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便产生了教学,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生命力.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是非常僵硬死板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单纯的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要把日常生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人性化、灵活化.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因此抓实课堂,拓展课堂,走进生活,对达成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方式的开展,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白霞 《甘肃教育》2014,(20):54-54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让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曹秋红 《新疆教育》2012,(5):143-144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多访问”、“再现生活,巧演示”、“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陈庆华 《教师》2013,(26):68-68
语言来源于生活,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明确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口号式语言泛滥,缺乏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  相似文献   

1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语文教学内容是生活信息的记录,因而语文教学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使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  相似文献   

14.
沙延秋 《新疆教育》2012,(20):14-14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为了让智障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化场景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高效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8.
孟佳君 《快乐阅读》2012,(19):110-11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9.
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的误区,走进生活,让学生真  相似文献   

20.
曾小平 《新疆教育》2012,(18):189-190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