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编者的话     
香港回归,举世瞩目.它是中国大事世界大本,20世纪的大事.亲爱的读者,当本刊这一期送到您手上的时候,正是我们伟大祖国举目上下和全世界华夏儿女喜庆香港回归活动即将达到最高潮的时刻.我们企盼已久的1997年7月1日的束时钟声,将正式宣告香港回到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特别是中央三台的同志,将集中全力,以囊快的遣度,囊大的规模,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这一历史盛事.其中,中央电视治从6月30日至7月3日,将打破常规,重新设计,重新安排,海内外联合,对小时连续播出,在第一套和第四套节目及共话传送频近用中、…  相似文献   

2.
昌春 《档案天地》2006,(5):17-18
1942年5月24日.左权将军牺牲在抗日前线后不久,时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联名撰写了《纪念我们的战友左权同志》一,高度评价了左权将军光辉的革命历程,指出:“左权同志的牺牲.不仅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就在同志的感情上,即个人的友谊上.也使我们失掉了一个最亲密的战友.我们的悲伤.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的。”的确.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左权和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3.
辽宁交通广播(FM97.5)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播出(它的前身是辽宁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成立之初.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全省14个城市有13个城市已先期建立起交通广播.而且办得如火如荼,主办者都是在当地非常有影响的广播媒体。如何走出一条交通广播的新路?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经过分析,我们觉得要使交通广播在市场上站稳.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这就必须跳出以往只是节目改改,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20日.是伟大的渡江战役五十六周年纪念日。每当我们走在芜湖市“军民共建双拥一条街”——冰冻街上,就会被马路两旁“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努力争创双拥模范城”的醒目大标语所吸引,渡江战役中谁是渡江第一船,可能已是鲜为人知的事了。笔是两位曾在军旅生活了多年.现已年过花甲的老人.我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历史研究的浓厚兴趣.跋山涉水.进行了专题访问和妍究,发现渡江第一船后面不少趣事。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26日是新中国首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李强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2月30日是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5周年纪念日,在这些纪念日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回顾李强同志对人民广播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告慰先驱,勉励后进。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学开学第一天.吴廷俊院长却在几天前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一个会议。一回到办公室,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年整60岁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风格纵谈新闻与新闻教育,做真人与做真新闻、做真学问……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它能引发更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周豪 《声屏世界》2004,(11):61-62
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网络建设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我们新近开展的宽带数据网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用户数量也日益可观起来,然而,在网络迅速伸展的背后.网络的健壮性、安全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今年7月21日,萍乡地区遭遇了一次较为严重的雷暴袭击,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北京人民医院的附近的一家银行,以“温铁军”的名义建立了一个账号,目的是为北京密云县一个12岁的白血病患者,摹捐移植骨髓的手术费。之所以去了一小群人,是因为这些钱来自众人,我们六个人受委托对连笔钱进行管理,必须把钱用好,决不能让它们流入别处,中国政法大学二年级学生刘名雁同学提出的办法是:由我们六个人每人输入一个数字.这样只有等到我们六个人全部在场时.才能提出这笔款。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日寸尚追求”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是内涵却是丰富的。“以人为本”可以说是在以观众为主体下的节目内容的体现.“日寸尚追求”则是节目形式上的体现,也就是节目的个性特征.二者既是分离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在做到以人为本的时候、就是在追求时尚,在追求时尚的时候,我们不能抛弃对人的心灵和行为的阐释。进入21世  相似文献   

10.
程关生 《军事记者》2004,(10):42-44
今年7月6日,我作为南京军区东大女排代表团副团长.有幸出访越南.参加在南定市举行的越南国际女排锦标赛。河内时间13时30分,我们乘坐VN915次航班由广州白云机场起飞,经过70分钟飞行,徐徐降落在河内内排国际机场。走下飞机舷梯,身边多是陌生的人群、肤色、语言……第一次跨出国门的我这才意识到.我们已经飞越中国领空来到中南半岛的东部,站在了邻邦越南的土地上。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异国之旅。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这一纪念日源自1993年12月20日联合国经社委会的提议。10年来,每年的这一天.一个名为“无国界记组织”的机构都要发布一份“世界新闻自由”年度报告,披露全球性的迫害记事件。尽管在这一年度报告中.我们并未发现关于中国记在采访、报道中受到伤害的任何记录,但是,近年来新闻记遭到暴力对抗的事例却屡屡见诸国内媒体.  相似文献   

12.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生存必然形态,但“生活”二字,对1996年的我们来说却有着别样的重压──这年7月1日,《生活》栏目开播了.当我们站在新一年的晨曦里,回首这份沉重时,发现在这沉重背后,有着缕缕悲哀.因为我们明白,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而生活造适之水终日东流,我们却要从中不断地抬出有价值的闪光的东西,这实在不是件易事.事实远不止这些,我们的记者队伍几乎fo%是新手,有的连编辑机都没摸过,还有一堆足以使人急白头发的事,硬件、软件、选题、包装……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在电视家园用精神建筑抵御废墟出现,从未在…  相似文献   

13.
德国声屏     
德国声屏张明志1996年6月30日,我随山东省广播电视访问团访问了德国之声和德国电视台,从而对德国声屏现状有了粗略了解。科隆做客7月1日,我们来到德国之声科隆总部。德国之声亚洲部办公室主任京特.克纳伯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了德国之声的情况。德国之声是联邦德...  相似文献   

14.
李威 《新闻传播》2009,(8):149-149
CNNIC2002年1月15日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3370万人.与1997年的62万人相比增速为54倍左右。数字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就绪,网络时代正生机勃勃地向我们走来,而这一时代的到来必将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吉安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八点》播出已近四年了。在这四年里,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创新的追求。令人欣慰的是,从索福瑞收视调查系统的收视报告来看,该节目的日收视率最高达到12.27,周平均收视率最高达到10.87。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5日,《亚洲华尔街日报》刊发一篇题为《中国新兴阶层:房东》的文章。这是一篇新闻,但在立意、选材、写法方面,又与我们所习惯的新闻有很多不同。仔细品读一番.取其之长,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去年2月28日至3月6日,短短一周时间.安康火车站党发生了作案手段近乎一样的3起凶杀案.10天后.案犯余延军在安康火车站落入法网。就在这10天中,余犯又相继作案多起,杀死多人。一个罪大恶极身背12条人命的罪犯落入法网.是条大新闻。我是安康车站派出所的民警.当时案发于此地。另一位通讯员于飞龙是刑警支队的侦察员,系侦破此案的成员.我们都想抓这条发生在眼皮下的大新闻。但怎么个抓法呢?我平常喜欢写消息报道.比较重视时效性.于飞龙则喜欢写通讯,侧重于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于是我俩又产生了默契.对这一事件备抓一头。经领导…  相似文献   

18.
陈建华 《网络传播》2006,(10):44-45
互联网的发展真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的网民数已达到1.23亿,其中7700是宽带上网用户。我们梦寐以求的宽频时代已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26日下午,得知我们报社报送的《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者、编者心潮难平.报社全体同仁倍感自豪。欣喜之余.静下心来,我们对稿件又进行了一番品咂.脑海中不时浮现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现代战争场景图。慢慢地,从现场采访到主题确定,从初稿撰写到精雕细琢,从编改送审到上版刊发.嵌入脑海的一幕幕,又被勾勒出来。现作以粗疏整理,形成一些零乱的章落,姑且算作我们的采编手记吧。  相似文献   

20.
怀念骆玉笙     
2002年4月4日,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走近骆玉笙.走进了一个旷世传奇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