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时期我国经济活动的增多,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往来增加,中国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决策者、参与者甚至普通百姓对经济信息的需求增大,经济新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如何改进经济新闻报道,更好地帮助读者解读经济新闻,满足读者需求,成了各报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新闻在地市级党报新闻报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简单经济动态报道,往往以枯燥的数字和术语充斥文稿,很难满足读者深层次的阅读需求。要想让读者从经济新闻中学到新知识,感受到经济发展新动向,就必须写出经济报道的观点和深度。那么,党报财经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地市级党报经济新闻该如何采写?如何区别于都市报写出党报经济新闻的观点和深度?总结十多年来的经济报道实践,笔者作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社会新闻类报道不同,经济报道存在着罗列数据、单纯的政策诠释、理论化的说教等问题,使得报纸可读性不高,亲和力不强。如何使经济宣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适应读者的要求,是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崔静 《青年记者》2001,(3):38-38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文化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新闻在一张报纸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各家报纸纷纷出现了周末版、星期天刊、文化周刊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化新闻呢?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心选好主题做为一名“文娱”记者,不能只盯住“明星”们搞一些所谓读者爱看的风花雪月的稿件,而应投身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大变革中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乱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新闻,从大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越来越休戚相关,经济生活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形态之一,经济新闻已成为激烈的媒体竞争的主要战场。在经济新闻方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资源优势,塑造自己的权威性、特色和报道风格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党报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华日报》努力寻求经济新闻报道的最佳切入点,把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和决策与服务于受众经济信息需求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提高党报经济新闻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闻图片是指把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新闻图片(含新闻漫画、新闻图表)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比文字更简洁、形象、生动、可信,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这不仅表现在对图片的需求量有明显的增加,还对新闻图片的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社会新闻类报道不同,经济现象纷繁复杂、专业性强,因此一些经济报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难免会枯燥、乏味、缺乏生活气息。那么,如何让经济新闻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是我们应当经常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能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直接阐明编辑或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反映舆论并引导舆论,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新闻评论当做新闻的旗帜、灵魂,它是当之无愧的。 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新闻评论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不仅发展了新闻事业,而且丰富了人民思想文化生活,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但是,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读者对一些评论文…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主要报道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它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新闻的特殊性和采写上的不得方法。致使经济新闻可读性差,读者想看看不懂,或看后获得的有用信息少,影响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效果。那么如何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呢?  相似文献   

10.
标题的艺术     
徐占焜 《新闻界》2003,(3):53-54
标题是新闻的题目。它高度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事实和思想),用以吸引读者、影响读者、帮助读者和方便读者阅读新闻、理解新闻,被称为“报纸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贵在传神。好标题要画龙点睛,点出眼睛的神采,眉目传情,让读者一见钟情,增强传播效果。随着报纸竞争的白热化,标题在报纸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要强化标题意识,讲究标题艺术。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具体、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我将制作新闻标题的艺术,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浓缩精华题和文的关系是什么呢?题是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题文一致,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大川 《传媒》2000,(5):21-22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其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新闻,热衷社会新闻,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等形象化、直观新闻手段的迅速发展,广大受众越来越喜欢形象的描述和形象的感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新闻特写恰恰适合受众的需求.因此,它在新闻报道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运用当代思维,对这一体裁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以改善我们的广播宣传.  相似文献   

13.
华宏 《新闻知识》2006,(9):84-8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新闻的产生和读者的需求都呈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喜欢从经济报道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需求决定供给,经济新闻正在成为各媒体着力打造的主打新闻版块,也是各媒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多年来,一些地市报的经济新闻很“硬”,形式老套、内容空洞,语言晦涩,动态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重心的确定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促成了我国社会从政治型向经济型的转变,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的“经济化”趋势。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或公共问题,影响着并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这样的时代背景为经济新闻报道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经济新闻的产生和读者的需求都呈现爆炸式增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缘起都市报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体之一。都市报的国际新闻报道相对而言起步较晚,且受报纸定位及受众阅读兴趣所限,使得都市报的国际新闻发展不温不火。然而,随着信息渠道的畅通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获取国际新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受众需要通过了解国际新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字鸿 《青年记者》2009,(24):62-6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国际新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内读者产生直接的关联度,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和国际新闻采访基本缺位的现实,使地方纸质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生存空间的紧张。一边是巨大的阅读需求,一边是自身的局限和竞争的压力,地方纸媒的国际新闻报道如何突出重围,靠特色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新闻的增多,数字在新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翻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每篇新闻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数字。但是,大多数数字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有时甚至会给人留下单调、枯燥、繁冗、面目可憎的感觉。究其原因,是数字运用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改进服务手段,讲究服务质量与艺术,新闻也不例外。在新闻报道中,大量的服务类新闻可以让读者们变得越来越亲近报纸、亲近新闻,从而赢得更多受众。目前,现代都市报和各地的晚报在服务类新闻的采写和编排上做得都很到位,为报纸既增加了“看点”又增加了“卖点”。随着人们对各种知识、各种信息的迫切需求,服务类新闻必将成为现代报纸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行为与群众利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不仅关心经济生活中的变化,更关心今后会发生什么;不仅想了解事物发展的现状,更想了解事物发展的结果与趋势.于是,如何满足读者需求,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经济报道,就成了新闻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越来越依赖视觉信息的今天,把读者带到现场,让读者身临其境,就成了新闻报道的目标之一。为适应"读图时代"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需求,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所有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