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砖混房屋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但由于砌体房屋胞浊材料的抗震巨能较差,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行内经常采用设计建筑布局,改变结构构造。房屋的抗震设计就应用而生,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使房屋在小震中不坏,中震中可修,大震中不倒。因此在建设工程时,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震能力,工程的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强施工质量等各方面都必须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突发性无法让人预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们在房屋建筑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地震造成的灾害性减少一些。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才可以减轻抗震灾害,来谈论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 相似文献
3.
地震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我国各地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要兼顾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而且要采用相关的抗震技术。 相似文献
4.
5.
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底框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从抗震上讲它是一种不合理的结构形式,但限于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无法取消,通过对这类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结合历次的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可对其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中的建筑体型、结构构造及改善框架柱和上部砖房抗震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抗震设计思想及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对结构抗震性能的更高需求的背景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被提出并得到广泛的研究。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作了回顾,总结了当今国内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框架体系,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砖混结构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主要是用粘土砖或灰砂砖和混合砂浆砌筑,并通过内外墙砌体咬搓及和圈粱、构造柱的作用,以达到具有较好地连接整体效果。但是,就整个建筑物而言,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抗震性能较差。历次破坏性地震中,砖混结构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研究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砖混结构房屋安全使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地震发生建筑破坏调查,系列地震震害较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没有按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砖混房屋一直是我国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轻型木框架结构具有构造简单、受力合理施工环境简洁、几乎没有环境污染以及定型后方便工业化量产等诸多优点,正是由于轻型木框架结构相对于我国常规的木质结构来说具有以上优点,因此在建筑领域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对轻型木框架结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简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重点阐述了抓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最积极、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针对闽南地区石结构房屋普遍存在的抗震隐患,详细分析其震害隐患形成原因,并着重从地基基础、建筑构造、用材搭配及施工方面提出具体的隐患防治和加固措施,以增强结构整体性及变形适应性,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9.
浅谈抗震中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地震灾害对我们造成损失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每个设计人员特别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而由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很多设计人员过于迷信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而不善于对结构整体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因此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