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训练学的历史发展及学科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运动训练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依据典型事件和发展的速度,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历史分成四个阶段: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的起源及形成阶段;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和完善阶段;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结合实践,作者指出了目前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参考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走访调查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王水琪教练在优秀投掷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学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运动员的选材和基础阶段的"三化"训练是这个阶段训练学的主要特征,对投掷运动员的选材和基础阶段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样本.  相似文献   

3.
后备力量训练包括初学者和经过一定训练的运动员的训练。这一训练应从尽可能小的年龄开始,是一个自成段落的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过程中,根据训练学的要求,训练的重点对初学者来说是从  相似文献   

4.
从范式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得出以下结论:运动训练学理论范式包含的6个维度,即理论框架、历史背景、研究取向、实践成果、代表人物、学术传统.通过对出版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专著、运动训练学教研室的设立以及课程的开设、体育期刊的创办3个因素的考察,确定1981年至今为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系统化发展阶段,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为系统的深入、细化阶段,在理论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调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体操训练的发展和体操训练学的产生;体操训练及体操训练学的概念和性质;体操训练学的内容和研究对象进行了论述总结,并提出了体操训练学的四种研究方法和发展过程中的七个趋向。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走过了引进与本土化努力、自我创新和调整等阶段。训练学科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运动训练用语逐渐科学和规范,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举国体制支持下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直接推动训练学研究的发展;大量引进国外运动训练学研究著作,催化运动训练学的本土化和更新;国内外训练研究与实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时间学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波 《体育科研》2004,25(5):33-37
在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运动训练时间学及其它相关时间学研究资料的前提下,对运动训练时间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运动训练时间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理统计法,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系统化发展阶段中四本较有代表性的《运动训练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结构。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我国运动训练学目前存在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马氏周期训练理论的质疑,不应该停留在片面的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来反映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毕竟运动训练的过程还包含青少年阶段的训练。笔者剖析认为:不可以片断训练过程来取代整体过程,必须从运动训练的整体来思考和分析运动训练的问题。针对马氏周期理论探讨了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向,指出了我国训练学研究的两个流派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荣 《体育世界》2007,(10):82-84
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内容按发展的行程概括为萌芽、形成、深化及扩展3个阶段,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研究分阶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组合技术训练方法是指在一个或若干个动作训练单元中,按照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项目要求和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地运用训练学规律,合理运用和安排不同的动作组合练习以求获得整套运动效果的训练方法。武术组合技术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水平及个人特征,运用武  相似文献   

13.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存在着许多时间学规律,尤其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科学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包括赛前训练时间调控的科学意义及影响因素、赛前训练阶段构成的时间学特征的界定及其时间构成模式,以及中短期赛前训络中各相关训练学因素的时间学特征及其全过程的总体时域模型的确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陈勇 《福建体育科技》2015,(1):28-31,40
为研究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邓薇赛前备战训练,从训练学角度探讨赛前训练规律,通过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索赛前训练研究热点,结合邓薇赛前阶段划分、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对举重项目赛前训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邓薇赛前训练特点为:赛前训练阶段持续6周,最高训练量出现在第3、4周,第5周开始减量幅度较为明显,每周内训练内容相对集中,训练强度分布有明显的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系统、教育系统青年阶段篮球训练组织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青年阶段篮球训练组织过程中,在现有体制的背景下,应着力解决人、财、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与训”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对青年阶段篮球训练组织系统优化与重构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6.
3.5 中短期赛前训练各相关训练学因素的时间学特征与中短期赛前训练相关的因素很多,它们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方式的时间学特征。本研究着重对中短期赛前训练中的比赛、负荷、恢复和高原训练等四方面安排、调控的时间学规律和特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供教练员中短期赛前训练时参考。3.5.1 比赛因素的时间学特征3.5.1.1 中短期赛前训练中热身赛的时间安排大赛前的中短期赛前训练阶段将参加一定次数的、不同等级的热身赛,以此来促使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能有计划地在重大比赛中调控出来。而这些热身赛的安排均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过早不行…  相似文献   

17.
一、跳远各阶段的训练——苏联教练员制定跳远各阶段训练计划,是根据自己对训练原理的领会,跳远专项的生物力学要求,以及接受训练的运动员技术水平等。大多数跳远运动员采用双周期训练原则。就是把一年的时间划分为五个主要训练阶段。即第一准备阶段,第一比赛阶段,第二准备阶段,第二比赛阶段和过渡阶段。全年的五个主要训练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内部的小周期,在任务安排上,运动量与强度水平,以及心理要求方面都各不相同。然而各个周期的界限划分并不死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换自然而连贯。为了使生理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在两  相似文献   

18.
1赛前训练安排的重要性 赛前训练是前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延续,应将前一阶段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充分应用到赛前训练中来,即赛前阶段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安排应有连续性,与前段相衔接。而6-8周的赛前训练是指在竞技状态初步形成的背景下进行的,此时竞技状态并没有达到最佳程度,其构成因素之间联系还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协调和巩固,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长跑等项目的训练中,经常会采取有氧训练的方式,调节训练负荷,达到提高心肺功能以及血液携带氧气能力等目的。运动训练学指出,运动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充分利用人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运动训练虽然已从自然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运动量阶段进入多学科的综合训练阶段,但大运动量训练对长跑运动而言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原则,大也要讲科学。一、运用脉搏测试进行监控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中,比较难以掌握的是,即要大到机体的机能与代谢产生较深刻的变化,又要使机体经过不定期中、小运动量的调整自然达到恢复,这就需要科学地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