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手竿钓鱼,无论是钓到小鱼,还是钓上大鱼,扬竿时,竿线都要呈现出一个角度,这个角度比较科学、正确的应为45°左右。钓上小鱼(如500克以下)可直接提鱼上岸;但是,钓上大鱼(如4千克~5千克)就要认真对待了,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遛鱼过程方能擒获。在钓鱼活动中跑大鱼的事经常发生。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①本来是用来钓鲫鱼的小钩、细线在混养鱼塘垂钓,突然遇上3~4千克重的大鱼,断线跑鱼在所难免;②有的钩未拴牢,钓上大鱼脱线鱼跑;③操作不当而跑鱼。这是相当重要的原因。钓线并不细(直径0.235毫米~0.24毫米),钩子也不小(依势尼7号钩),可是有的人硬…  相似文献   

2.
黄英忱 《垂钓》2001,(11):35-35
手竿“8”字遛鱼法,是广大钓友熟知的一种较为科学的遛鱼方法,本文不再赘述、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手竿较软、钓线较细、钓钩较小且钓上大鱼时,采用它就很难奏效。因为采用“8”字遛鱼法的前提是竿线能承受住大鱼的重量和冲击力,一旦这种力量超出竿线的承受力,就很难使用。勉强为之,不是竿折就是线断,使大鱼逃之天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钓鱼》杂志1999年第九期“编者的话”《钓大鱼切勿打开止旋钮》提到,用海竿钓上大鱼,打开绕线轮的止旋钮(逆止开关)遛鱼是错误的操作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认为此说是不全面的。钓友们使用的绕线轮,有的带曳力装置,有的不带。如使用不带曳力装置的绕线轮钓上大鱼时,无法自动放线,只能靠打开止旋钮(俗称锁),用手控制绕线轮遛鱼,否则,会因绕线轮无法放线收线而断线、折构或拉豁鱼嘴导致跑鱼。 十几年前我购置了海竿和不带曳力装置的绕线轮,起初由于不懂得放线遛鱼,好多次钓上大鱼又让鱼跑了。后来经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4.
手线,又叫拉砣、底钩。它经济实用便于携带,在海竿较普及的今天仍占有一席之地。在使用手线的钓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初学者,他们有时也能遇到大鱼咬钩,只是由于缺乏遛鱼的经验,不是手忙脚乱就是猛拉硬拽,结果搞得钩断鱼跑,悔之莫及。  相似文献   

5.
遛鱼四忌     
王志保 《钓鱼》2006,(17):25-25
钓上大鱼,遛鱼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鱼在水中,行动敏捷自如,冲击力量很大,而人站在岸上,行动难免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与限制,操作稍有不当,就会断线跑鱼。虽然钓组具备一定泄力功能,但再好的钓组,其泄力功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我认为,遛大鱼切不可犯以下四  相似文献   

6.
旋压式渔线轮曳力的功能,是当大鱼上钩要线时,适时地放线,从而减轻竿、线和钩的负荷,保证渔具的安全。同时,亦消耗了鱼的体力,有利于遛鱼、抄鱼上岸。因此,正确地使用渔线轮的曳力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是能否钓获大鱼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抛竿     
张炎冰 《钓鱼》2011,(8):21-21
钓鱼雅称垂钓,垂线而钓。钓法是"羽沉知食驰",用钓线固定的手竿,中小鱼直接甩鱼上岸,遇大鱼以柔克刚,在控遛中消耗鱼的体力,然后用抄网抄鱼。  相似文献   

8.
湖南钓友武焕鸣来信称:用手竿垂钓,经常发生断钩折线,渔友们为我分析原因:有的说是钩小线细所致,有的则认为是操作不当造成,究竟什么原因断钩折线,请予以指点。垂钓时的确经常发生断钩折线,但情况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有以下一些原因:小钩细线碰上大鱼;操作不当,钓具组装匹配不合理;还有使用劣质钩线等。在垂钓时有时用小钩细线钓上大鱼,但这要有许多先决条件,例如钩线虽小,但它们是优质产品,具有较强的拉力,垂钓者又是老钓手,遛鱼技术娴熟,再加上水面无障碍,且有得力帮手等。但是如果专门去钓大鱼(大鱼姑且定为2千克)…  相似文献   

9.
论“抄鱼”     
《钓鱼》2007,(21)
有许多钓友对于选钓位,调配鱼饵、组合钓组、调整浮漂等诸过程精细之至,大家平时谈论的也多是此类问题,往往忽略了钓大鱼的重要一关—抄鱼,致使下了很大功夫钓上一尾大鱼,又用很大力气去把它遛乏,但往往在最后一刻把它"抄"跑了,令人扼腕叹惜。  相似文献   

