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各种距离跑后血乳酸值、心率与运动成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是糖酵解的终末产物。运动后血乳酸水平的高低,是国内外用以评定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运动后的血乳酸值、即刻心率、运动成绩,可了解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训练效果和负荷反应。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普通大学生在不同距离跑后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我校1985年4月中旬和11月初两届全校大学生运动会与9月下旬新生运动会中,每个赛组随机抽测两名运动员,共测男女运动员123人。经校医院体检,被测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3.
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两周冬训前后女子赛艇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评定运动训练对机体有氧、无氧代谢的作用效果,以及探讨递增负荷运动与血乳酸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100m、400m和1500m三种不同全速跑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选取同一年级同一班共六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方法:分别记录六名受试者全速跑完100m、400m、1 500m运动前和运动后3min的血乳酸值和心率值。结果:两名受试者进行100m无氧运动后,血乳酸值和心率值均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血乳酸值最高达7.6mmol/L,心率值最高达154b/min;四名受试者进行400m和1500m有氧运动后,血乳酸值和心率值升高幅度较大,血乳酸值最高达16.2mmol/L,心率值最高达192b/min。结论:人体内的血乳酸含量和心率大小随运动项目的负荷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氧运动前后血乳酸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无氧运动,而无氧运动前后心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有氧运动。因此,可根据血乳酸值和心率值来评定人体运动的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5.
血乳酸是糖元成血糖的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因此是评定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情况、运动强度、疲劳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目前国内外在冰球训练和比赛中越来越重视测定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值。为了了解我国运动员甲级冰球队在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强度,不同的负荷时间和不同的间歇时间时,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89年冬对我国34名甲级冰球队的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血乳酸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综述及逻辑推理对极量强度运动后血乳酸产生机制提出质疑。指出:1)100m跑后血乳酸浓度升高并非运动中糖无氧代谢直接供能所产生;2)糖无氧代谢产生的ATP与快速合成CP有关。3)极量强度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机制的新认识:极量强度运动时平时,产生乳酸的组织代谢加强;糖酵解释放ATP合成CP的过程加快;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心理紧张;肌激酶反应加强;CP的再合成与糖酵解过程偶联加强。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幼儿乳酸阈值及无氧阈心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33名幼儿乳酸阈及其心率值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5岁幼儿AT时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成人及青少年;幼儿亚极量强度运动后乳酸峰值大多出现在负荷后1min,反映了幼儿机体代谢的特异性.此实验结果可为幼儿有关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研究提供参数,所测得的乳酸阈心率值将为幼儿健身、减肥、增高等运动处方中运动强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男子400m专项运动员血乳酸与血液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极限强度400米跑后,血乳酸的峰值状态和孔酸半时反应状态血液动力学的特征,建立血乳酸与血液动力学关系,为运动训练建立简易的负荷强度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肥胖青少年进行中小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减肥,比较运动减肥前后其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率的变化.结果显示:4周运动减肥后,肥胖青少年体重、体脂率、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血胰岛素等血液生化指标及安静心率、定量负荷运动心率、运动后恢复心率均有所改善.提示:4周的有氧运动减肥可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肥胖程度,改善其身体形态、血液生化指标、安静和定量负荷后心率,对增进肥胖青少年的健康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普通大学生健身跑机体适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学生不同负荷健身跑血乳酸、心率、PO_2、pH、HCO_2~-、BE,utp/ucr 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不同负荷健身跑中各有特点,分析运动过程及运动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筛选出人体用时少、效果佳、易接受的理想负荷,以指导大学生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达到优秀竞技能力水平,不仅要求增强呼吸循环功能,还要求提高骨骼肌的代谢能力.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可反映骨骼肌代谢水平的高低,运动中肌肉的疲劳与肌肉中高乳酸浓度有关.随着近年来微量采血测试乳酸技术的发展,血乳酸指标已成为科学训练中制定训练方案、监控运动强度、评定不同训练手段效果的重要方法.运动时乳酸的生成和运动后消除的特点、规律,以及血乳酸指标和心率相结合在不同运动项目训练中的应用,是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相似文献   

13.
