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的中青年导演岩井俊二,以其清新独特的影像风格,委婉细腻的情感表达,在日本影坛别树一帜。岩式电影善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葬礼"镜头来表达其对于人生的思考,凄美细腻的"死亡"刻画也成为反思人生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岩井俊二"葬礼"为研究对象,探究岩式电影中"葬礼"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你所不知道的岩井俊二1963年1月24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的岩井俊二,自横滨国立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电视剧、MTV及广告片的拍摄工作,作品屡获殊荣,被誉为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1993年,他拍摄了短篇电视剧《烟花》,受到如潮般的好评,而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破天荒地将年度导演新人奖颁给了他。之后推出的电视剧作品《爱的捆绑》,也被制作公司翻印成胶片作为电影发行。翌年,岩井俊二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情书》,在商业和艺术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为他最终赢得的“日本新电影旗手”的荣誉和地位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3.
章骞 《文教资料》2012,(7):99-100
岩井俊二被称作日本纯爱电影教父,他以唯美而又游弋的镜头,纯净而又耀眼的灯光,鲜艳而又和谐的色彩,为我们带来很多耐人回味的电影佳作。本文就岩井俊二电影中主旋律"青春与回忆"进行浅层次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电影是我们最初的坚持和最后的梦想。那么岩井俊二就是其中一个伟大的造梦者。正如大家的一贯印象,日本导演的神经症之一就是对"青春"和"怀念"的无比执著。岩井俊二也不例外。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梦旅人》——一部讲述神经病患者的电影,也是一部讲述我们每个人内心成长  相似文献   

5.
岩井俊二1963年1月24日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从小爱好广泛的岩井俊二学生时代已经爱上电影、美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1987年从横滨国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日本的电视行业。此后的几年中,岩井俊二一直从事MTV、广告以及有线电视节目的导演工作。1995年,他拍出处女作《情书》。  相似文献   

6.
漂亮的镜头捕捉与剪辑都是日本电影诗人岩井俊二独有的影像风格,随着《爱的捆绑》被苏丹导演搬上舞台剧的契机,岩井俊二导演接受了Easy的采访,为大家分享了对未知领域的新鲜感与网络文化为他带来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7.
张蕾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417-418
日本新电影运动催生了新一代导演,岩井俊二作为新电影运动的旗手,以其唯美、含蓄、委婉,并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迹的电影风格,吸引了大批电影观众。尽管电影风格唯美动人,但却表现了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揭示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影像世界中渗透着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范围内,日本电影和小说界有两个名字为大家所熟知,一个是村上春树,一个是岩井俊二。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块,是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一以贯之地叙述着一个相同的主题:关于青春的故事。青春对于成人世界来说是一个无法真实再现、无法复制的回忆,是乡愁。和村上春树一样,岩井俊二也是个患上青春乡愁病的导演,几乎在其全部作品中,他都在寻找关于青春遭遇的故事和少年人的性格空间。《烟花》给我们讲述的是关于懵懂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日本新电影运动"中,以影像清新独特、感情细腻丰富著称的岩井俊二堪称日本年轻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本期栏目的关键词为"清澈·青春",参考影片为《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梦旅人》。  相似文献   

10.
~~青春 既温柔又残酷——介绍岩井俊二的电影~~  相似文献   

11.
以福柯的"权力话语"为理论基础,对日本工业文明的权力维系进行了分析。以岩井俊二的影片《燕尾蝶》为例,并通过影片中五位主人公自我价值的建构过程,分析主流权力话语如何被否定、被拆解,以及处于社会边缘的"他者"又是如何争取独立的话语权的;并对"权力话语"与电影人文关怀的关系,和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如何在艺术性与社会性之间维持平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花与爱丽丝     
在《少年文艺》上看过电影《花与爱丽丝》的介绍,是岩井俊二的作品,很久以后,在网上与这部电影偶然相遇,海报上戴着围巾穿着校服的铃木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日本电影《情书》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成名作 ,也是“岩井美学”的代表作之一。影片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 ,通过两个女子的书信交流 ,以含情脉脉的笔触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寻找失落的时间》是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在影片《情书》中 ,《寻找失落的时间》是连接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当你决定去看岩井俊二的作品时,你需要一份耐心,因为你如果无法忍受最初的平淡,那么你便无法享受到最终的美丽。岩井俊二的电影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位观众的口味,但是他总会有一群立场坚定的拥趸在一旁耐心等待,永不疲倦。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前,一名日本少年站在电影院前,像今天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们一样排着队,对检票口翘首以盼。带着对市川昆大师的仰慕和尊敬,他将《犬神家的一族》从首映看到下线前的最后一场。他,就是今天的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  相似文献   

16.
小编荐书     
《同学少年》2008,(4):51-51
电影《情书》岩井俊二导演小小的、轻轻的、淡淡的,充满了挥不去的温馨,灭不掉的希望。事关青春,事关纯情,事关浪漫。  相似文献   

17.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青春主题电影的代表作,导演是岩井俊二,以讲青春故事而著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不是影片唯一的译名,这个乍听起来仿佛是在讲一个关于叫莉莉周的人,而其实莉莉周在影片中也不过是一个青春的LOGO,从未以实体出现。它的另一个译名叫作《青春残酷物语》。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岩井俊二的名为"圆都"的网站,在那里,导演将自己化身为一个普通的ID来观察世界,以此写了小说。  相似文献   

18.
占晖 《同学少年》2008,(12):30-30
电影,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我所主张的写作,一直都是希望我写出来的东西能把一个画面,甚至一段影像传达给读者,比如沉默的长镜头,比如岩井俊二电影里一望无际的青绿麦田。我总是潜入到故事里,让自己变成主角,去体会、去观览、去思考,最后付诸笔端。让文章因为自己的"入戏",变得充满色彩与灵性;让读者的阅读,仿若观影。  相似文献   

19.
《烟花》是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在1993年为富士电视台的《IF……》系列节目拍摄的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凭借这个片子,岩井俊二得到了当年日本电影协会的最佳新锐导演的奖项。故事是这样的:小学生典道和同伴们争论起一个有关烟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困惑,他们打算趁夏季烟花表演的机会到燃放烟花的灯塔上看个究竟。当时,他们的同学——少女奈砂因为父母离异决定离家出走。于是他们在烟花表演的夜晚,一起爬山去那个灯塔。而遗憾的是,当这些少年最终到达灯塔的时候,烟花表演却结束了。少女也因为家庭的缘故将在下个学期转学。在这时,一朵烟花却突然绽放了……在《烟花》这部电视短片中,岩井俊二摆脱了传统儿童影视作品中的那种做作的臆断,把人们少年时代的经历和情感刻画得十分真挚自然。  相似文献   

20.
岩井俊二,日本电影导演。出生于1963年1月24日,日本仙台市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被誉为日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1995年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在日本国内、东南亚甚至欧美引起空前轰动,1996年《梦旅人》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随后的《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更是深受影迷追捧,好评如潮。他不仅精通影视编导,还写作小说、散文,绘画、音乐也同样颇具功力。接下来的作品是与音乐巨头小林武史合作的音乐电影《BANDAGE》,由当红偶像赤西仁出演,将于2010年1月上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