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面临"和"面对"在现代汉语中常常被当作近义词使用。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意义相近,甚至在有些语境下两个词都可使用。这就容易造成混淆,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要想正确运用更加困难。本文尝试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把"面对"和"面临"分别放在十种句式中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以便人们正确使用这组词语,同时也可减轻外国留学生学习这两个词语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人们在形容"美"的时候,经常会使用"きれい"和"美しい"这两个词。确实这两个词都担当着描绘"美"的角色。但是,同样是表达"美"的这两个词,任意使用两者之一,却也能带来文章意思和语感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个很特殊的语言现象,构成词的语素一样,但是语素的顺序不同,此类的双音节合成词很多,有的词义相同或者相近,有的则不同。这类词在宽泛意义上统称为同素异序词。论文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现状,"代替"与"替代"的词语意义,两个词的相同点,两个词的不同点,如何区分这两个词,以"代替"和"替代"为例说明同素异序词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4.
“幽雅”与“优雅”这两个词真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俩长得非常相像,都有一个“雅”字,而且它们的读音又相同,意思又非常相近,难怪许多小朋友把它们认错、用错。例如:“园中的迎华亭、翠微阁古朴( ),别具风格。”在这里究竟用哪一个词语呢?是“幽雅”,还是“优雅”?似乎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分清它们呢?我们不仿仔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一个主要方式是看相应的英文翻译,而在《汉语教程》中,"遍""次"的英文翻译都为"time",这无疑会让留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产生疑惑。本文从语义演变、语义、句法等方面对这两个动量词进行分析和区分,并提出"遍""次"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等”和“等等”是人们用错率较高的两个词。它们都经常用在别的词语后面,但是用法和词性都有一些不同。“等”可以担当四种词性:动词、量词、助词和介词。  相似文献   

7.
历来对于柳永的评价都集中在俗和雅的问题上面,他也成为了词坛上受到争议较多的人.诚然在的词中还是存在词语尘下、词格不高、词体通俗这样的缺点,但是绝对不能因此断定他的词就毫无优点.明清时期的一些词评家一方面批判他的词中存在艳俗,同时也从审美的角度对其词中存在"气骨"大嘉赞赏.文章从"风骨"的来源去发掘柳词中存在的"气骨".  相似文献   

8.
"转车"或者"倒车"这两个词语均有"中途换车"义。本文对这两个词的语音、语义、语源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以证明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梁衡先生的散文《夏》(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句话"山坡上芊芊的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其中"芊芊"一词用得并不贴切,我认为此处应该用"纤纤"。先来看看这两个词的词义,芊芊:1草木茂盛的样子,2碧绿色。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芊芊的碧草踏在脚上软软的,正像吃樱花糖。"纤纤: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清代诗人纳兰性德《赤枣子》词:"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这两个词语来形容"草"的情态都是可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语料调查的基础之上,从句法、语义和使用语境三个方面辨析"虽然""尽管""即使"的差别以及组合规律。明确"虽然""尽管""即使"的词汇意义,说明三者所要求的语义环境,在句法层面的组合方式以及语义搭配的选择限制。在句法方面,这三个词常常作为关联词组成转折复句,表现为两个分句预设的对立。在语义方面,这三个词都有连词词性,表示让步。在语用方面,这三个词通常带有转折语气。在词典的编纂和课堂教学讲解中,应细化对这三个词语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2.
颜色词即表示色彩的词。中日两国有丰富的颜色词,红(赤)、黄、绿(青)、白、黑为中日两国的基本色。这些基本颜色词除实指具体的色彩以外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感念。本文尝试从"红"、"白"入手,分析其语义特征探究其所反映两国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称谓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各有特色.汉语拟亲属称谓纷繁复杂,而英语中虽然也有拟亲属称谓,但并不多见,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作者以<狼图腾>中"孩子"和"阿爸"两个词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提出在不同语境下根据人物不同的情感,对同一拟亲属称谓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来传达拟亲属称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English teachers are all aware that there are some terms used to describ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ds in English. A case in point is synonymy, which describes the relations of two or more words with very close meanings. Two less well-known terms, which deserve the attention of English learners and confuse some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 are homonymy and polysemy. This paper explores different ways of distinguishing homonymy from polysemy, tentatively trying to help throw light on these two confusing terms.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Is Slang Only Used By The Lower Classes?“Absolutely not!”Itellmy internationalstudents. There is universal slang that is used by everyon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subcategories of slang used by specific groups. Slang can be seen as a family tree with universal slang at the top representing words that are not only used consistently in the media, but by virtually everyone.  相似文献   

17.
在二人以上随意殴打他人并致人重伤、死亡的案件中,经常出现重伤、死亡的结果仅仅为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犯罪行为人所为的现象。对实施致人重伤、死亡行为的犯罪行为人,可以依想象竞合犯理论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对未实施致人重伤、死亡行为的犯罪行为人,应根据各犯罪行为人有无犯意联络,是否形成I临时共同故意、故意内容是否包含伤害、杀人,各犯罪人的行为与重伤、死亡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相当的因果关系,或以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罪共犯定罪处罚,或以寻衅滋事罪处断。  相似文献   

18.
哲学术语,在当今时代首先是重新审视或重新定位的问题,然后才是阐释发挥问题。人们总是基于通俗的日常语言来理解深奥的哲学语言。哲学术语与日常语言表达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哲学术语不能与日常语言的基本意思相悖。典型之例,在列宁所下的哲学论断里,对斗争这个哲语。他就是有所保留的。但在现今中国哲学界,既认为斗争哲学是悖谬,但同时依旧把斗争性视作矛盾的根本属性,这样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黎锦熙语法体系中所用的一些曾经沉寂的术语,近年来又重现于学术著作,并具有其他术语难以替代的作用。"补足语"在当代语言学中作为一个重要术语指包括宾语在内的一类重要句法成分,与黎氏语法中的补足语有相通之处。而汉语语法现有的"补语"虽然英译相同,却不是一个通用的语法概念,无法代替补足语的作用。名词的"位"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中间层次,近于"论元"这类当代语言学的中间层次术语,对刻画语法规则富有作用,不是所谓的多余层次。"代名词"、"指示形容词"等术语带有明确词类属性,比含义笼统的代词更便于用来阐述语法规则。这些黎氏术语比一些汉语特色的后起术语更适合进行跨语言对比和语言共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流行语不是热门词语,也不是高频词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使用的"流行语"实际上是"热门词语"和"高频词语"的复合体,语言学界应当有自己的流行语定义,我们认为流行语的语言学界定是"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而且具有语法组合或语义组合的创新时,就形成了流行语",这一定义使我们更多地关注流行语的语言形式的创新及其语义演变过程,更有利于理解语言变化的社会动因。流行语具有流行性、创新性、变异性和模因性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