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亚瑟·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在近期举行的国际新闻峰会(International Newsroom Summit)上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印刷<纽约时报>,日期待定."  相似文献   

2.
《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亚瑟·苏兹伯格日前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印刷《纽约时报》,日期待定。外界传闻称,该报将在2015年停止印刷。  相似文献   

3.
对自己以网络形式发布的内容产品直接收费,是传统纸媒梦寐以求的事情.<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5月就曾经对此作出尝试.当时,<纽约时报>将评论和专栏作家文章作为"时报精选"(Time Select),要求没有订阅<纽约时报>纸质版的读者支付每年49.95美金的订阅费在线阅读(已经订阅了<纽约时报>和集团所属的<国际先驱论坛>纸质版的读者可以免费浏览).  相似文献   

4.
李翔 《传媒》2004,(2):40-41
在西方,人们相信,每一份报纸、杂志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特纳.特里奇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中描述:当卡特里奇知道他将在<纽约时报>获得一份工作的时候,他每天都会买一份<纽约时报>,模仿时报的行文风格写文章.那时候,他还在<芝加哥太阳报>作记者.此后,卡特里奇的职业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同纽约时报那种长长的不加标点的句子为主的行文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马路 《出版经济》2003,(11):20-22
<纽约时报>是由雷蒙德和琼斯于1851年创办的,经过了150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这家报纸已经成为北美发行最大的日报之一,并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不仅出版<纽约时报>,还拥有<波士顿环球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另外16家报纸,同时还有8个有线电视网、2个广播电台和40多个网站,年收入达30多亿美元.在<财富>杂志的"最值得羡慕的美国公司"排行榜上,<纽约时报>名列出版业首位.<纽约时报>的社论评论到位,内容信息量极大,新闻观点新颖独到,对社会负有极强的责任感.她的头版新闻经常被其它媒体参考和引用,这也充分反映了她在社会中的独有价值.<纽约时报>能有这样的地位是和她长期的坚持自己的品质追求和坚持自己特色经营密不可分的.她的经营之道就是她的成功之道,分析一下她的经营历史和经营方略无疑对我们是有益的.<纽约时报>的经营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报纸的广告和发行业务受到新媒体越来越有力的冲击。在美国,《纽约时报》等一些领袖级的媒体都已经停止了纸质版的印刷,足见这个时代转型之剧烈。但是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纽约时报》仅仅只是停止了纸质版的发行,转而对电子版进行更大的投入,它并不是倒闭,也不是败给了新媒体,它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丝毫不减。《纽约时报》的做法我们  相似文献   

7.
<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纽约时报>传统的版面风格高贵、严肃,但拘谨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称为"灰贵妇". 1975年,<纽约时报>的执行总编辑艾布·罗森索对版面作了历史性的改变,将报纸分为A、B、C、D四个单元,针对不同读者,设计推出了多种专刊.当时<纽约时报>的经营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由于这次成功的设计,营业额骤增,一下子扭转了劣势.这种分为四个单元的编报方式也引得其他美国报纸纷纷效仿.  相似文献   

8.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选择,我们终于找到最合适的图片总监."2004年4月,<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毕尔(Bill keller)在写给全体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宣布:"米希尔·马克娜莉(Michele Mcnally)将于2004年6月成为时报的新任图片总监."这一事件的双方:<纽约时报>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而米希尔·马克娜莉则在<财富>杂志当了18年的图片编辑.他们之间的联姻颇费周折.  相似文献   

9.
<纽约时报>社论版的权威性、影响力应归功于其运作机制. 管理特色 <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对于社论政策立下了指导性原则,这种原则一直深深影响着的<纽约时报>社论版管理运作机制.他在1923年写给<水牛城晚报>驻华盛顿特派员的信中说:"社论委员会并不决定报社的政策,一如总统的内阁部长并不决定总统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1日,美国<生活>杂志以每周五增刊的形式,夹在美国各地70多份报纸中发行了,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迈阿密先驱报>、<纽约每日新闻报>和<丹佛邮报>等多家大报.这是<生活>杂志第二次复刊,其初期发行量为1200万份,沿用当年红白两色的图标.<生活>杂志执行编辑比尔·夏庇诺说:"<生活>杂志是我们对历史的记录.那些照片和形象已经烙在我们的脑海中.我希望并相信新的<生活>杂志将同样能够做到."  相似文献   

