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理文化》2014,(10):I0004-I0005
突出贡献奖提名获奖人 那家伦 作家系列 杨育民 音乐系列 杨益琨 戏剧系列 文学类提名获奖作品 一等奖:散文集《山地的事》刘绍良 二等奖:散文集《时光素笺》左中美 短篇小说集《花事》又凡 三等奖:散文集《大理天空下》铁栗 诗集《妈妈在天上看我》麦田 小说《赶在太阳落山以前》北雁  相似文献   

2.
一 散文集《山河记》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20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之一.这是云南彝族女作家左中美的第5部散文集,共收入其散文作品20篇、21万多字. 《山河记》,顾名思义就是行走山川大地,观赏各地山河田园之美,感悟一方热土的历史文化,品味遇见的多彩民族风情,记述作者的一路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集中文...  相似文献   

3.
随心所欲,这是读完张明曾的散文集《那时的洱海》后的感觉。这是一种有别于阅读其它散文集子的感觉。不知是有心,或是无意,张明曾似乎在努力摆脱散文的常规写法,或者说不按眼下散文的样子来写散文,根本不在乎写出的东西是否像散文。  相似文献   

4.
杨纯柱 《大理文化》2017,(12):59-64
正一左中美是近年来云南创作势头良好,作品个人特色鲜明的青年作家之一,也是目前居住在大理的唯一一位中国作家协会女会员。这位来自漾濞的彝家女子,从事文学创作十多年,先后在《民族文学》《文艺报》《散文》《散文百家》《边疆文学》《云南日报》等数十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大量散文。多篇作品入选《散文选刊》《读者》《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5卷》等选刊,荣获第七届云南省政  相似文献   

5.
<正>《蓝房子》是诗人北岛写的一部散文集。诗人写散文会让一些人感到奇怪,苏珊·桑塔格写过一篇《诗人的散文》专门探讨这个问题;就连诗人们也对自己的散文"表示了最激烈的不屑",大概"散文味"意味着冗赘、平凡、普通、驯服,"散文之于诗歌,犹如走路之于跳舞",被认为是诗人写作的某种衰退。我在阅读《蓝房子》时,却感觉惊喜,而且时有感动,认为这无损于北岛"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忆苏,原名苏佳琴,布衣女子,居南诏故地巍山古城。喜无名日子,过有品生活。眷念草木,倾心文字。已出版个人散文集《莲花时光》《巍山,时光驻足的小城》《小吃天堂》(合著)《忘言书》。在当今百花争艳的散文园地中,忆苏并没有显赫的位置,却有其独特的价值。她的文学之花开得清丽秀润而又恬淡雅致,正所谓"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读她的散文如见其人,平实、本真、低调。她以女性作家独有的敏感纤细之心  相似文献   

7.
李智红的诗     
李智红 《大理文化》2012,(10):56-58
李智红,彝族,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大理文化》杂志诗歌编辑、《读者》杂志、《格言》杂志、《印象》杂志、《散文选刊·原创版》签约作家。已出版诗集《永远的温柔》散文集《布衣滇西》随笔集《静夜煨茶》散文诗集《云南高原的嗓门和手势》杂文集《杂感微言》随笔集《舍与得的人生课》散文集《西双版纳的美》等,现供职于大理州文联。  相似文献   

8.
虽然大家对杨梅和她的作品已不陌生,但是,我在读罢她的散文集<踩新门>,再次地被集子中那一曲曲美的赞歌深深地感动之余,仍然要热情地向读者们介绍心灵美好的这位年轻的白族女作家,推荐她这七十余篇几乎篇篇饱含深情和韵味隽永的散文.  相似文献   

9.
缄口 我坐在即将开往古城的公交车上,车就要开时,上来一位常在小城遇见过的妇人。她见我身边有个空位,便朝我这边走来。我忙起身让她往里坐。她坐下后,两眼一亮,而后,脸上浮着一丝笑纹。我本想招呼她,又觉得我们从未说过话,便没吱声。公交车唱着歌向前驶去,我的思绪随着起伏的路面翻滚起来。脑际如过电影般,淡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上世纪的1985年秋天,我因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休假复习。一天清晨,我去城南水库边复习功课。  相似文献   

