文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减负”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对语文教学大多都是老师们不厌其烦的逐字逐句讲解,而学生则是机械式的被接受,在老师的"大棒"政策下,学生无非选择机械式背诵,对语文的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这种教学编排忽视了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亦即新课程改革中所涉猎所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多维化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动向,发掘学生潜在的语文潜质,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育的生动性必不可少,这样方可充分体现新课标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曾锐 《广西教育》2008,(9):33-34
文章针对把背诵等同于死记硬背的错误认识,援引语文学习成功者的经验,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学习理论,对语文学习中的背诵进行再认识,提高背诵对增长学生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和语文能力起着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诵,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开发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良好作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方法始终没能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关于背诵的重要性潘菽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背诵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语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一、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扭转了过去片面强调双基的倾向,大力加强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新教材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的学习方式,更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背诵古文在语文中更是占有很高的地位,学生加强自己的背诵能力,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文学情操,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培养自身对于语言的语感,也能在提高自己对于古文的理解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下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古文背诵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占有突出位置,它对于促进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积累语言,提高理解、表达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使之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小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背诵,因此每一册小学语文教材都安排有一定量的背诵任务。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需背诵的篇目,无不是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优秀作品。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勤于背诵,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害怕背诵课文,背诵已成为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背诵对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要学习一门语言,就离不开背诵.对于背诵的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背诵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虽说现代教育已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大量地死记硬背,但是,适量的背诵还是必需的,尤其对语文这门功课而言.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背诵在这四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背诵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比喻听和说,孩子从"咿呀"学语到独立运用语言,就是一个从"听话"到"背话"再到说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背话"是其中的桥梁.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少不了背诵.背诵有助于培养语感,人们只有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许多语句烂熟于心后,对语言才会有着极度的敏感.如果离开了背诵,空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往往在背诵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领悟,随着阅历的增加,也会加深对原先背诵过的诗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语言类的学科,对于大家的生活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使人们认识到背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诵是古代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一定分值的背诵测试,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至少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教师与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背诵在语文学习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有神韵的,然而当下的语文教育用解析代替了学生对语文神韵的体会。经典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素材,返璞归真的语文教育需要重构语文教育的框架,即教师以自己的阅读和背诵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这远比传递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熟记教材 ,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 ,背诵对于巩固字词 ,加深理解课文 ,提高读写能力 ,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潘菽《教育心理学》第 2 4 1页 )因此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背诵 ,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规律 ,加大了课文背诵的份量 ,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背诵才能做到科学、高效呢 ?第一要坚持三项原则1.理解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因此 ,对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师先要通过生动透辟的讲解 ,帮助学生理…  相似文献   

15.
背诵是让学生熟悉掌握语文教材的最基础的方法。学生只有加强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和熟悉才能背诵下来需要背诵的语文知识。背诵还有利于学生积累和储存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他们语文方面的智力得到成长。小学生在不断背诵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传承其中的文化,并进行发扬。另外老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语文背诵范围,也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背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背诵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教师对于背诵教学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除此之外,学生觉得背诵是一件苦闷之事。本文通过对趣味性背诵教学的作用与意义以及促进趣味性背诵教学的有效策略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将趣味融入背诵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17.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时至今日.仍是强化学生知识积累、发展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内地西藏班学生大都感觉语文背诵很难.而语文老师又认为背诵是学生自己的事,不重视学生背诵心理的研究和背诵方法的指导,从而使语文背诵成为内地西藏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沈丽娟 《师道》2016,(4):29-30
背诵,自古有之,被誉为语文教学的"千古真经",是学习语文最实在最有效的策略。可是,曾几何时,背诵在课堂中已没有了它的容身之处,它被视为一项家庭作业孤零零地抛向家庭。学生只好在家里像嚼蜡一样背诵,收效甚微,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记诵者,学问之舟也。"在语文学习中背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背诵效率呢?下面以二年级的课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和目标的确立,赋予徘徊在语文教育边缘的内容以合法的地位,更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语文素养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比语文能力更广泛,也超越了人们对“语文素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有: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教育的历史上,“死记硬背”一直名声不好,一直是教育界改革人士批判的对象,认为“死记硬背”窒息了教育的生机,扼杀了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死记硬背”真的是教育的误区吗?看起来似乎很是,但事实上,这种看法是一个更大的误区。“死记硬背”是教育的起点和开端。事实上,学生时代的开始就是“死记硬背”的开始。没有“死记硬背”我们就不能识字,识字是基本和最初的“死记硬背”。语文中古典诗文的背诵,现代美文的背诵,靠的就是“死记硬背”。有的教育家认为,语文就是“死记硬背”,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