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雪莲 《上海教育》2014,(25):86-86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都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然而在课堂上,学生朗读虽然声音响亮,但经常像小和尚念经似的总是一个语调,毫无吟诵之法。如何进一步还古诗词课堂的语文味?逐步解决古诗词教学言文分离的尴尬处境?我认为,美读是很好的教学抓手。  相似文献   

2.
吟诵是探究古诗词格调韵律、挖掘古诗词文化底蕴、体验古诗词意境之美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多数学生难以掌握吟诵技巧,吟诵时,气息的支配、声调的转换、情感的运用往往与古诗词的形式美、韵律美、意境美相背离,以致古诗词吟诵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作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轻松、愉悦的吟诵氛围,使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所突破,而且也收录了很多创新性作品,但其自身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吟诵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在高中语文尤其是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古诗词吟诵,应当始终贯穿于整个古诗词教学全过程之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书声悠扬,古诗词吟诵之声不绝。吟诵与朗读、背诵存在较大差异,应比朗诵有腔调、有急缓、有抑扬。本文将对古诗词教  相似文献   

4.
牛晓丽 《学周刊C版》2023,(13):118-120
古诗词吟诵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古诗词吟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能使学生深入感知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美。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实施意义,从创设多媒体情境、指导依字行腔、渗透吟诵技巧以及组织小组吟诵四个方面论述古诗词吟诵教学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士来带有力参考,从而增强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汉语文本体即汉语言文字的音乐美不仅存在,而且具有音韵美、节奏美、旋律美等特征。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发音、朗读、吟诵等训练,以实现学生对汉语言音乐美的精确把握与深切感受。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体现美育理念,启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适当引入课外古诗词,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开展诗词诵读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锤炼之美、创造之美.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  相似文献   

7.
白雪宗 《家长》2023,(11):165-167
<正>目前,由于时代的发展,古诗词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能运用到古诗词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古诗词逐渐变成了一个应试内容。面对这种情况,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观念,引导学生重视古诗词的学习,而吟诵作为一种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方法,不仅节奏明朗、韵律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腔调多变,教师可以将古诗词吟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学习诗词,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和重视。一、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现状剖析古诗词具有字数少、意境美、含义深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吟诵教学简介何为吟诵?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中国人两千年来传承古典文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汉语诗词文赋大部分使用吟诵方式创作的。根据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吟诵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吟诵既不是朗读,也不是唱歌,它介于朗读与唱歌之间。吟诵需要依循古诗词的音韵、节奏,结合自己的理解,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将古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内容表现出来。吟诵是一个细嚼慢咽、不断回味、且在其中伴有自己领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经典诗文具有的文学价值及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毋庸置疑的。吟诵古诗词,可以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吟诵课教学可以从导入开始,通过音乐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其次,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平仄,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最后,通过吟唱,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0.
在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巾,诗词吟诵一直是诗词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人在创作古诗词的时候,讲究“刻镂声律”,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反复吟咏,以求声韵和谐,音义相通,一气呵成。但是,在当今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古诗词语言本身的形式美感和文本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对于诗词吟诵还停留在朗读至多是有感情的朗读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