10.
监利县,我的故乡,是个非常迷人的地方.……在那儿有我童年的笑声,少年的梦影.这是1985年我在一位朋友家里信手拿起一本散文集翻阅时读到的.当时,出于职业关系,我盯着文章标题右下方的作者姓名仔细看着——王轶猛!这竟是我慕名已久的一位旅台乡贤写的散文《月是故乡明》.虽然对作者了解不多,但我久闻他和他的胞兄王遐举先生是一对蜚声海内外的书法昆仲.一个在大陆被推为中国“书坛八仙”和京都“五大名笔”之一,另  相似文献   

11.
散文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5-76
2011年上海散文创作又有新的进展,出版了~批散文集。沪东工人文化宫、新东宫文创中心编辑、出版的《红色情怀——“建党九十周年”征文集》,收有近90篇(首)散文、诗,全书分为散文和诗歌两辑。书中散文或缅怀往事,或放歌未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党、对祖国的一腔深情。  相似文献   

12.
正李达伟是云南文坛近年冒出的散文新锐,短短十年左右的创作历程,在全国各大刊物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并出版《暗世界》《大河》和《记忆宫殿》三部散文集。十年来,他如一个文学的探子,隐没于滇西高原的群山峡谷之间,以个体心灵之细微,探测山河岁月深处的秘密,将对底层民生的悲悯和世态人情的体贴转化为文字,开拓出一种别具风格的散文表达形态。  相似文献   

13.
杨坤 《大理文化》2012,(12):82-83
老哥常建世说,到老街走走吧!左中美陪你去。我说好啊!便在县文联副主席、《核桃源》编辑、彝族作家左中美的陪同下,沐浴着清晨的空气、阳光、微风、清凉和芬芳,踏上了位于县城边上、漾濞江畔的漾濞老街。老哥常建世不能随我前往,县上要拍电影,这个上午临时召开剧本定稿会,作为县文联的专职副主席,老哥必须参加。  相似文献   

14.
正航班已经晚点4个小时,我漫无目的地在阿尔伯克基机场的候机楼里闲逛着,这时候喇叭响了,"如果有人懂得阿拉伯语,请立即赶往4号登机门。"那不正是我乘坐的航班使用的登机门吗?未及细想我就走了过去。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她穿的传统巴勒斯坦刺绣长袍让我想起了我的祖母。"跟她谈谈,"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催促我,"我们告诉她航班延误的消息后,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弯下  相似文献   

15.
瓦片,在我眼中,乃是再普通不过的物质,以其为散文集名,窃以为了无诗意可言.第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一本<瓦片>,正欲放下,封面上那"一位学者的绝笔"和"废墟上的吟唱"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读简介,方知本书即将付梓之时,42岁的作者江堤先生就因肝出血在绝途上瞬间即逝,留下了这部蕴藏久远的文物文化散文.一种莫名的冲动促使我买下此书.  相似文献   

16.
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创作历程差不多与共和国同龄的菡芳老师10卷本皇皇巨著《菡芳文集》,将陆续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作为责任校对之一,我得以荣幸成为第一个读者,近水楼台的先拜读了其中《散文选》和《散论选》两本。  相似文献   

17.
编後     
编後吴冠中先生以画名世,文亦见长。两卷本四、五十万言的散文集《画外音》不久前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但九五年的一场官司,搅扰得他无心作画,有意读书,面对孤灯,接语古人,於是有了《我读石涛画语录》这篇力作,我们很高兴全文刊载,以饱读者的眼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孙玉蓉女士是一位有心人,多年来,她对俞平伯老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先后编辑出版了《俞平伯研究资料》、《俞平伯序跋集》、《俞平伯旧体诗钞》和《俞平伯散文选集》等书,这些书,每一部都要付出漫长的时间和辛勤的劳动。她为俞平伯的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中国的文化积累做出了自  相似文献   

19.
读原因的<听雨>,我感受到了一种真正文体变革的信息,作者在弘扬传统优秀散文而创造出的一种美的文体,通过他的自选集<听雨>,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虽然作者并没有打出什么文体变革的旗号,但作者探索散文美的足迹,却是显而易见的.<听雨>这部散文集,就是一部真正美文的结集.  相似文献   

20.
叶草 《东方文化》2000,(6):94-96
文章被删改,在中国大陆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笔者在无可奈何中,慢慢滋生奴性的麻木,只要不十分离谱,往往一笑置之。有一次几位朋友在波士顿闲聊时,在哈佛执教的童元方博士说,台湾《中央日报》副刊没有征得同意,删去她一篇散文的几句话,看到后她大哭了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