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斗精神是我军特有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都需要发扬战斗精神。和平建设时期抢险救灾的战斗,更加需要弘扬战斗精神。为了更好地弘扬战斗精神、增强军队抢险救灾能力。我军必须加强“非战争行动”的训练,增强我军指战员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和战斗作风,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官兵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还越须以强大的物质后盾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2.
杨月虹 《继续教育》2006,20(7):44-46
胡锦涛同志指出:高素质的军人是现代军队这个复杂人机系统运行的决定性因素。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既要依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上政治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着眼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摆在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战争的艰苦性、残酷性、心理对抗性决定了军人保持血性的必要性。然而,舒适的生活环境、顺利的人生经历和片面的生命观念使新时期军人的血性有所弱化,表现为缺少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精神。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人血性的提升既需要在严明的军事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在近似实战的训练中锤炼忘我品质,也需要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发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4.
军队战斗力是由两种要素组成的第一是物质,第二是精神,而精神要素处于关键位置.这种军队人为的因素就是战斗精神.军队的战斗精神直接影响着军人行为和战争态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战时军人生活福利待遇是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阶段军人工资(津贴)待遇、福利待遇和保险待遇的综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军人职业要求军人必须具有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但这并不是否认军人的物质利益,军人从事的劳动应该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军人的经济权益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研究战时军人生活福利待遇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急需解决的重要问胚.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现实要求,是保障战时军人及军人家庭生活需要与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的必要保证.也是加强军队质量建没的客观需要。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古代剑客们在狭路相逢时,明知不敌对手,也要勇敢的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方剑下那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的胜败归根取决于两个因素,武器和勇气。与武器相比,勇气更重要。"这都体现出战斗精神对于军人和军队重要性。和平时期,人民军队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大力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对于忠诚履行神圣使命具有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国内的一些作者和军事评论家.往往喜欢从经济发展、政治运作、武器装备等方面对比两次战争里中日两国实力的巨大差距,又多以清廷的颟顸腐败、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其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倘若对当时中国和日本军人的文化素质多加考量,或许可能引发我们更加深刻的民族自省。  相似文献   

8.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着眼于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特殊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军事医学人才实践活动来展开,正确认识先进军事文化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以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把铸牢军魂,培育“特有气质”作为军事文化的建设的首要目标,把弘扬喀喇昆仑精神作为军事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搭建平台培育战斗精神,为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军队质量建设中,全面提高军人的素质、培养大量能够驾驭现代战争的军事人才,无疑是极为迫切的任务。合格的军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坚强的政治信念、过硬的军事素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未来战争的较量,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  相似文献   

10.
军事英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战斗精神培育资源,为传统培育方式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军事英语教学中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贴使命任务,必须系统谋划设计、深入扎实推进,必须完善内容体系、改进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军事英语教学在提高学员战场语言环境适应能力、参与国际军事交流合作、开阔军人视野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2)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  相似文献   

12.
一、开展继续教育是提高军官素质的必由之路1、认清形势,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随着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高、精、尖武器的广泛使用,未来战争呈现陆、海、空、天、电一体化,在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对军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新形势,提高军官的综合素质是摆在军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仅靠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无法胜任的。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的新形势,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军事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终结点理所应当地定位在伴随人们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继续教育上。因此,发展继续教育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也是科技强军、提高军官素质的一大有力措施,接受继续教育已成为每个军人的必须。2、找出差距,加速人才培养,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速,但人才培训还跟不上,一些比较先进的装备往往难以发挥作用。在科技练兵中,因缺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一些新型装备不会使用、不会维护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军干部队伍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军官都经过院校培训,尤其是自20...  相似文献   

13.
按思维的智力品质进行分类,思维可大致分为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类型。复现性思维是一般思维,带有重复的性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它主要通过发现、发展、创造、革新等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最为宝贵的品质。在现代条件下,军人缺乏创造性的军事思维能力,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使用现代武器装备,更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军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军队质量建设中。全面提高军人的素质、培养大量能够驾驭现代战争的军事人才,无疑是极为迫切的任务。合格的军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坚强的政治信念、过硬的军事素质、丰富的科学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未来战争的较量,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健康也是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战争年代,他们流血牺牲,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和平年代,他们勤学苦练,在军事科技、戍守边防、防灾救灾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一群坚定执着的战斗精英、探索先锋。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纪念,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报道红土地上的优秀军人,让我们共同学习他们的光辉事迹,发扬他们的高尚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湖南省几所高校国防生进行了军事素质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目前国防生的军事知识素质、军人作风养成、军事技能素质等方面现状。调查表明:多数国防生军事理论基础较好,但军事指挥能力较弱;具有较强的服从意识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但日常养成意识薄弱、军人仪容重视不够;心理素质较过硬,但军事体能和组训能力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齐亭利 《继续教育》2006,20(11):44-45
军队文化艺术干部在我军政治干部系列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特别群体,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支生力军、宣传队。在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搞好军队文化艺术干部的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及综合素质,对培育部队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部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武器装备是运用了军事高技术的武器装备。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使作战效能大大提高,显示出其在战争中的巨大优越性。并且这种武器系统的出现还对作战样式、作战理论、作战指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并非完美无缺,本身仍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因此,我们既要看到高技术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更要认识到人在战争中的能动作用和驾驭战争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军事创新是使武器装备更新、作战样式改变、战争形态演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新形势下,面对波澜壮阔的新军事变革及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的挑战,我军军事理论的发展作战研究面临众多课题,其中关键一条当推军事指挥员应当借鉴一点数学不规则逻辑、非对称原理、跨学科的路子。当然借鉴的前提是:军事指挥员要有一定数学思维。以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在军事活动中都热衷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则少,而当今军事理论更新周期更加缩短,这就要求战争预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俄军就十分重视定量分析,注重培养指挥员的“数学思维”。他们认为:战役、…  相似文献   

20.
紧扣课文分析,曹刿是中心人物。课文从战前准备、战斗过程、战后总结三方面写长勺之战。始终围绕曹刿,抓住“论”字,详写曹刿战前论准备,战后论原因,略写战斗过程,从而实现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才能。显然,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曹刿,曹刿是矛盾冲突的主体,集中刻画的对象。虽然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庄公,但也不应简单地说他“目光短浅”。首先:大敌当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