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正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通过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建构了他的语文生活观,即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这给了我们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很多启示。本文以刘国正语文生活观为基点,挖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质和价值,以生活观角度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刘国正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贡献,除教材编写和领导中语会工作之外,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语文界的重要财富。他认为: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语文能力培养要靠训练;语文教育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课改要分清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3.
刘国正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兼诗人和杂文家,诗文造诣很深。由于身兼教育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角色,他对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的规律与实践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刘国正先生说:“我坚信写作若离开生活,是无法训练好的,无法获得真正的写作能力。”还说:“写作是反映生活的。离开生活,写作就没有了灵魂,没有血肉。”“写作与生活结合,生气就来了。就活泼了,就牵动了学生的心。”可见,“写作见与生活结合”是刘国正先生一个重要的写作教学观,也是他“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中,通过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深刻反思,建构了他的语文生活观。其思想内涵可以简括为一句话,即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这种语文生活观是在他的语文生活本体观、语文教学规律现、语文教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实现语文教学“实”与“活”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并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国正先生以诗人、杂文家、教育家和编辑家等并称,不仅在文学圈内出类拔萃,而且在语文教育领域也有较高的造诣。刘国正先生集多重角色于一身,这构成了他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石。以他自身的经历而言,“实和活”的提出具有必然性,为我们深入解读刘国正先生语文教育思想提供了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必须合乎美学的规律.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贴近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延伸开去,充分调动并利用广阔天地中有利的因素……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材料"1。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给学生展现一个生活化的大语文世界,实现"学与用"的教育目标。一、利用多种艺术形式,服务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课堂死气沉沉,似乎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心病。著名教育家刘国正曾说:“语文教学要追求活。”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9.
刘国正先生“语文课要教成语文课”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努力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看待语文问题,站在语文的立场思考语文问题,使用语文的思维解决语文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正确理解语文教学的任务,精心提炼语文教学的内容,恰当配伍语文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国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生活观是其思想的核心,是他在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诸多弊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明确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体现了语文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并且反映了当今教育回归生活的时代要求。在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走进语文新课程的今天,探究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仍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读了特级教师杨先武先生《一点商榷》(见2000年第10期《语文教学与研究》,以下简称杨文),我深深地陷入了究竟该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学生———祖国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迷惑与沉思之中。杨文是对刘国正先生就钱理群教授在《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一书的序言中,对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文章中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持批驳观点而写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赞》进行驳斥的。我们实在不敢与杨先生的观点苟同,更不敢也不能用杨先生所倡导的观点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大概与刘国正先生一样…  相似文献   

12.
邢台八中张国生老师和丁之凤副校长编写的《大语文教育论集》,最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大语文教育论集》收入关于“大语文教育”的文章52篇,分为以下5部分:(1)张孝纯论“大语文教育”;(2)张国生论“大语文教育”;(3)专家论“大语文教育”;(4)代表性教学设计;(5)其他。全书共35万余字。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为此书作了题为“一种立意高远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序文。也正如刘国正先生在序文中所言:“立意高远的思想,在实践上往往是艰辛的。”《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国正作文教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正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在长期从事语文课本的编选、审定工作和较长时间担任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一职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作文教学问题,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实验,不断修正,逐步形成了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现代教育特色相结合的科学的作文教学思想,对于指导当前的作文教学和作文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刘国正先生作文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继承我国源远流长的写作教学传统经验的精髓:多读多写。这是一条很管用的经验,是写作的自身规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些好心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14.
张锐 《陕西教育》2009,(7):54-55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语文教学如果同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教学中要把学生语文学习,置于社会文化生活和和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刘国正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继承的目的不是为了袭旧而是为了创新 ,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又必须以继承为基础和前提。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 ,但它不能脱离生活 ,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生动活泼。语文学习必须下苦工夫去磨砺、去历练。对于课文的选择 ,要坚持文质兼美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撰文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有三。第一,语文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从中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思想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从中得到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提高审美能力;第  相似文献   

17.
汪波  姜兰 《湖北教育》2005,(11):44-46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要充分认识列语文教学和生活联系的密切性.“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运用语言的工拙利钝.不完全取决于基本功是否扎实,还受到生活需要的迫切性及激情所左右.只有立足于生活的语文教育,才能实现扎扎实实和生动活泼的语文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8月15日至18日在泰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名青年语文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全国中语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刘国正先生向大会发来贺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先生代表老一辈语文教师专程到会祝贺,她热情鼓励青年语文教师要练好基本功,努力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改革,对广大青年教师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19.
冯为民 《师道》2011,(4):40-41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近30年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对语文(国文)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语文教育思想是自成体系的。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集中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刘国正先生的教育思想简朴实用,其提倡的“实”“活”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实”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具体涵盖“基础扎实”“规律落实”;“活”是语文教育的关键,具体涵盖“教材灵活”“吸收灵活”“课堂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