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如果"和"如果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假设句有些表达在"如果"后不能加"说",有些必须加"说",有些则可加可不加。本文认为,这受制于所设定的假设条件p的真值。p的真值未定(±p)用"如果";p的真值必定为真(+p)用"如果+说"。用"如果"包括真正假设句和准真正假设句,用"如果+说"包括非真正假设句和变异假设句,既可充当真正假设句又可充当非真正假设句用"如果+[说]"。  相似文献   

2.
一、"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这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斯芬克斯最为得意的一个谜语是:"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间,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一字中底,谜底是"人".因为人在生命的早晨还是孩子,用手脚爬行,到了迟暮老年,他柱着拐杖,作为三只脚.所谓得意,仅就谜语所包含的人的形体而言罢了,与我们探讨的命题究竟无大深意.但是,斯芬克斯之谜和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倒是补足某种思想"忘却"的警策之辞.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中,回答一般疑问句时,通常要用yes或no,但是以下几种情 况不这么用: 1.对别人的问话表示同意时,除用yes外,还可以用以下句型:  相似文献   

4.
对于做十分危险的事,用什么样的比方来形容?古典名著里,《水浒传》用的是"捋虎须""大虫口里倒涎",《红楼梦》里有"往虎口里探头儿"。  相似文献   

5.
用"心"去教育学生极其重要.本文从用"心"去融合学生的"心",用"心"去感化学生的"心"两方面加以论述,并结合实例证明了用"心"去教育学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戴永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3):33-34
"蝴蝶效应"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到底什么是蝴蝶效应呢?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很感兴趣,很多相关资料都是用数学公式来说明,难以看懂,于是笔者用浅显的语言来阐述,仅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解蝴蝶效应的大概内容。1蝴蝶效应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要想唱好歌需要学习和练习很多年,实际上就是要练习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并与之相联系的艺术处理与艺术表现。这样你才知道该用的怎么用,也会知道哪些是该用的,哪些是不该用的,哪些是该放松的,哪些是该紧张的。总之,一切以“自然”为好,把握好“松、紧”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对于两点A、B,将它们连上线段,是“连接AB”呢还是“连结AB”呢?笔在听课和组织阅卷中发现分别用这两个词的师生各占一定的比例,那么到底是用“连接”呢?还是“连结”呢?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表示"shop"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本文考察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并探讨了其演变和替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朱丹 《中学数学月刊》2010,(7):30-31,44
在解题中,我们通常想走一些捷径,用一些技巧,而忽视甚至不屑一般的通法.因为用技巧解题过程简洁,运算简单,思想方法引人入胜.而用通法解题似乎缺乏靓点,过程显得繁琐,方法相对平庸.确实,技巧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愉悦,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技巧的发现有时是刻意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表示“用鼻子去嗅”义用“闻”,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嗅”。从人们语用心理因素和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闻”和“嗅”用法演变、替换的内在动因目的是为研究词语的演变、替换提供活体观测。  相似文献   

12.
一、am,is,are称为be动词,它与不同的人称代词搭配时,随主语人称的变化而变化,即:“你”变“我”也变。“我”用am,“你”用are, is紧跟他、她、它;  相似文献   

13.
论庄子文辞之"大"、"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庄子喜用大辞、奇辞的原因。认为,庄子喜用大辞乃在于庄子自身精神境界的高远,他在表达这一精神境界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大而无当”之辞。庄子喜用大辞的另一缘由因为“大”是字宙之理,他用“大”辞是为了说明道之理或呈现道之境。庄子喜用奇辞则主要透露出他对俗世的反叛,他用奇辞标其高识,划清与他们的界限;同时他对俗世之人也抱着同情和悲伤的态度,用奇辞来警醒他们。  相似文献   

14.
正杜老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一文里:"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的"驾"是否应为"架"?我个人认为,此句中的"驾"是作为量词用的。我翻阅《新华字典》时,发现字典中对于"驾"的三个注解中,并没有作量词用一说,而字典中"架"字的注解就有":量词,多指  相似文献   

15.
"表格"是人们反映对某事物特征的理解、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而采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广泛存在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经济生活中,如用"表格"来表示政府机关、厂矿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用"表格"表示体育比赛中的比赛程序;用"表格"表示计算机算法流程中进行和中断情况;用"表格"反映出企业生产投入与利润情况;……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便有应用"表格"来表述数学知识体系,用"表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表格"呈现统计数据,等等.在数学解题中,如果能挖掘题设条件与"表格"有关的因素,利用"表格"进行铺路搭桥,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级管理工作取决于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班主任通过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耐心教导学生,用细心观察学生,用童心亲近学生,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才能把班级培养成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集体。  相似文献   

17.
1实验过程表述 教材中这样表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过程:①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②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跃,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③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德才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葛莱 《天中学刊》2001,16(Z1):11-14
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标准,德与才二者不能割裂,不能偏废.德是才的前提,德与才是历史范畴,中国共产党将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四化",由于人才标准的不同,便会形成两条根本对立的用人路线,应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选才用人要遵循德才兼备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上面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这种头饰就叫巾帼。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  相似文献   

20.
"把话变成画"指的是在阅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用语言文字描述的生活情景,变成学生头脑里活生生的画面。用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