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讲座中,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从评课到议课再到目标的技术路线:一、听课、评课;二、观课、议课;三、观课议课目标。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2.
白描式议课旨在改进传统评课活动准备不足、走过场式的弊端,让评课活动真正成为一项教师课堂研究的专业化活动。本文就白描式议课"关注发生了什么""对于现象的深挖""把研究权还给教师"三方面的理念与操作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在听评课时都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开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主题式观课议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次观课议课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研究更有深度.为了让一线教师了解观课议课的内涵,提高课堂研究能力,本文着重就观课议课的含义、操作程序以及相关要求等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主体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是一个身心结合的行动过程。评课者的主体行为包括描课、比课和议课。为了提高评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评课者的主体行为应当具备两个条件:观课要专注和评课有主题。为了保证评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评课者的主体行为应当遵守两个原则:平等议课原则和差异比课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观课议课产生的背景 以往的研讨课活动,听课教师就是一支笔、一个本步入课堂,把听评课当成任务,听课者不是用心地观察和思考,而是为了完成规定数量的听课记录.一谈到评课,很多教师总觉得这应是专家和教研人员的事情,离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远.必须要评课时,教师惯用"教学目标合理、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效果明显"等话语点评.而上课者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怎样解决听评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经过思考,我尝试通过观课议课扭转这种局面.下面谈谈我对"观课议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活动始终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载体,离不开教师观课、议课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这样说:教师对观课议课的认识,决定了教研组研究的态度;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决定了教研活动的效度。思考之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从字面上来比较,听课重在听,侧重于听觉器官的感受。听课,强调的是对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激发乡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观课议课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我们探索出了"2+1"评课法,即"两优点一建议"评课法。评课的前提是观课,观课即听课。教研组评课时,要求参与教师对主讲人的课从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找亮点,提建议。一、观课准备1.了解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与背景。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观课议课”以它新的内涵和优势,在课改活动中被广泛推崇。但在基层学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只是换了一个词语而已。如何利用“观课议课”这种简便的教研活动,更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四个转弯。  相似文献   

9.
教师评课议课“六忌六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课议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议,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探求更多更好的实践可能。作为切磋课堂教学改革的评课议课,在任何背景、任何方式下都集中体现了对课堂教学所作的结果分析、价值判断和发展寻求。教师评课议课与其备课、说课、上课、听课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10.
观课、议课是对原来的听课、评课的发展与完善.对小学数学研讨课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引发反思,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观课议课”以它新的内涵和优势,在课改活动中被广泛推崇。但在基层学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只是换了一个词语而已。如何利用“观课议课”这种简便的教研活动,更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四个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评课一般包括“议”与“评”两个环节,评课的目的不同,这两个环节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学校层面的评课主要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层面的评课应重在议课。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评课一般只“评”不“议”,或者“议”少“评”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评课往往过于追求面面俱到,从导人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评,有时甚至逐字逐句地评.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大多数重点不突出,不管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听课者帮助都不是很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把评课改为"主题式议课",即每次评课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课堂研究(集体备课)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听课与观课比较听课,评课与议课比较,引发思考,展开探讨,提升教师的教研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聚焦于一次“同课异构”语文研讨活动,针对评课环节中一位高校教授发言所引发的热议予以反思。文章认为,教学研讨应倡导多元开放的评课原则,需要倾听“另一种”声音;有效教学并非要唯教参(或编者)而马首是瞻,为此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与同学闲聊,同行小张向我诉说了一件苦闷事:最近他所在的区教育局教研室举行语文教研活动,要求各校委派一位青年教师到教师培训中心参加听课、评课、议课。  相似文献   

17.
正"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体现的是一种新文化建构。传统的听课、评课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耗时低效,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的不明,问题分散,讨论表面,抓住了行为但没有触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等。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化,从听课、评课转化为观课、议课是大势所趋。那么,什么是观课、议课呢?观课、议课是围绕师生行为、支撑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行为结果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分析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听""看"还是"观";是"评""议"还是"析",变化的只是其视角和行动方式,没变的是听评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吴萍  曹红丽 《文教资料》2012,(15):160-162
观课议课是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首先对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加以区分,在分析观课议课准备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议课,从在实践共同体中平等对话、开展主题式议课、坚持以学论教原则三个方面探讨"同在共行"的有效议课策略,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评课议课是基层学校经常组织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观课议课,可以进行有效反思,开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在我们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很多观课议课活动都不尽人意。一、区别两个概念1、"听课"与"观课"。从传统意义上讲,两者是一回事。但也有区别:感观上看,听课用的是耳,观课用的是眼;效果上看,听时可以不用眼,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