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写不出好的作文。以往人们有种观点,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是由于缺少“生活”。为了解决这汪“源头活水”,很多老师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生活”。比如在春天或秋天让学生春游或秋游,叮嘱学生要认真观察.回来之后写游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活源泉。因此语文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感悟生活,积累和准备写作的材料。我告诉学生,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即使生活在狭小的教室里,也不缺少素材,哪怕是身边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没有材料可写"可写。要解决学生这一大难题,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4.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这位小作者也不例外,在以往写作文的过程,搜肠刮肚也写不好.自从遇到了吴老师,写作文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学生在这个阶段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也有欠缺,写作文对他们而言就是"凑字数"。学生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行文逻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作文课的兴趣非常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在作文中注入生活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丁凤亮 《考试周刊》2012,(93):57-58
学生怕写作文,感到写作文难,究其原因是无材料可写。一篇作文布置下来,学生不是胡编乱造,就是翻作文选,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将自己看过的作文中的材料改头换面,以求完成任务。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有东西可写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7.
一、要教师做"有心人"学生写作文最缺乏的就是"灵感",这灵感来自于哪?寻求根源就是"素材积累"。作为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学生初学写作时,就要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抄写好词、好句,读小短文、小故事等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今后大量的写作做好铺垫。如,我在教学中会经常给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现在许多语文老师所困惑的一个难点;作文也是学生的一个难题。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拿到题目后不知写什么,无从下笔;只要一写作文就胡编乱造,漏洞百出,而且故事情节都编得千篇一律;看书少,脑中没有太多的词汇。想表达却不知用什么来说;没有良好的作文习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最头痛的是写作文.提到写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害怕,而且产生厌恶作文的现象。一直以来如何使小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能力,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常常听老师们讨论,说每次让学生写作文时,同学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又写作文……怎么写作文呀!写什么呀。”这让老师很头痛。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不得法,致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得先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怕写作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无话可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组织有趣的活动,拓宽写作渠道;多渠道观察,丰富写作素材;多现场指导,力求把作文写真。  相似文献   

12.
记得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语文老师经常在有的学生作文后面写如下评语"此文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可如今发现我们一些学生的作文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当然更多的是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毫无新意。新课程标准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深入生活,增加阅读——创新思维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积累太少,缺少生活经验,缺少知识跨度,缺少实践操作。怎样去积累?关键要深入生活,增加阅读。"艺术来自生活",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情绪饱满地投入创作。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锻炼学生字、词、句等语文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作文教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很害怕写作文.甚至很厌烦写作文,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没有什么好写.有的不知道怎样着手.有的只是一堆材料的简单罗列.有的写出来的所谓作文病句一大堆……其实.不论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还是喧闹活泼的校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不懂得留心观察,不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并有意识地积累资料.才使作文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资料,勤于练习,就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学生写作文缺少写作激情和欲望,不善于组织已积累的素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巧用材料:情景再现;模拟对话;纵横扩展;反弹琵琶;同类堆叠。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大部分学生能写作文,却不喜欢写作文,更不知道怎样写好作文。李炳亭先生说过:能让学生学进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能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进而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6.
刘小阳 《湖南教育》2002,(10):52-52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作文课上总是长吁短叹,抓耳挠腮,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下课铃声一响,他便猴精似的蹿到会写作文的同学面前,抢过作文,嘴里说:“欣赏,欣赏。”“借鉴,借鉴。”然后面露喜色,七拼八凑,草草完成任务。有一天,他主动送日记给我检查(我要求学生写日记,送不送给老师检查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一看,日记内容还比较丰富,也有些深度。我当即在文后批阅:“你的日记写得这么棒,老师在内心深处为你高兴。此篇日记颇有深度,祝贺你成了生活的有心人。老师期待你下一次佳作的出现。”接连几天,他都主动送日记给我看,但…  相似文献   

17.
霍三振 《考试周刊》2012,(11):42-42
一谈起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有很多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难在哪里呢?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写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我觉得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乐于表达,从而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那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心得,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邵海慧 《成才之路》2010,(21):I0007-I0007
高中作文"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使得教师、学生都必须重视它,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内容比较空洞,学生在选材立意上缺少创造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害怕写作文.一谈起写作文就觉得是个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事。  相似文献   

19.
朱丽英 《考试周刊》2013,(88):59-59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从而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文章围绕作文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林 《学语文》2007,(2):39-39
中学生怕作文课,怕写作文,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让作文成为学生的期盼,笔者作了一些尝试:1、提前布置作用业,作好心理铺垫学生作文的题目或话题通常是在作文课上,由老师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写作,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苦于无材料可写,常常眉头紧皱,即使写出来,也是为了完成任务生拼硬凑,久之,就怕作文课,怕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