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 《体育教学》2007,(3):61-61
背向滑步及髋部的顶转是背向滑步掷铅球的关键所在,滑步的距离、滑步的节奏及滑步的速度又是滑步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作经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脱节,滑步节奏掌握不好,滑步距离短及滑步  相似文献   

2.
前言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田径投掷项目。从古至今,铅球技术在不断地进行演变并趋于完善,由原地演变到滑步(侧向、半背向、背向)旋转推铅球。目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被多数运动员所采用,其技术环节是器材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3.
用表面肌电技术对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不同重量铅球时的肌肉测试,总结肌肉动员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为,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中,主要参与肌肉为右肱二头肌,右三角肌,右股四头肌等等;使用8千克铅球进行训练时,多数体表肌肉肌电信号值比背向滑步式推铅球有明显的增加,部分肌肉的肌电信号衰减。右股四头肌和左背阔肌在使用8千克铅球训练时利于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  相似文献   

4.
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铅球技术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评定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们在背向滑步掷铅球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为在以后教学中提高学生们对铅球练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技术学习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铅球     
《中华武术》2014,(11):64-64
技术 在铅球投掷技术中,如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技术。 滑步掷铅球技术 旋转掷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涛 《中华武术》2008,(12):16-16
背向式滑步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鉴于铅球技术复杂难掌握,如何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铅球技术,是田径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铅球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滑步与最后用力相结合的衔接技术进行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旨在寻求推铅球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在实心球、铅球训练中,既要注意两个项目联系环节,又要区别对待,有侧重点进行练习。实心球练习中,主要抓好两脚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在抓好实心球训练基础上,重点指导队员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由原地侧向推铅球到侧向滑步推铅球动作,最后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滑步时要求队员做到“低、快、稳、直、超(超越器械)”动作要领,学习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采取各种练习方法逐个环节掌握。同时,加强各身体素质练习,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通过一段时间强化反复训练和针对性练习,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所谓活化教材,是指教师在熟悉大纲和体育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通过增、简、改、补、渗等手段,对现成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和再开发的过程。l.增一些课本中没有,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又倍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可以自行加工整理,进行教学。比如:花样推铁环、抽陀螺、溜旱冰、跳皮筋、掷飞盘等等。增添的活动内容贴近学生,切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玩起来兴趣盎然,乐此不疲。2.简课本中有些纯竞技的内容,比如:原地掷铅球、侧向滑步掷铅球、背向掷铅球等,枯燥无味,而且又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9.
铅球     
谈谈去美国训练三个月的收获: 一、美国铅球技术的一些特点和从学习中受到的启发: 世界铅球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变革,促进铅球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背向技术滑步的发源地美国,以奥布莱因为代表的背向投技术,从58年创18.04M世界纪录后,多年来在世界铅球这项技术上一直占着优势。到76年美国马特森把纪录提高到21.78M,这可以说把背向滑步技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这次去美国训练看到了男子最优秀的铅球运动员,如:费尔巴哈等绝大部分仍继承背向滑步技术,但也看到大有潜力的旋转推铅球技术,根据我们的观察和美国教练的讲解,抓住了美国铅球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亚洲冠军李玲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下肢速度节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蓉 《体育学刊》2008,15(5):90-93
以多哈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李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背向滑步技术不同阶段下肢速度节奏特征.结果表明:滑步阶段人体重心与铅球的速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其它优秀运动员相比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差值过小;过渡阶段较好地保持了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最后用力阶段人体重心速度下降过大,对铅球最后加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投掷     
G824.12 背向滑步推铅球衔接技术[刊,中,I]/郑天野(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地体校),田志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体校)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3.16(2).-55-56表1(LF) 铅球//技术//滑步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座谈法,对背向滑步推铅球 衔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结论为:滑步技术的 好坏,直接影响衔接技术的效果:影响着速度的转换及 速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一、地滚球掷远1.原地掷地滚球双脚平行开立,双手握住铅球,身体前屈,腰腿发力将铅球沿地面滚动掷出。如图1。2.原地双手胯下掷地滚球站在投掷线外,背对投掷方向,双脚左右开立,双手将铅球举置头上后,上体前屈,将铅球经胯下两腿之间向后,沿地面滚动掷出。如图2。3.助跑单手掷地滚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上流行背向滑步、短长节奏和背向旋转三种推铅球技术。而我国主要普及的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本文将以背向滑步推铅球为例,从推铅球技术动作的组成入手,通过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分析,来讨论推铅球技术动作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铅球完整技术教学中,背向滑步技术是铅球投掷的重要而复杂的教学环节,通过对背向滑步技术进行导引教学,利用人的视觉感应,通过练习,建立起正确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正确的运作定位,通过实验对比和对学生测试的统计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有意义,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投掷项目     
G824.1 20022776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刊,中,A]/肖林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0-32图2表5参8(LF)女子//背向滑步//铅球//速度//节奏//技术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16.
投掷铅球,不但需要绝对力量,更需要精湛细微的技术。对于那些力量较差的学生,要想达到“标准”的成绩,必须以技术的完美来弥补。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的是,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铅球教学的学时数一般在4-5学时,那么,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教会学生侧向滑或背向滑步掷铅球技术是非常困难的。以往的教学或训练经验也告诉我们,如此教法,学生不但不能掌握正确  相似文献   

17.
对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完整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一阶段起着承上(滑步)启下(最后用力)的作用。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分析得出,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一个衔接连贯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动作节奏过慢或过快都将影响铅球最后用力动作,影响滑步阶段所获得的初速度。正确的动作节奏应是在保证形成最佳用力的条件下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18.
推铅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普遍还是采用侧滑步推和背向滑步投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也有许多人以旋转式和退步式来代替滑步的研究和实践,不论采用那一种技术投掷都是为了在2.135米内的投掷圈获得铅球的初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铅球在空中运行的距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初一和初二学习原地推铅球,初三和高一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高二高三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此可见滑步推铅球要经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而多年实践的体会,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铅球在我们诸多训练项目中最枯燥,最单调,同时它的投掷技术也比较复杂。先后经历了原地推技术,侧向垫步式推技术,背向滑步式推技术和背向旋转式推技术。因而在铅球训练方面就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我们知道影响铅球投掷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所以我们在技术训练中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下面我就从技术训练的角度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和改进铅球出手瞬间的速度,角度和高度(注:在下面分析中均以背向滑步式右手推铅球为例)。旨在为铅球技术训练,尤其是给我们基层训练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技术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旋转式推铅球更加符合中国铅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并将可能成为中国铅球成绩上升的突破点,为教练员、运动员在铅球训练中应用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