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场作文,你拿什么打动阅卷老师?答案是多方面的,但离不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文章犹如造房子,框架结构(主旨、构思、选材等)固然重要,可外部(语言)装潢也不容小视.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语言更绚丽多彩赏心悦目,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呢?笔者认为要从这几方面加强训练:"精挑装潢材料","巧用装潢材料","独布装潢妙局"和"力求含蓄风趣".这样,你的作文就有可能逃过低分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新一届学生的作文指导,"两条路线"同时推进.一是"作文打假",一是引导学生走进"滚滚红尘",走进生活.事实上这两件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不走进"红尘","脱假"之后,孩子们就会茫然若失:作文不能胡编乱造了,不能虚张声势了,那写什么呢?怎么写呢? 我告诉孩子们,作文就是"遇见"和"看见".老老实实地把你所遇见的,你所看见的,你所想到的记载下来就是写作.这一点儿都不难. 可是孩子们觉得很难很难.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话题作文"一度独领风骚,后"命题作文"再度一枝独秀,07以来或异彩纷呈,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都闪亮登场,或百家归综,如江苏淮安的07中考作文题,题目中既有所提供的材料,也有供考生的选题:"健康心态,点亮人生","快乐地做好我自己"既可选用其一作为命题,也可择取其一作为话题,其灵活性,综合性不言而喻。一、"系统化"作文教学理念和做法,作文训练无时没有,无处不在。多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主要着力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三大块去考查学生能力,在教学和训练这三大块时,我不是"专项训练","条块分割",而是采用了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我的"系统化"策略还融会在媒体作品的教化中,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影、电视。二、作文素养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阅读,表达,写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定向积累",打造中考高分(满分)作文,找准兴趣点和能力点,全力打造中考精品作文。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内容丰富,但散见于各种文章、讲话、题辞中.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作文教学思想,以期对今天作文教学改革有一些启示.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是生活","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作文观,与新大纲注重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将作文"作为生活、生存方式对待"的主张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一贯强调"做人和作文的统一","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的写作态度,对今天革除学生虚假作文、"人文分离"的弊病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题,在原来作文话题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命制了一些关系型的话题作文,如"小和大","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自卑与自强","成长与追求","痛苦与成功"等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学理论家杰克·韦伯在论述小说创作的开头时说:"写好第一句、第一段,这比什么都重要。"可见,一篇作文的开头至关重要。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凤头赢得百媚生",特别是对写作时间和阅卷时间都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开头是否漂亮,直接关系阅读老师对整篇文章的评判。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凤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在众多作文中脱颖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教学上的一块软肋,许多教师苦于无从着手指导。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着缺乏素材、缺乏个性和创新、不会布局谋篇等现象。从"勤于积淀、厚积薄发","乐于创新、不落窠臼","善于谋篇、华丽成章"等层面着眼,寻求学生写出创意作文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改善学生"下笔难成文"的习作现状。  相似文献   

8.
理性对待     
正浏览学生作业时,我看到八年级思品练习册(上册)中有这样一道题:作文现"网语",表达"键盘化"。"作业写到晚上11点,真是杯具!"一位教师感慨:一篇学生作文里面的几个词语,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还有,"大虾"代表"大侠","餐具"是"惨剧"的意思,"童鞋"代表"同学","油墨"是"幽默"的意思……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人家肯定会送你一个词"OUT"!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阐述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践行这一理念的三点感受,即"回归真作文状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人作文先教人做人".  相似文献   

10.
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大大降低了他们对作文的热情以及写作的效果。"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紧紧地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情绪。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创作源头,如何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范文引导、主题活动开展、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方法,让作文的源头活起来,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题目为"让我(自己)……起来吧"的作文比赛中,绝大部分同学写的作文大抵是"让我坚强起来吧","让我成熟起来吧","让我孝敬起来吧","让我沉稳起来吧","让我刻苦起来吧","让我自信起来吧"……唯有贵阳海洋文化艺术学校的张家雯同学写的是《让自己"二"起来吧》,题目就令人眼前一亮,内容更是出彩.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教学是指导、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相似文献   

13.
黄晓维 《生活教育》2014,(9):117-119
正作文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词,一是"情感",二是"能力","情感"只能靠"激发","能力"只能靠"习得"。由"技"到"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小用"走向"大用",才是作文教学的"王道"一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叶圣陶从来不教孩子写作文。他只是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念作文,听着听着就问一句:"这儿什么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14.
耿波 《语文天地》2013,(2):64-65
作文教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等教学要求,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觉,沟通见解"。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真情作文","以我手写我心"。高中生作文之所以空洞肤浅、矫揉造作,主要原因是思维禁锢、评价错位。教师可通过比较阅读、观察生活、虚实相生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选材奥妙、触动写作灵性、打造动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瓶颈在作文","作文的瓶颈在议论文","把学生教得像个人一样,主要要教会学生思考"……这是今年4月1日,福建师大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在全国首届"高中议论文教学高级研讨会"上的发言开场白.  相似文献   

17.
个性作文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引发真情实感,培养发现问题、哲理感悟能力,激励学生大胆亮出个性,让鲜活生动的文字助你成功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8.
许加平 《语文天地》2013,(18):35-36
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竞艳,然而,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仍然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作文教学领域仍是山重水复,春光不现,作文教学陷入"以文为本"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为学生的自主协作提供有利  相似文献   

19.
周雪莉 《辽宁教育》2012,(15):71-72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拿别人的伞做好事","捡起4张500块钱,还给老大娘","出门捡到一亿元,10元一张,叠起来有语文书那么厚"……这是从一些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段落。我们初读这些"逼疯老师"的"神作文"时会忍俊不禁,但再读之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是现在的孩子离现实生活太远了吗?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