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面向新世纪,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变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摆在了我们每一位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对成人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作粗浅的探讨。   一、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不是单纯训练学生发明创造技巧的教育,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才过程的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事关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发展的后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理应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历史的重任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然而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决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从小抓起。儿童时代的发展状况 ,将直接影响未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因此 ,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技能、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使毕业生能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中担当技术方面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为实现这种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我院从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人手,以学导干,以干促学,建立了一个立足于高职高专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开没一些选修课.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在电子制作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现代教育的是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将创新教育应用于专业课教学,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乐 《现代语文》2011,(3):33-35
引言 教育兴衰,重在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显而易见,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文成 《新疆教育》2012,(21):74-7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列新课标,讲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能力 开发学生右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  高慧 《教育探索》2000,(1):10-1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一、创新能力的内容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强烈的创造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记忆能力构成了创新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构成了创新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可以分为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两种不…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创新的基础,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的到来,创新教育已成为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崭新的命题。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创新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在一定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形成新的思想、方法,这一过程形成创新能力,然后作用于具体事物上形成创新成果服务社会。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这是创…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文课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本文就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发展谈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开放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呼唤着数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创建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创新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 ,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都闪耀着人类创新能力的光芒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本文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培养创新的原动力创新的原动力就是指每个人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完成工作的能力。每个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 ,在我们的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过程中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美两个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何处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对密不可分统一体.美国注重从小培养创新意识,而我国倾向于培养创新的能力而忽视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想象阶段.所以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培养既具备创新意识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为了拥有这个“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具有的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而它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即能够产生新成果的思维)的培养。历史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此谈一点看法,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在创新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教育本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犁人才是关键。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大大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高校要处理好四种关系,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 ,根本的一条是要靠教育 ,靠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并且指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要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  相似文献   

20.
翟莉 《云南教育》2008,(14):41-42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许多创新的因素,教师应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艺术表现,不能用生产“标准件”的方法去教授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