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特·勃朗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这部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把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哥特小说与英国浪漫主义放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动态地考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哥特小说诞生并发展于英国浪漫主义的沃土,属于浪漫主义的特殊流派,二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哥特小说与英国浪漫主义的异质性使得哥特小说成为浪漫主义流派的流变从而最终超越了英国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3.
胜献利 《文教资料》2009,(17):24-25
《简&#183;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特&#183;勃朗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这部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形成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体裁,其中哥特小说是最能体现浪漫主义文化中丰富想象力的小说流派,倍受大众喜爱。它探索了小说中人物甚至是读者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并且用神秘和悬疑的情节吸引我们通读全文,让女性在浪漫中感受真实,备受启迪。  相似文献   

5.
西方哥特主义萌芽于18世纪晚期,在当代和现代作品中仍然盛行。哥特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一个特殊分支,被评论家称作“黑色浪漫主义”。文章介绍了哥特小说的起源、背景、发展和影响。作为一种写作手法,哥特小说在18世纪晚期兴起,19世纪30年代衰落。尽管流行时间较短,哥特小说对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的许多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浪漫主义时期为着眼点,对哥特建筑与哥特小说进行跨学科比较研究,探寻哥特复兴建筑与哥特小说具有的共同意识形态,以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作为几乎同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哥特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虽然一"俗"一"雅",但二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审美旨趣上多有重合,在布莱克、柯勒律治以及济慈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哥特小说的影子,而其地位上的殊异更多的来自于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以及浪漫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意运作;作为一种通俗的非现实主义小说,哥特小说的诸多技巧和情节也在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得以重现,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以及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等小说中都可以清晰地发现哥特小说的痕迹。可以看出,哥特小说的出现拓宽了当时文人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趣味,并不断把其身的影响渗透到各种文学形式中去。  相似文献   

8.
哥特小说源自于18世纪的英国,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等人将这一写作风格发扬光大,使哥特风格带有本土色彩。霍桑的短篇小说《红字》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是典型的哥特小说,故事中的背景描写充分体现了哥特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以来,这种以古堡、废墟等为背景揭露黑暗、恐怖、神秘社会的文学创作模式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哥特传统,对近代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概括了哥特小说的特征与发展历程,剖析了哥特小说的"黑色浪漫主义"美学色彩。  相似文献   

10.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前期作品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它继承了英国女性哥特小说的传统,蕴含了大量女性哥特小说的元素,集中体现在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及其双重作用、女性与父权制度的矛盾关系和小说文本的矛盾性这三个方面。在女性哥特这一新的视角下考察这部小说,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乔治·艾略特女性意识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1.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女性哥特小说。传统的女性哥特强调男女的二元对立,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而后女性主义哥特突破女性哥特对父权的批判,默认男女性别平等。笔者从后女性主义哥特的视角来探讨小说中的男女人物及两性关系。为两性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同时赋予了这部经典的女性哥特小说全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曦 《考试周刊》2012,(5):26-27
英国哥特小说在其恐怖外表的包装下,有独有的魅力"浪漫主义"。哥特小说不仅仅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内容——对自然的崇敬和尊重,更赋予浪漫主义新的生命,即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在社会变革的大潮流中,在大自然中寻求保护,寻求心灵的安慰。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哥特传统对英美文学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18世纪中叶一本贺拉斯·瓦尔普的开山之作《奥特朗托城堡》的发表使得哥特小说迅速的出现在了英美人的世界里。哥特小说以恐怖刺激的故事情节、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奠定了它在文学界主导的基础,并因其带有浪漫的艺术色彩而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随后的发展中,它的影响力更是巨大。哥特小说揭示的是人性和社会最真实、最黑暗的一面,它以批判的眼光向世人讲述了一个个壮美的故事。在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为英美人探索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德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玛丽·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弗兰肯斯坦》是哥特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作品之一"。《弗兰肯斯坦》中人造怪人的女性隐喻,表达了玛丽·雪莱对当时主流道德伦理观的质疑与批判。  相似文献   

15.
玛丽&#183;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元素,丰富了英国小说的样式,为英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小说从人物刻画到叙述方式以及环境描写等方面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小说的主题思想却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基础上,又打破了哥特小说固有的模式,大大丰富了英国小说的体裁.  相似文献   

16.
从女性哥特理论的角度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弥漫着不同于男性哥特诡异迷离的恐怖气氛,且其恐怖源于父权社会对女性性别身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在《盲刺客》这个结构复杂的小说中,阿特伍德叙述了发生在塞克隆星球上的“盲刺客”的故事以及艾丽丝和劳拉姐妹的故事,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相互照应,同时在该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女性哥特创作手法。本文分析该小说创作中如何采用了女性哥特手法,并探讨身处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如何获得出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尼塞·享尼塞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象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和随之而来的恐怖、未知与神秘。[1]在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美国文坛,哥特小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从1764年第一部哥特小说发表至1820年的60来年间,英国大约出版了5000部哥特小说。而且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英美主流文学也因吸收了哥特式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变得丰富起来了,从而出现了“心理哥特小说”、“科幻哥特作品”、“美国南方哥特流派”、“女性哥特”等现代哥特…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南方哥特小说的现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特小说的风格及影响和它的缺陷一样突出,人们在批评它离奇的故事、散漫的情节、粗造的结构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根深(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哈姆雷特》中已见其端倪)、叶茂(深深影响了英美德等不同国度的众多名家)、枝繁(在其内部衍生出女性哥特、城市哥特、南方哥特、后殖民哥特等许多哥特亚体裁,同时繁殖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惊险小说等大众小说体裁)、常绿(哥特小说从其发端之日起两个多世纪以来从未退出过雅俗两块文学领地),这些特征使哥特小说在西方文学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而美国哥特小说又是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女性文坛新秀斯蒂芬妮·梅尔创作了《暮光之城》吸血鬼系列小说。本文试图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视角分析《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在环境描写及超自然因素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具有明显女性哥特的特征,将恐怖悬念与女性的浪漫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