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一部广为人知的小说。作者以其精练、简洁的写作风格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其在作品中擅长运用象征、比喻的写作手法,使作品富有很深的意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在《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中,除了人们广泛讨论的雨、高山、平原等事物外,还有一样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酒在这部作品中如何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描写了一个试图摆脱悲剧命运却惨遭失败的悲剧人物。作品以其浓重的迷惘和悲剧色彩而成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一生写了许多不朽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其最著名的两部。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探识海明威创作思想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一部当代文学杰作,这部作品成功地描写了一战及其对青年人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不可磨灭、不可愈合的。《永别了,武器》是一部反战题材小说,通篇都弥漫着反战思想,作品描述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无情,它剥夺了人类的幸福。同时这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亨利就是海明威的真实写照。海明威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结合富有诗意的语言,对战争作了有力的抨击。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许多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其中《永别了,武器》就是一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海明威擅长运用各种叙事技巧,《永别了,武器》就充分展示了他的多维叙事艺术。通过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时序和人称,揭示该作品的叙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其艺术技巧的成熟,标志着海明威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本文试从爱情主题归于虚幻、人性在现代社会的异化、战争导致的荒谬感和传统悲剧精神的消解等方面对《永别了,武器》做出现代阐释,更进一步地挖掘作品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海明威的《A Fareull to Arms)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顶峰之作。这部小说的标题用了个耐人寻味的“Arms”。“Arm”在英语中一指“武器”,一指“怀抱”。很显然,它使标题具有双重含义:“永别了,武器”,“永别了,女人”。正如这部小说的标题一样,在海明威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两部长篇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中,一直没有离开“战争”和“女人”这两个主题。本文试图从海明威所关注的战争和女人的主题中寻求“迷惘的一代”所经历过的心灵挣扎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作家海明威曾亲历两次世界大战,他创作的关于战争主题的作品表明了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其早期的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就是战争主题作品中的突出代表。《永别了,武器》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深切的渴望与热切的呼唤。环境描写在作品中很好地"映衬"了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9.
欧内斯特·海明威,这位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之一以及“迷惘一代”作家的代言人,是不被列入荒诞派作家之列,因为他的作品不是借荒诞的形式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在思想上却隐含了深刻的荒诞意识。本文将以其力作《永别了,武器》为例,试图分析荒诞意识在这部作品中的表现以及海明威对荒诞人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一部反战小说。作为美国文学里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这部小说里主要描述了战争给美国年轻一代精神和肉体上带来的巨大伤害。本文主要论述了战争是如何迫使主人公费雷德里克.亨利一步步走向迷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