张华  李骁君 《体育科研》2004,25(6):64-65
为建立陆地摇帆训练模式,对16名男子帆板运动员分组进行训练,并以血乳酸作为监控指标,结果表明:帆板运动属于起航和冲刺阶段无氧代谢为主的项目;大负荷陆上摇帆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中起航和冲刺能力的训练手段;血乳酸可作为大负荷陆上摇帆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人的心率过高、血乳酸堆积都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尤其是是运动员更要注意。人体的心率、血乳酸在不同程度的运动中是会产生相应改变的。本文通过定量负荷、递增负荷、高强度负荷及间歇休息等方法进行赛艇训练,对青年赛艇运动员的心率、血乳酸变化和训练成绩进行分析,对增强血乳酸耐受力、提升心率的灵敏度,增强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和提升训练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帮助教练在进行训练时可选择合理的训练方法,根据运动员不同的心率、血乳酸变化特征来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进而提高青年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来探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评价有氧耐力和乳酸无氧阈在赛艇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测试对象:辽宁省女子赛艇运动员21名,年龄22.2±2.6岁,身高180.4±2.0cm,体重72.8±3.2kg。结果表明,经过两周的训练,在完成同样负荷运动时,队员的心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意义。分析与讨论:女子赛艇运动员训练前安静时血乳酸平均值为2.33±0.88mmol/L,训练两周后为1.66±0.79mmol/L,均明显高于上述正常水平。安静时血乳酸的增高可能与前一日的大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两次跑台试验法评定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方法:以10名女子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让受试者在Manark839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两次跑台运动实验,使用便携式血乳酸仪测量运动员在两次跑台运动后的血乳酸值.结果:第一次定量运动负荷后,△Lamax最大值为11.1mmol/L,最小值为6.93 mmol/L;第二次极限负荷强度下,最大血乳酸值出现在第5min和第3min,平均值分别是8.57 mmol/L和8.44 mmol/L.结论:定量负荷下血乳酸变化反映了拳击运动员ATP-CP储备水平;极量负荷下拳击运动员持续运动的时间以及最大血乳酸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反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100m、400m、800m和1 500m4种不同距离全速跑后血乳酸的变化,选取9名志愿者参与实验。结果表明,4种距离全速跑后血乳酸值受主要能量供应系统、运动负荷强度以及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距离负荷后的血乳酸值比运动前有明显增加,在不同距离项目之间血乳酸值呈现一定差别,表现在血乳酸含量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这种特点可以利用血乳酸评定运动负荷强度以及科学指导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间歇期短距离快速跑的生理生化负荷强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选择我国16~17岁的少年足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心率和血乳酸在短距离快速跑训练中的变化,并对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特定年龄段的运动员生理、生化负荷强度水平,并提出适宜的负荷强度安排。方法:测定跑动过程中不同时相段的时间;对不同间歇期心率进行现场采集;测定运动前、运动过程中和恢复阶段的血乳酸。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内容:测定运动员30mxl5次跑(两种不同间歇,30s和60s),比较跑动时间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论:足球运动员宜在较短的间歇中具备不断的快速冲刺跑能力,30mR30s的练习方式能够体现这一特点,但须在跑的次数安排上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递增负荷运动后肌氧和血乳酸的恢复特点及特征性指标的关联性,探索恢复评价的有效指标与科学化手段.方法:14名赛艇轻量级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采用静止休息的方式恢复至安静状态.用近红外光谱术(NIRS)监测运动时及恢复期主动肌氧含量的变化,提取肌氧恢复幅度(H)、半恢复时(TR),计算肌氧半恢复速率(RHbO2).在运动停止后即刻及恢复期测定血乳酸,找出峰值(Blamax)及峰值出现的时间(t)、恢复至30min时的血乳酸浓度(Bla30),计算乳酸清除速率(RBla).结果:肌氧含量与血乳酸的变化与氧化代谢水平和恢复程度相适应.肌氧半恢复速率RHbO2和血乳酸清除速率RBla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791,P<0.01),回归方程存在显著意义.结论:肌氧和血乳酸的变化在内在机制上存在必然的联系,可以反映机体的恢复水平和氧化代谢能力.将RHbO2取代传统指标RBla应用于代谢能力和恢复评价具有可行性;NIRS为训练监控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低压氧舱模拟高原训练,测定在相同运动强度下(800米竭力跑)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血乳酸、血氨水平的变化,证明: 低压氧舱训练可提高负荷对身体的刺激强度,加速提高人体机能能力,体内的乳酸、血氨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训练.结论: 低压氧舱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