11.
曾经获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凯瑟琳·拉斯基继<糖衣时代><世界上最美丽的屋顶>等作品后,又隆重推出了<猫头鹰王国>系列丛书.该书一经面世,就成为<纽约时报>重点推介畅销书,全球销量达3000万册.2007年由湖北少儿出版社引进版权,2009年9月印刷发行.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该书便成为了2009年10月开卷少儿类畅销书榜单上最大的"黑马",首次上榜并夺取第三名的宝座.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出纸质版是否有普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将放弃印刷媒体,主要靠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同时出版周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在网络媒体不断兴盛和纸媒日趋下降的发行量之下,美国不少学者早就发出纸媒消失的"警告".  相似文献   

13.
报纸读者数量减少,不仅使报纸销售量减少,广告数量也在减少.这种恶性循环,让全球报业面临危机,纵论美国的"百年老报",<纽约时报>(1851年创刊)、<华盛顿邮报>(1877年创刊)、<洛杉矶时报>(1881年创刊)、<华尔街日报>(1889年创刊),也面临着考验.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16日晚,八万名红军战士跨过江西境内的于都河,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长征.对此,当时的中国报纸没有任何报道,而<纽约时报>也是事隔一个月才有篇6行字的消息.50年后,<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沿着红军长征路线步行,重新体味老一辈革命者在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看看革命老区的人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与此同时,一位美国记者也正在费尽心机地考证长征路上的每一个细节.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作家、曾担任<纽约时报>副总编的索尔兹伯里.  相似文献   

15.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0,(19):79-80
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亚瑟&#183;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在近期举行的国际新闻峰会(International Newsroom Summit)上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印刷《纽约时报》,日期待定。”  相似文献   

16.
王一义 《传媒》2010,(11):28-29
新旧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态势。当今,全世界的传统纸媒都在寻找融入新媒体的模式。前不久,百年大报《纽约时报》宣布,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印刷而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产品是实,品牌是虚,只有实,没有虚,产品卖不好.<经济观察报>原总编何力曾说,与其他行业相比,"我们生产的报纸读者看完后就会送回垃圾场.十年、二十年下来,我们留下了什么?<纽约时报>经营了一百多年也不过只有一个办公楼、一些固定资产."何力认为,做媒体就是在做一个"牌子",很多年,经营下来得到传承的就是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句话现在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可是在我们的一些媒体上,挂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等诸多西方媒体电头的消息却渐渐多了起来,出自国外一些街头小报的消息甚至堂而皇之地上了我们某些网站和某些报刊的要闻栏目.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当然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但我们也绝不应该忘记,我们是中国的媒体.不是美国媒体的传声筒,更不是"垃圾新闻"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9.
"刊登所有适合刊登的新闻",新闻同行对这个口号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出现在每一份<纽约时报>的报头下. 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接办<纽约时报>,当时正值便士报风行、黄色新闻泛滥,为了扭转低俗化的报道倾向,突出自己报纸的风格定位,他提出要作庄重、严肃的新闻,而"刊登所有适合刊登的新闻"便是奥克斯新闻追求和办报理念的体现.<纽约时报>自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媒体口号的形式与包含的理念则随着报纸的发展而传遍全球.  相似文献   

20.
一 虽然美国大量地方性报纸都设有全国性内容的版面,但只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拥有足够的资金全方位展开全国性报道.这三大报本来具有各自不同的定位、读者和广告客户,但在开展全国性报道竞争中却趋于一致了.<纽约时报>对它在美国东海岸拥有最多读者和广告客户的情况已不满足,开始野心勃勃地进行全国性扩张;<华尔街日报>则刚刚花费了昂贵的代价重新设计版面和重新定位读者.这两家报纸无奈地承认:他们的所有努力使得两家报纸都有点像<今日美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