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概念,高校就业率统计均是指以发放派遣证为标准,而发放派遣证的条件是正规就业,但实际上,从就业去向上讲,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所以,应扩大“就业”概念的外延,将非正规就业纳入到就业渠道中来。高等学校务必以大学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及其人生走向,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模式、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远志 《文教资料》2008,(20):185-187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正规就业因其灵活多样性,已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方式.要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必须加强就业教育,改变就业观念,深化制度改革,破除就业壁垒,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支持,形成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并存,相互促进和合理流动的就业格局.  相似文献   

3.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传统的正规就业之外实现非正规就业,是不失为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的一条途径.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方兴未艾,并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提高对非正规就业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促进和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4.
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传统的正规就业之外非正规就业,是不失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的另一条途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方兴未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并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提高对非正规就业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等措施,促进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现状的研究表明:农民作为非正规就业的主体对继续教育有着强烈需求,而兼具形式灵活、专业多样、收费合理、层次分明等特点的自学考试,是非正规就业者实现非正规向正规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将增加至338万。2003年、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3年9月初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1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3个百分点的增长,给我们的感觉似乎2004年就业率比2003年也只不过好一点点,但是究其基数之大,我们便不难发现,增长了3个百分点就说明50多万人已经成功就业。那么2005年呢?高校毕业生基数为338万,就业率要想与2004年的73%持平,就要再为40多万人解决就业问题。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紧过一年的严峻局势,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信,在总结前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viwill 《大学生》2014,(22):25-27
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高校今后每年发布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4月,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编制的首份《201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网络发布,数据的内容细化到各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趋势等,希望以此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回应社会关切。2014年就业更难季,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依然是: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的就业类别包括:签约就业、国内升学与出国留学、自主创业、其他就业(包括应征义务兵、参加国家与地方项目、科研项目助理、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与十年前最大的区别是,在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很多高校已经把"自主创业"单独作为一类就业方式,不再放在"灵活就业"后面的括号里。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据34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效数据统计,截止2003年月12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87.6%,未就业率为11.7%,不就业率平均为0.7%。另外2003年12月底与6月底高职高专男女生的就业比,调查统计分别为:1.22:1与1.29:1。  相似文献   

9.
2009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通过升学、出国、志愿服务、签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以及自由职业等多种形式,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8.44%,同比增长了1.39个百分点。总结分析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因于学院积极调整学生就业心态,鼓励学生服务基层:扶持毕业生创业,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以及开发实训基地、合作伙伴的有利资源,开辟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等多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煤炭行业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为了帮助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整理统计了该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招生形式喜人,录取分数线超过一本线50多分,招生规模在80人以上;系统调研了近五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结果表明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直接就业率有所下降,读研率逐年提高,出国留学学生有所增加,读研和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互为消长;提出了保障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现行就业率 统计办法、统计时间、公布方式 要保证各高校间的就业率存在可比性,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首先就要对就业率统计公式、统计办法、统计截止时间、公布方式进行统一。 以 2004 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为例: 1. 毕业生就业率 =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100% 其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是指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有明确接收单位证明及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不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及其他原因不参加就业等的毕业生。 毕业生总人数是指全部毕业生人数(含结业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就业模式正在从正规就业逐渐转向非正规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模型,指出必将有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得不非正规就业、甚至非自愿性失业。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展实证分析,指出非正规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制度、加强引导教育、构建支持体系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没有区域优势的鸡西大学,2000年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每年都超过90%,2009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0年来,我校在“爱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就业工作,先后历经了提高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三个发展阶段。我们的体会是: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入围标尺:对口就业率≥80%对口就业率是指大学毕业生中自己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达到有机统一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列出了2011年度对口就业率较高的个本科专业由高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尤其1999年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而专科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就业难度更大。据有关统计: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本科生为80.8%,专科生为50.1%;2003年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共212万人,约有70万大学毕业生在12月底前仍没落实就业单位。另据统计  相似文献   

16.
周应佳  邓辉 《职教论坛》2004,(7S):60-64
从当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保证。据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3年,湖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计53497人(含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比上年增加24820人,增幅为86.6%。截止到2003年12月上旬,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登记就业率为59.25%,比上年同期持平。在统计的22所高职中,就业率高于50%的16所,高于60%的12所,高于70%的9所,高于80%的6所,有2所学校就业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王勇 《陕西教育》2009,(9):71-71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集中派遣工作基本结束。截至7月中旬统计,全省共有235862名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为81.47%(高出全国平均就业率1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浅议就业率对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率是指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或统计时间内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包括就业、考研、出国和自主创业等)占该校毕业生总数的比例.长期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仅仅被看作是毕业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一种统计数据,而其在评价高校办学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供求严重失衡。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维持在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之势:2001年为34万人,而2005年已达79万人。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增长速度,就意味着一些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矛盾,找出矛盾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安徽教育》2010,(10):10-10
<正>本刊讯2010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全面顺利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当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正在统计汇总上报中,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杜绝就业率造假行为,强化监管环节,9月3日,省教育厅召开专门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材料核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和真实。会议强调如下5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