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天的青少年被这样分类,那样分类,其实这种分类偶然性很大,导致的"冤案"也就数不胜数。常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怎么会这个样子?常常也有老师会恨:这个学生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心理学的研究努力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一个人的表面行为是由其大脑中的"自我感"(self-concept)决定的,"人是人心所认为的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感,就会很自然地表现为怎么样的一种人。  相似文献   

2.
浅谈"个性"     
当今社会,"个性"似乎成为了人们新的追求,新的话题。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常常会听到"某某很有个性"之类的话。可我不懂"个性"是什么? 翻开字典,"个性"是这么解释的: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色。噢,是这么回事,但现在这个社会把它的意义扭曲成什么样子了?  相似文献   

3.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来.如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时.就会想这家电影院有多大能坐多少人等等,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我应该会的,可是一粗心就做错了.教师给学生分析卷子时,经常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这个学生能再细心或耐心一点,这道题他是能做对的.由于小小的细节错误,我们的学生功败垂成,败走麦城.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问题1:学生习作究竟有没有所谓的写作方法?很多教师提出"教学生写作方法",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就作文教学而言,"写作方法"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我们先谈一个问题:"思维"能不能教?我认为"思维"没法教,也没有办法训练.如果"思维"能训练,结果会是什么?结果会导致教出"同一规格的人".所以,我认为"教学生写作方法",可能经不起细究.教师本人可能会有一些写作路径,但作文教学有没有系统的"写作方法"可教?可能没有.比如怎样描写,教师可以点拨,可以用实例启发,但是具体怎样"教描写"—— 教师只有一些可提供的"经验",毕竟人与人不同,而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写作.  相似文献   

6.
走近"数感"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如有一个空盒、一堆糖,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对两者进行比较:这堆糖装在盒子里能不能装下、能不能装满?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两个人准备搏斗时,常常会把手指掰响,从而显示自己有很强壮的身体,以此来威慑对方。你或许也试着掰响过自己的手指,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声响"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过程对你的手指又是否会有损伤?观察关节病患者手指时发现问题坊间不少人认为,掰手指时发出的清脆声音是关节液里的"泡泡"——气泡形  相似文献   

8.
说到"陷阱",人们常常会"谈虎色变".因为"陷阱"在人们的思想中,已不仅仅指的是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更多的是指让人上当受骗的圈套.如果设置陷阱的人换了,设置的目的也变了,它还可怕吗?其实,课堂中就有这样的"陷阱",它已不是害人的圈套,而是育人的计策和手段,凝聚着老师们的智慧和关爱.这样的"陷阱",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9.
1 "知识误解"的缘起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诉说,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听懂了、明白了,然而动手做习题时还是不会,面对题中的条件和结论,脑子里懵懵的,既不出现顺畅的解题思路,也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常常证不出结论,算不出结果.这样反复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特别挫伤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和探究欲望,并由此怀疑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生成对数学的"知识误解".其实,老师所讲一般是概括性比较强的数学定理或公式,就像一棵大树的轮廓,数学习题就像树叶中的脉络、树干中的年轮,当一个人从远处眺望一棵大树时,会感觉树的轮廓很清楚,甚至树枝和树叶的形状也十分清晰,这时,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一切都很正常.但是,一个人能看清相距50米远的树叶脉络、树干年轮吗?一般来说是不能的.中学生学习数学也是这个道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引导着学生去探索的是不同维度的未知空间,从不同层面、不同方位进一步考察与感受数学知识,更加深入细致地认识欣赏数学的奥秘与魅力.  相似文献   

10.
前进的动力     
唐建芬 《班主任》2006,(8):38-38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肯定没出息!"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并不时扭扭脖子,以表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周向阳就这样在班里混着,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真不知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校长.  相似文献   

11.
积极归因训练—提高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般齐".一个班的学生也是这样,学习成绩总会有好有坏.每次考试结束,学生有的捧着试卷欢笑,有的垂头丧气,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暗自伤心.这时,身为老师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研究表明,对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许多"归因"方面的专家研究后指出:在成就范围内,成功与失败结果的原因会引起多种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有这样一句:"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人教版选修教材将"磷磷"释为:"水中石头突出的样子.这里形容凸出的钉头."这种解释已成定论.然而,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注释是讲不通的,谁曾见过梁柱上有那么多钉头"凸出"在外面?再者,"凸出"在外面的"钉头"又有何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我相信每个辅导员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虽然常常忙得一塌糊涂,却又会因为自己的工作使学生受益而幸福不已。上岗前,我一直在想,辅导员会是什么样子?是一副老练解惑的样子,还是一副领着"小孩"玩的孩子王模样?现在,我想说,辅导员应该是成熟稳重的,因为自己比学生们多了些岁月的洗礼;辅导员应该是追忆过往的,因为自己也曾走过大学的...  相似文献   

14.
一、当音乐活动中出现幼儿"失控'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教师准确的游戏性指令语言非常重要."失控"常常是幼儿兴奋引发所至.如引导幼儿玩"薄饼"音乐游戏,教师的指导语是:"我们怎样用身体变成一个圆圆的大碗呢?"孩子马上反应: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即变成一个碗).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一旦手拉手扯圆,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兴奋不已的"扯圆"现象.有经验的老师,一句"呦,快、快、快,碗破了",就把孩子引回需要的圆上.可如果老师说:"把圆拉大一点.",幼儿"哗"一下无限大;"拉小一点."又"喔"一声挤在了一块儿.为什么?原因是,前一位老师有很强的游戏意识,始终把幼儿引入情境,而后一位老师的潜意识里只想到我要这样教你.  相似文献   

15.
圆圆的身子,胖胖的面孔,挺起的将军肚,看上去一副让人笑的样子,这就是我的"皮球"爸爸. 爸爸长了一副"皮球"相,他的身体也实在太差了,由于工作忙,经常熬夜,所以常常生病.可爸爸从来不喜欢体育,他宁可躺在床上睡觉,也不肯锻炼身体.妈妈说:"这个‘皮球',什么事情都不干,只知道睡觉,真是拿他没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学从哪里出发?是从教材、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答案不言而喻,教学当然要从学生出发。无论是教学素材的使用、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等,都要关注学生、基于学生。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来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的教学设计。一、关注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素材兴趣可以引发认知需求,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分类与整理"一课,原教材是以气球为学习素材,学生对这个素材到底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访问了学生":你们喜欢气球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气球?"调查结果发现,不到30%的学生喜欢气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 师:同学们,"奴仆"你们见过吗? 生:见过.电视里那些服侍当官的下人就是"奴仆". 师:(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然后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做"女"字状)这是什么人哪?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是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是教授治校吗?回答是"肯定的"。有的人看到使用引号作出这样的断语既感不适也会感到疑惑,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喜欢这些文字的人不可沾沾自喜;反对这种"观点"的人也不要横眉冷对。因为,中国大学的现状既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教育视野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表现"一般"。其实,这是一种不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表现。它的危害不仅在于限制了教师的教育热情,而且会给学生传递一个消极的信息: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