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类从采集渔猎,经由农业,过渡到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的历史。人类要从采集渔猎过渡到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需要经历两次改变谋生方式的革命:一次是把采集渔猎转为农业的农业革命;再一次是把农业转变为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的农业羽化革命。采集渔猎危机,曾经逼迫着人类完成农业革命;要完成农业羽化革命,也需要有农业危机的逼迫。全球性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农业危机。农业羽化革命之伟大,是农业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从源头上和过程中控制污染,对经济活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循环经济的提出解决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适应大时代背景的创新发展模式。将视角定位在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上,目的是分析归纳我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运行与发展状况,为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策略。分析了滨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到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归纳总结出符合滨州市农业发展的新型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实力、社会环境和政策基础看,山东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必须依靠多途径的系统协同作用,因而反哺农业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塑农村金融体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4.
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当今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高度“人化”的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人们的合理调控下,通过农业生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农村社会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步入有序演化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而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冲击最大.文章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出发,着眼于整个世界农业产业系统,就我国农业产业系统在结构、效益、运行机制、加入WTO后的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教育系统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发展动态的紧密结合,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培养优秀人才和农业接班人的教育机构。本文从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了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着重探讨了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改进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法,提高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1984年第一号文件指出:“今天中国的农村不只是一个农业活动领域,它包括着自然保护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及其丰富的内容。”正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概括的:“农村是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包含着三个亚系统,即:生产系统、加工系统、运销系统等。”我国农村正处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以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在这具有历史性转变的时刻,1984年11月,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农牧渔业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不可持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论和发展经济学观点,对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层面做了深入分析,提出本区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因素多元、易诱发、源于人本的观点。其目的是为进一步设计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农业远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市农业远程教育的实践为基础,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从农业远程教育的受训主体、教育方式的选择、教学模式、技术支持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简述和说明,提出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以卫星网与Internet网相互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撑的北京农业远程信息服务及教育系统可为解决农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封建政权的兴衰。从《睡虎地秦简》看,秦统治阶级在战国时为了建立打败六国的雄厚的物资基础,在统一后为了从经济上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曾经通过关于调整农业经济关系的立法,大力保证封建经济的发展。农业已不是指单纯的粮食生产了,而是包括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在内的系统的大农业。  相似文献   

11.
霍布斯从个人主义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演绎,推导出国家主义的结论。他先从人性的"自然欲望"造成"人对人是狼"的紧张关系入手,进而推演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再由"自然理性公理"归结出的自我保全原则,导出人们为了摆脱这一自然状态而付诸理性发现的自然法,而为了保障自然法的充分实施,又不得不付诸政治强力——"利维坦"。  相似文献   

12.
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与农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和斯蒂格利茨的次序理论,以及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的推进次序,最后针对政府的反哺行为提出了相关制度安排及其制度安排的次序.  相似文献   

13.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并清醒地认识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哲学家.事实上,这正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根本精神.在认识领域,康德高扬了科学对自然的主体性,从而人为自然立法;在实践领域,康德主张人应该超越自然,从而人为自然立法.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14.
竞争法域外适用有两种引发机制,即传统理论中的"效果原则"和国际私法中的"直接适用的法"理论.这两种机制分别从公法和私法两种不同的角度出发,导致了殊途同归的结果,即使得竟争法有了域外效力.必须明确的是,二者产生的根源和采取的立场的差异,导致了其在本质上存在着天然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经济法的本质,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协调说”和“干预说”两在派系。近期,有学提出“增量利益说”,认为传统私法和公法调整的是存(减)量利益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是增量利益关系。该学说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是独到的:一是在调整对象问题上彻底摆脱了与传统私法与公法纠葛不清的局面;二晨角认剩余权为经济法的权利范畴,澄清了传统法权理论在企业法中的误解;三是从社会化生产入手研究经济法,从而避免了误入经济行政法和民法特别法的雷区。  相似文献   

16.
The Morrill Act, released in 1862, initiated the training of American farmers. This research reviewed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focused on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farmers’ education, main factors such as training objects,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influential elements including system, law, finance and organization, etc.. It thus discussed the issues in the education such as graduates’ return to land after several yea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armers’ safety and health education as part of training, and correlations of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崔寔的经济思想,可大致归纳为重农劝农辟土振人、以农为主多种经营、顺天之时相地之宜、耕读结合和睦宗族、抑制奢侈满足必需等方面,既有对前人思想资料的继承与发展,又有自己独辟蹊径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体现了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但是,该法又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如实回答的义务。本文试图说明,如实回答义务与无罪推定在根本上是矛盾的,我们有必要全面确立无罪推定,废除如实回答义务,使刑事诉讼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权,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道"是韩非治国思想中一个带有核心性的理念,在他的治国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韩非所说的"道"取自老子的"道"而又不同于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有多层含义,而韩非则把道解释为自然世界运动发展的必然即规律。以此为基础,韩非把道引入人类社会国家治理的图式中,不仅把法理解为治理国家的道,而且还把治臣之术升华为道的高度。认识韩非关于道的理念,对于认识韩非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注"三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们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我们在关注“三农”本身的同时,还要关注由此而衍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留守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落实支农政策,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和教育沟通方式,强化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形成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一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做到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