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宗礼先生不仅是语文教师、语文教材的编制者,更是语文教育的研究者。他的研究从实践出发,又指向实践。正是这种不辞辛苦、不断求索,他的研究才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其教材编写的理念与形式也才体现出创新性与前瞻性。2023年第9期,黄厚江与孙国萍两位老师在“上篇”中整体回顾了洪宗礼先生主持编写语文教材的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详细介绍了多个版本教材的特点,全方位体现了洪先生在编写教材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自我革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本期专栏,两位作者着重阐述“洪氏”教材对母语教材的发展、对后来教材编写的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2.
《洪氏语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洪氏语文》的编辑出版,一方面反映出当前洪宗礼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洪宗礼教育思想、教育建树、人格精神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和探究;另一方面为教育研究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和研究洪宗礼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二十世纪,语文教育事业出现了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标志之一便是涌现了以于漪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语文教育家,无疑洪宗礼先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洪先生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贡献甚伟,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奉献了一套极具创新意义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这套教科书,人们习惯称之为“洪氏”语文教材。它在我国教材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新中国的母语教材建设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回顾这套教材的编写历程,  相似文献   

4.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提出的语文教育“链”思想,为语文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其中思维训练在这一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从敏锐洞察、精设语境、循序渐进、思维留白四个方面出发,以洪先生语文教学中的精彩教学镜头为基底,简单剖析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精妙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送别金秋,冬意初至。11月13—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江苏省教育学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洪氏教材30年暨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江苏省泰州中学原副校长洪宗礼先生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普教界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导师,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并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课堂教学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至今还清晰地记着,苏教版高中教材编写前的动员会上,主编丁帆、杨九俊要求大家学习洪宗礼的胸襟,在编写过程中畅所欲言、增进了解,最大限度地听取不同意见,把编写过程当做发展自身业务修养的契机. 我参加洪氏教材编写组比较晚.第一次交稿后,接连两天,洪先生电话找我.以为有什么急事,原来,却是他认为我写的一段文字很好,但反复考虑,想动几个字,要和我沟通一下.我很有些意外,觉得洪先生太过分了,休说作为主编,即使作为"老洪",在我的文字上改几个词又怎么的?但洪宗礼就是洪宗礼,他既要保证教材的质量,又尊重每个人的思考和劳动.  相似文献   

8.
所谓"五说"语文教育观,即工具说、导学说、学思同步说、渗透说和端点说,这是洪氏语文教育"链"思想的五根重要的理论支柱,是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与教学的复杂关系而进行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教育体系理论建构,是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总指导思想。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洪宗礼先生《我的"五说"语文教育观》一文,标志着洪氏"五说"观完整地提出。近  相似文献   

9.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提出的语文教育"链"思想,为语文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其中思维训练在这一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从敏锐洞察、精设语境、循序渐进、思维留白四个方面出发,以洪先生语文教学中的精彩教学镜头为基底,简单剖析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精妙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13日-14日,洪氏教材30年暨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等领导出席会议,同时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来自北京等12个省、市相关科研院所的学者等。大会充分研讨了洪氏教材和洪  相似文献   

11.
洪宗礼语文教材实践,是对叶圣陶教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语文教材是交际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课文应依据各年级学生的需要严格筛选,有序编排,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洪老师的语文教材创新观事实上也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洪宗礼老师是我尊敬的老师。1972年至1976年在泰州中学学习时,我就知道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作风严谨、妙趣横生的老师。后来,不断看到他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听到他编写教材成功的故事;特别是近十年来,他在语文教学、教材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产生广泛影响,蔚成大家风范,更使我敬意倍增。现在,洪老师的教学经验、研究成果、心路历程汇聚在《洪宗礼文集》之中,有了深入学习、了解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洪宗礼先生主编的“单元合成 整体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洪氏教材”)出台且在江苏省广泛使用了,这标志着江苏省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迈上了新台阶。该教材抓住单篇教学转变为单元教学这个突破口,依据新大纲,依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将语文学科的多元目标化繁为简,对听说读写等多个能力训练整体优化组合,将思想教育有机寓于其中,从而构成科学严密的体系,这是一套极有生命力的新型教材。现就该套教材作一点介绍: 一、教材理论的科学性 教材体系的逻辑性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从事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因此,洪氏教材的首要理论便是“工具说”;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就  相似文献   

15.
近来,品读洪宗礼先生的“引写十法”和“三阶十六步”等论述,很受震动,深感洪氏“引写”之法对中学写作教学具有归真返本、务实提效的实践导引价值。要深入感受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了解洪氏“引写”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2009,(5):64-64
2009年第1期的《人民教育》发表了施久铭的《为什么是洪宗礼?》一文。文章指出,乐意生活在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里是从事教育的基本品格。著名中学语文教师洪宗礼无论是前20年从事教育实践,还是后30年致力于语文教材编写与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50年的教育生涯,从教学实践到理论研究的跨越,洪宗礼始终在语文教育的世界里乐而往返。能否成为一个“有底气”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工具说: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起点1.坚定的工具说立场。工具说不是洪宗礼先生的首创,语文教育把"语文""语文学科"视为工具由来已久。1929年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如是表述:"练习运用本国的标准语,以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以期全国语言相通。"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如是表述:"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表述为:"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  相似文献   

18.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长期耕耘于教育一线.立足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育思想探索、语文教材编撰、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硕果累累.正如其他老师的评价:“洪宗礼作为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材编者.在教学和教研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经验。深入思考和研究,勇于自我超越和开拓创新.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  相似文献   

19.
<正>洪宗礼是跨时代的教育标志。他诞生于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锐意探索的时代,但他更属于走向未来指引我们前行的开拓创新的时代。洪宗礼卓越的思想、丰硕的成果、巨大的影响和显著的价值都足以让我们对教育应有的时代担当而萌生期待。从观念的树立上来说,今天,我们需要向洪宗礼学习什么?面对这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我想起了2008年10月20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的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后的电视访谈,我说:"洪宗礼老师是中  相似文献   

20.
董旭午 《学子》2012,(11):4-6
编写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洪宗礼先生常这样讲,他的"三一"教材观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性追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领略一番洪先生的"三一"教材观。所谓"三一",即"一本书""一串珠"和"一条线"。"一本书",是说语文教材不按读、写、知分编课本,每学期只用一用教材,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