10.
如何拿大鱼     
张东明 《钓鱼》2005,(5):18-18
钓住大鱼是一回事,能不能拉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为什么有很多钓手,特别是些新钓手钓不住大鱼,不是滑钩逃跑就是折竿断线拉不起来呢?这除了钩小、线细等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外,主要还是没有掌握住起竿遛鱼的技巧。就此,根据我多年垂钓的体验,做一肤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朱剑飞 《钓鱼》2013,(13):23-23
抄网,是钓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台钓中更是离不开抄网。大一点的鱼,没有抄网还真不好拿。一般而言,会钓鱼的都说要把鱼—尤其是大鱼—遛翻了才能用抄网拿鱼。过早用抄网会鱼跑线断,让钓手懊悔不已。但是在实际垂钓中,有时并非如此,我觉得顺势而为用抄网更好,不但跑鱼率大降,也增加了另一种钓鱼乐趣。  相似文献   

12.
钓大鱼三七调 手竿搏大鱼一直是个难点,前几年出现过好几种手竿搏大鱼的理论,如横"8"字遛鱼法和平"一"字遛鱼法.我们知道,鱼竿和钓线的弹性都有耗鱼体能的功效.由于这种弹性的存在,鱼不论是在向外逃窜,还是在沿岸平行游动,都不间断地受到竿的拉力.鱼在向外逃窜时,钓手会不断跟进,但是越跟进钓具受到的拉力越大,险象环生;鱼向回走时钓手即使一时不注意,竿也可以不间断地施加一定的拉力,这是钓具在钓大鱼时的自动遛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温和 《垂钓》2007,7(2):33-33
在我们当地,有一种钓鱼的经营方式十分有趣,它叫“搏鱼”。一般是在一个只有羽毛球场大小的池子里,放养着鲤鱼和草鱼,小的一公斤,大的三公斤左右,钓具由老板提供,不允许自带钓具。鱼竿是一根直径10毫米左右的竹竿,近2米长,钓钩是伊势尼5号散装钩,最薄弱的环节是线,用的是散装鱼线,直径在0.1毫米内,稍微用力即断。游戏的规则是以这套装备钓上的鱼归钓者所有,期间不许用抄网,不许别人帮忙,只能靠钓者的遛鱼技巧,把鱼遛乏了后,再借助水的浮力把鱼提升至水面,然后直接用手掐鱼上岸,整个过程至线断结束,如果没有收获就得自认倒霉,因为每根线就要15元。  相似文献   

14.
遛大鱼,首先,要先找空场。大鱼上了钩,聪明的钓者要赶紧带竿绷线,将鱼领到远离障碍物的地方,免得挂线跑鱼。其次,要熟练地使用绕线轮,调控好曳力装置。  相似文献   

15.
生手碰到大鱼,十有六七空欢喜,而成手、老手钓住大鱼,则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很少会有跑鱼之虞。可见同样的遛与抄,个中学问深矣,名堂大矣。 1.遛鱼。大鱼上钩时,若钓位左右有较大空场,钓者应带竿绷线,将鱼“领”至空场处,避免与其它鱼竿绞线,为搏鱼留出足够回旋余地。竿体应尽量立起,充分发挥弹性张力。此一弹性张力,不但可在鱼的摆挣中不断消耗其体力,而且一旦鱼回头激逃,那么除了在曳力自动出线等诸般缓  相似文献   

16.
怎样遛鱼     
河南读者李华来信称:几次钓到大鱼,皆因操作不当,将上钩的鱼弄跑了,究竟怎样遛鱼呢? 遛鱼,是垂钓中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每个钓手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掌握一些遛鱼的技巧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论“抄鱼”     
王啸 《钓鱼》2007,(11S):46-46
有许多钓友对于选钓位,调配鱼饵、组合钓组、调整浮漂等诸过程精细之至,大家平时谈论的也多是此类问题,往往忽略了钓大鱼的重要一关——抄鱼,致使下了很大功夫钓上一尾大鱼,又用很大力气去把它遛乏,但往往在最后一刻把它“抄”跑了,令人扼腕叹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13,(18):20-21
我重新坐回到钓箱上,平静心绪,心平气和地和大鱼慢慢周旋。反正在我看来,这条大鱼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鱼)"了,我也并不急于知道是条什么鱼,但从挣扎动作来判断,应该是条大鲤鱼。我有意想过过"短竿、细线、小钩遛大鱼"的瘾,也有利于从中掌握小钩细线遛大鱼的技巧动作和心得要领。  相似文献   

19.
按理说,凡是钓鱼线(仅指单丝尼龙线),根据其线径的大小,各自都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在施钓中,上钩的只要不是过分超过钓线抗拉强度极限的大鱼,只要钓者恰当运用钓竿的弹力,巧施钓技,钓线是不会断的。然而,在垂钓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当鱼上钩之后,钓者正在扬竿提鱼上岸或遛鱼时,钓线突然断掉,鱼逃之天天,这是什么原因?有些钓者归咎于钓线质量低劣。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仅是原因之一。所谓劣质线,实际就是指的渔网线。  相似文献   

20.
钓大鱼中的“拔河”指的是人、鱼各把竿、线的一头反方向拉,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跑鱼。“拔河”常常出现在钓者发现鱼咬钩后提竿的瞬间或较短的一段时间里。遛鱼过程中也会发生,但比较起来少一点。因为起竿时,鱼钩突然刺进鱼嘴,大鱼负痛受惊,就会把浑身的劲爆发出来拖着钩、线、竿向外往深水方向逃窜。这时鱼竿一下子还没提起来,人、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