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正在逐步消失。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依托媒体扩展生存空间是原生态民歌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的最有效的通道。而原生态民歌从生活开始走向舞台,也将引起声乐界演唱方法的一系列融合和改革,同时,还将推动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认识原生态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原生态民歌",这个现象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原生态民歌逐渐消亡的现实,笔者尝试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原生态民歌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问题,使得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爽  夏朗 《考试周刊》2011,(15):27-28
原生态民歌失传很快,保存更困难,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其现代发展更是令人忧虑,值得民歌界深思。民歌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都是由粗糙的(原生态)向精致化发展,但到了这个程度后,就如同物极必反的道理,它将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不能向前发展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原生态民歌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其社会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盛滋波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69-70,83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其社会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流行,原生态民歌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民歌由粗糙化向精致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举步维艰了.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歌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保护原生态民歌,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原生态民歌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加强原生态民歌的教育力度,采取措施开发原生态民歌,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名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目前由于原生态的内在原因以及外部环境的作用,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针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展望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蓝迎真 《广西教育》2014,(18):127-128
阐释原生态民歌的定义和种类,探讨为原生态民歌配钢琴伴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生态唱法的出现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此也激起了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关注,从而引发对原生态民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的民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原生态民歌逐渐的被引入到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课堂中。将原生态民歌融入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的,这一引用不仅能够推进声乐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对于如何采用这一方式进行声乐教学,需要我们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使许多人认识到了原生态民歌的魅力,而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赛上原生态唱法的出现使原生态音乐开始受到众人的瞩目,在中国出现了一场原生态音乐热潮。所谓原生态音乐,是指成长在我国相对偏远的农村汉  相似文献   

13.
信阳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信阳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传统使信阳民歌兼容吸纳了南北文化的精髓及多地民歌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人们通常把“豫风楚韵”作为信阳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然而通过仔细分析信阳原生态民歌形成历史以及唱腔、调式、风格等,发现“楚韵吴调”更具信阳民歌的底色和精神气韵。  相似文献   

14.
黄金中 《文教资料》2012,(29):91-93
本文分析了原生态民歌面临的生存危机,高校音乐教育应肩负起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的重任。采取有效措施,让原生态民歌不仅得到保护、传承,而且能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民歌,是仁怀市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赤水河不仅是一条美酒河、英雄河,她也是一条"唱歌"的河,仁怀市怀北地区的二合镇柏杨村原生态山歌《望着"娇门"无丈夫》与遵义市民歌《摘菜调》是否有关联?请关心和拯救我们的原生态民歌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原生态民歌艺术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源泉。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遭遇到了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多样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和选择性保护与传承的无奈,传人的逐渐衰微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漠然。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设置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紧扣其地方性与职业性特质,把握好保守与开放的关系、培养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必定会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心中“原生态民歌”是一个听说过但是不了解的名词,但是中国音乐要发展,要走向世界,要对世界文化的完善和发展作出贡献,就必然要保持本民族的个性与特色,就必须要保护与传承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文章提出将原生态民歌艺术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的意义和设想,加强年轻一代对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原生态民歌是处在生活状态中的、以生活为本源的、没经过专业发展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必须从源头上进行保护,切实遵循原生态民歌的创作和传播规律,并有所创新;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积极作用.不断挖掘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以口头方式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近年来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和电视等媒体以及音乐教育机构都应该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及发展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