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东小有一种魅力一般说,"名牌学校"的特征之一,大多是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如果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做"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阿拉伯语从娃娃抓起"……仅仅增加一门选修课,就叫学校教育的"特色"吗?  相似文献   

3.
<正>也许十年或三十年后,京城教育界会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纪念2013年9月2日。这一天,在北京南城,一所"与众不同"的小学正式亮相,包括其亮相的方式也别有意味。这是一所"神奇"的学校,她在教室、课程、教材、教师等各个领域所启动的变革令人耳目一新;她正努力通过课程的变革,改变学校生态,创造教师向往、家长满意、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所学校名为"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她还有一个名字——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分校。  相似文献   

4.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这正是日本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力"下降的具体表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旨在提升学校"教育力"而"向教育挑战的个性化学校"开始在日本各地出现.树之国儿童村学园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日本个性化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理念、课程实施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为深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一名初三女生突然失踪,望女成凤的父母经过一番艰难的寻找,终于在某娱乐场所领回了这个"混混"。父母视女儿为掌上明珠,但女儿认为父母"太土",她所在的学校在她的眼中就是个"自由茶馆"。本文试图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就这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以期达到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校课程哲学是从学校课程土壤里中生长出来的哲学。一所优质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课程哲学,应该有自己关于"课程哲学是什么"的判断。1、学校课程哲学是学校对课程的本质性理解在西方教育史上,自斯宾塞首先提出"课程"这一术语,课程最初被界定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西方教育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课程的内涵,课程的本质理解也在不断丰富。随着哲学流派的演进、课程观的转向,课程的本质被认为是知识、经验、计划、目标、结构等,课程本质的认识不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做"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阿拉伯语从娃娃抓起"……仅仅增加一门选修课,就叫学校教育的"特色"吗?当然,也有学校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选修课,而是在"理念"上"模式"上甚至"培养目标"上都有"创新"有"突破":比如"让学生拥有诗意的人生",比如"312课堂模式",比如"培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所优质学校应体现在:主动建构适合不同学生的多元发展路径,且能"各美其美"。从另一角度讲,学生的需求也在多元化,当我们的教育能主动适应这个变化,也许恰是这所学校"优质"所在。优质在于课程。课程是所有教师、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平台。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要从设计课程做起。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  相似文献   

9.
<正>一所学校的办学追求源于校长及其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坚守,并以基因贮存的方式融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进程之中。经年累月,它便会成为一所学校的独特管理风格,进而成为这所学校的教育哲学。2013年4月,我到太湖北岸一所由三所乡村小学合并而成的无锡市立人小学任校长。面对来自全国19个省109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源,我与全体教师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办一所流淌着奶和蜜的学校"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  相似文献   

11.
丁莉莉 《学子》2013,(4):94-96
从2005年起,我校始终致力于做好一件事:以"阳光"为核心理念,办回归本质的教育,办遵循规律的教育,办尊重人格的教育,办注重发展的教育,办回归课堂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学校。几年来,我们用智慧和汗水不断诠释阳光神小的愿景,丰富着阳光文化的内涵。一、追寻阳光——"阳光"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2004年10月,通过威海高新区小学校长竞聘,我来到了现在的神道口小学。作为校长,我必须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样办学校?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应有相同的学校。然而环顾周围许多现代化宏伟校园,有许多虽然很壮观却又都那样的趋同。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发展的时候,倍感教育的内涵发展远比外延扩张来得重要,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在此,我们郑重提出:要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对教育作出的反省。本文力图廓清"学校特色"的一些基本要素,提出建设有特色学校的一些基本方略,以期使建设有特色学校成为对所有学校的要求和每一所学校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3.
学校心理咨询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具体实施却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双重关系"难以避免、"价值中立"受到挑战、"自愿原则"难以遵循.为使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主动寻求摆脱这些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中工学院是"文革"后我国第一所突破苏联模式,实行改革的大学。经过1980年前后的改革,该校由一所纯工科大学开始转变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同时学校率先提出"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的指导思想,并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了科研、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改革的良性循环。上述改革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学校大胆地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中职教育的"厌学逃学"现状,对一所中专学校逃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厌学逃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探讨解决措施时,着重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进行分析,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侧重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去理解、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孩子换一种活法"这句话不是教育名言,也不是出自著名的教育家之口,这只是一位普通的旗县级教育局长发自内心的呼唤。他就是赤峰市翁牛特旗教育局局长刘志宏。的确,这一句寻常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不怎么有力,但它却不知触动了多少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不知激起了多少教师为教育改革而拼搏的信心。笔者是一个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曾看过很多教育名著,摘录过很多教育名言,也进行了许许多多教改实验,但从未达到如此境界——让自己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一、为什么"要让孩子换一种活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回顾一下我们很多学校的教育现状。学校应该是孩子一生中最向往的地方,是幸福的乐园,是社会最尊重、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但  相似文献   

17.
正在今天,教育是个热门话题。但热议的多是教育的是与非、曲与折,对于教育存在本身,怀疑的却不多。虽然也有一些人由于对现代学校教育不满而自办"私塾",不让孩子上学,但这毕竟是少数,成不了气候,也否定不了学校的存在。但是,如果仔细推究,现在很多学校存在的充分性,却令人怀疑。我总觉得,现在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从莫斯科北上100多公里,有一个小村诺沃耶-阿列克谢耶夫卡.村里有一个以大司祭瓦西里@列斯尼亚克的名字命名的东正教古典寄宿学校.这所学校所以引人关注就在于,在苏联解体后长期的社会动荡、人们对前景丧失信心、失落信仰的背景上,在整个俄罗斯教育走向市场,为向市场提供"人材产品"而纷纷办起"挣大钱"的学校或学科的背景上,这所学校像是在以其反现代性、非赢利性和造就"传统的新人"的宗教信心,与俄罗斯当今的世俗教育进行着一场论辩和抗争.它在三个方面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有了一位好校长,才会有一所好学校”。这是多年来有作为的教育人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真知,也是不少名校在创建学校品牌过程中总结的事实。在目前多元化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出学校特色,组建起高质量的教育团队,培养出品学兼优,人格健全的学生,是教育人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作为基层一线校长,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对这一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特色办学",我主要思考了以下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推进"特色办学"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解决办学同质化问题。尽管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走过了近五年的时间,但受以往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一般化和"千校一貌""千生一例"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